最近,有一张首次公开发表的制图引起学界关注——东方乐器博物馆特聘研究员沈正国根据1990年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唐代中外交通图》,标注出上千年来丝绸之路上对应的琵琶类乐器的55个发现点。从日本奈良到埃及开罗,这些表面有差异的乐器在很多细节上具有共性,证明千年以来丝路不仅是商贸之路,也是文化交流之路。
走过千年之路的琵琶并不孤单,专业工作者们对历史音乐遗产的悉心保护与传承,让传统民乐在当下的风华正茂有了来历和动力。不久前,获得近2亿播放量的哔哩哔哩(B站)跨年晚会中,四位音乐人方锦龙、吴彤、李延亮、郭雅志带来的《华山论剑:冠世一战》,将琵琶、笙、唢呐等民乐器与摇滚乐交流碰撞,让不少网友直呼“热血沸腾、酣畅淋漓”。而此前B站推出的民乐演奏节目《兰陵王入阵曲》单曲点击量已超2200万,与《韵·界》《万物笙》等国乐视频并称B站音乐区“镇区之宝”。
“近年来,民乐的跨界演绎颇受瞩目,而增量受众中,年轻人群体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主任刘灏告诉记者,眼下国潮文化兴起,各领域从业者正在挖掘传统民乐的富矿,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民族乐器如今焕发勃勃生机,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表现形式和生命活力。
博物馆里展陈的东方乐器有来历
民乐的守正创新,对传统音乐脉络的研究与守护是根基。正在上音美育楼展出的“丝路随响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提出十周年乐器文化展”,从拥有8000多年历史的贾湖骨笛复制品,到正仓院四弦琵琶仿制品,近百件东方乐器博物馆馆藏展品形态各异,体现了传统民乐在发展历史中突出的包容性,彰显中华文明的兼收并蓄。
在展厅中的“管通东西”单元,各式各样的管类乐器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用胫骨、牛角等原生态材质制成,也有用贝壳、金属等制成。
而在这些形制和发音方式都丰富多样的管乐器中,“簧管”的演变体现着东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簧”即“口弦”,也称“口簧”。据汉代《风俗通》记载,“女娲作簧”。女娲使这件乐器充满了神话色彩,口簧也因此被誉为人类的“初音”。把簧封入竹管,插于“瓢”中,便成了巴乌、笙、芦笙……受中国笙的发音原理影响,后来才有了西方的口琴、手风琴、簧风琴、管风琴等簧乐器。
“丝绸之路研究的核心是交流。而作为音乐文化中最具物质性的部分,乐器也因此构成了丝绸之路上永恒的风景。”“丝路随响”策展人邢媛博士告诉记者,像这样主题式的展陈,更有利于乐器的研究和科普推广。“每隔一段时间,专业展馆会把一类乐器拿出来梳理一遍,对于研究者来说是一种更新,同时也能让馆藏乐器‘活起来’。”东方乐器博物馆配套推出的主题讲座、音乐雅集等活动,也已成为一扇让大众了解传统音乐文化的美育之窗,也为推动传统民乐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更多启发。
融入生活日常的新创民乐有活力
不久前,由著名英国指挥家丹尼尔·哈丁执棒,竹笛演奏家唐俊乔携手上海交响乐团,诠释青年作曲家苏潇的新创民乐作品《繁华似锦》;同样是在跨年夜,YOUNG剧场《你的国乐》舞台上,上海民族乐团琵琶声部首席俞冰与青年唢呐演奏家姜峰担任演出主奏,上演《琴人梦》《灵·鸟》等多首新创作品,以充满律动和时尚的音符展现上海城市魅力;本月中旬,敦煌国乐“耄耋童心”——何占豪古筝重奏作品音乐会,将上演丰富多元的筝乐重奏盛宴,热烈欢腾的《春节序曲》、改编自朝鲜民歌的《道拉吉》等何占豪全新创作的重奏作品将首次亮相……上海的剧场和音乐厅内,不同年龄段的民乐演奏家们各展其能,让传统民乐在新创旋律中激扬时代风采。
在音乐殿堂常演常新的同时,更多富有创意的新潮表达,让民乐从舞台到网络平台燃放中国自信,激起万千流量。将国乐、光影、建筑有机融合,由大剧院艺术中心旗下上海民族乐团和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联合出品的驻场演出国风音乐现场《海上生民乐》,三年完成四轮驻演共计100场演出,铸就上海现象级的海派民乐原创品牌。
在刘灏看来,民族音乐是一种来自民间又能回归民间的艺术形式,它在音乐内容的表达上具有相当的包容性和多样性,这就为民乐与不同音乐类型,甚至与其他艺术形式的跨界碰撞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作为专业音乐院校的教育者,我们将持续探索民乐的新发展和新表达。”刘灏介绍,上音民族音乐系近年来开设大量围绕新风格、新舞台、新受众的专业课程,扎稳民族音乐学术根基的同时,与多元文化开展交流、融合,不断为新生力量开拓资源、提供平台,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新民乐”的魅力。(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