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2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春季学期以来,每周二下午,宜宾市中山街小学的川剧活动室内,四年级学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练习说、唱、练、做、打等基本功。从2018年开展“川剧进校园”校本研修以来,学校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了学生心中。
中山街小学的变化,是四川省近年来大力推动学校美育改革发展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美育特点和学生成长规律,充分挖掘美育的资源优势,不断创新保障、评价机制,推动全省大中小学美育特色化、高质量发展。
机制创新保障升级 点燃学校美育普惠之光
甘肃省歌舞剧院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走进西华大学,1000多张门票不到两分钟被“一抢而空”。“一票难求”的火爆场面,可以管窥到高雅艺术对青年学生强劲的吸引力。作为学校美育的重要载体,四川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如今更加注重演出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受到广大师生追捧。
除引进国家、省级院团参与进校园演出外,鼓励高校加强自身文化艺术资源的培育、转化,实现“引育结合”,是四川破解优质艺术资源供需矛盾的一项创新举措。
目前,四川省有四川音乐学院民族乐团、电子科大交响乐团、西南民族大学空谷合唱团等多个校园艺术团活跃在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一线,成为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的重要力量。
小手牵大手,浸润细无声。为解决贫困地区、农村学校文化艺术类课程“开不齐”的问题,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等学校院系,将教师科研、学生实践与帮扶农村学校开展艺术教育相结合,走出一条“美育教育下乡”新路子。
在师资方面,四川省不断强化增量、优化存量、做大储量,近5年累计新增艺术教师1.5万余人,每年组织各级艺术教师培训逾8万人次;在设施设备方面,四川省通过大力实施艺术教育五年行动计划,专用教室及设备设施配齐率超过90%;在机制建设方面,每年举办大型管乐、川剧传习普及等学生艺术专项展示活动,大力扶持高校艺术社团建设,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戏曲进校园”活动,每年辐射大中小学生近50万人,形成常态化展演机制。
位于大巴山区的通江县第七小学,充分利用红军之乡、溶洞之乡、银耳之乡等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开展“银耳手工课”、捏泥人、红色故事剪纸等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广元市朝天区麻柳乡小学,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麻柳刺绣文化为基础,开设“绣德绣才秀人生”刺绣大课堂,遴选当地熟悉刺绣工艺的教师成立教研组设计校本教材,将美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
构建特色文化育人体系,四川将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发挥其滋养心灵、陶冶情操的作用,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
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中华文化研究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等研究机构,挖掘阐扬巴蜀文化的精神内涵和价值理念,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现形式;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四川轻化工大学等校分别在蜀锦蜀绣、自贡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发掘提炼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不仅开设相关课程,还新增相关专业。
高跷、舞狮、竹乐、锣鼓……每一个到过绵阳市游仙区徐家镇伟清小学的人都会惊叹,一个留守儿童比例达70%的农村学校,学生个个“身怀绝技”、自信阳光。
一所乡村学校之所以能将美育深深“扎”进校园,得益于评价机制的转变。绵阳市在全域开展艺术素质测评,测评内容涵盖课程教学、艺术活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去年,绵阳在全省率先实施美育中考,将音乐、美术学科纳入中考科目,计入中考成绩。
为进一步扭转文化艺术学科“小三门”“豆芽科”的落后观念,近年来四川省着力推进艺术素质测评,有序推进艺术科目进中考,倒逼各地配齐配强艺术教师,开齐开足艺术课程,让学生真正回归艺术课堂,切实提高艺术学科教学质量。
四川省还将学校美育工作纳入地方政府教育督导评价,搭建顶层监督机制;实施音乐、美术教学质量监测,促进课堂教育质量提升,推进质量监测机制建设;将中小学生美育评价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制定学生艺术成长记录,推进过程监督机制;坚持美育教育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四川省为每个学生建立艺术成长档案,形成大中小幼一体化发展模式。2019年,全省开展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工作学校10269所,测评覆盖面92.83%,当年总体合格率为97.6%。(四川日报 鲁磊 杜蕾 记者 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