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评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赵晓霞-中国乐器协会
当前位置:
首页>
协会工作>
大赛评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赵晓霞
大赛评委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赵晓霞
发布时间:2023-04-08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为从制作艺术范畴诠释古琴文化艺术价值,品评古琴制作艺术之美,助力古琴斫制人才的培育和选拔,中国乐器协会主办首届中国民族乐器(古琴)制作大赛,诚邀中央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民族乐器演奏家、教育家,行业专家以及古琴非遗传承人、制作名家加盟大赛评委会,提高赛事学术性、专业性和权威性。
目前全国各地近百名选手踊跃报名参赛,赛事各项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向前推进。
大赛开幕在即,主办方为进一步弘扬古琴文化,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融合发展,特邀评委会专家畅谈古琴斫制技术与艺术的历史传承,解读古琴佳作的声学与形制审美。
赵晓霞
大赛评委会委员
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
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
专家寄语
自2003年古琴申遗成功后,古琴文化的传播和弘扬愈发畅通。从民间古琴的学习热潮,到政府对古琴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再到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中古琴彰显的文化符号作用,都反映出古琴文化越来越受到世人的重视和喜爱。古琴制作文化源远流长,历代良琴得以存世流传,对当代琴人而言可谓幸事。但在艺术高校演奏教学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古琴制作工艺水平乃至整体行业发展现状,与当前古琴文化热度尚未完全匹配。相信通过首届古琴制作大赛,在提高古琴整体制作水准,强化斫琴师职业技能标准制修订,提升斫琴师审美素养上,都将起到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
对于演奏家而言,弹奏名琴佳品是愉悦的心神体验。历经千年流转的唐宋名琴,如中央音乐学院院藏的“太古遗音”,无论琴体的造型工艺,再到乐器的苍古音色,都体现出历史的沧桑厚重感。就我个人而言,希望现代古琴创作形制尽量贴近传统古琴审美标准。如唐宋伏羲式、仲尼式经典古琴造型艺术,琴体线条比例堪称严谨,漆面色调含蓄内敛、温和圆润。
遵循古代传统制琴工艺进行艺术创作,无论是琴体音量,还是乐器音色丰富程度,对当代斫琴师的审美素养都是一种考验。首先,从手感上来讲,一张好琴各个音区需非常均衡,手感适度且容易演奏,整体音色诠释完美;其次,一张好琴当满足各类琴曲的表现需求,既能驾驭宽广宏大曲风,也能表达细微细润的情感。遵循传统造型工艺与音色审美进行创作,相信会对古琴制作艺术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总体而言,当代斫琴师应该要懂古琴,了解古琴的音律、演奏技法,对古琴音色有正确理解。当代有些斫琴家本身也是古琴演奏名家,他们对于琴曲内在气质风格、文化韵味的把握与沉淀累积,必将持续涵养古琴制作艺术的修为,这也构成古琴制作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聚焦古琴制作艺术发展,古琴制作工艺的标准化,斫琴师的艺术审美素养,以及如何构建良性古琴文化环境和市场推广机制,尚需业界同仁群策群力,同心戮力。
预祝首届古琴制作大赛成功举办,参赛选手创造佳绩!
人物成就
赵晓霞,中央音乐学院古琴专业硕士生导师,丹麦皇家音乐学院访问学者,新加坡莱佛士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国际古琴学会副会长,中国琴会常务理事,北京古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中央音乐学院BOB优秀导师,文化部“文华奖”优秀指导教师,CCTV民族器乐电视大赛评委,非遗传承创新先锋模范人物。
9岁习琴,师从川派著名琴家俞秦琴女士,1995年起师从著名古琴大师李祥霆教授,曾获2007年CCTV民族器乐大赛古琴专业“金奖”。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 APEC 峰会、G20、上合峰会、北京世园会、篮球世界杯开幕式等重大国事外交活动中为国家主席及三十多国国家元首演奏古琴并两度登上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大厅均获得高度赞誉的古琴演奏家。作为独奏家受邀与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悉尼交响乐团、荷兰交响乐团、东京爱乐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等国内外知名乐团合作。2011年起参与著名作曲家谭盾“武侠三部曲”等作品世界巡演。她的作品不仅立足于传统,同时也是国内外舞台上古琴协奏曲、现代室内乐、先锋跨界等领域最受关注的古琴艺术家之一。录制出版《古琴》《琴怀古今》等十多张专辑,编著教程《中国音乐轻松学 - 古琴》(双语)、《古琴快速入门十二课》等,发表学术论文《广陵散三谱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