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宁,中国扬琴演奏家、教育家、音乐社会活动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及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主任。国内外各类主题音乐会总策划与艺术总监。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中东欧分会会长;中国人民友好协会欧洲、非洲、阿拉伯、印度友协理事;亚洲扬琴协会创会会长等。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访问学者;匈牙利罗兰大学哲学博士;印度德里大学“亚洲学者”;中美“富布赖特”研究学者。
刘月宁曾师从桂习礼、项祖华教授。作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交流与开拓者,足迹遍及欧、亚、美等大洲40余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在北京举办6场《悠扬琴声通南北·师生情深贯东西》师生扬琴专题系列音乐会活动;2008年8月创建“茉莉花”扬琴重奏团,应邀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首演重奏专场音乐会,同时发行专辑唱片《茉莉花开》。2013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中印文化交流史上首次中印民乐与交响乐团合作的“当东方与东方相遇——刘月宁与印度音乐家新作品音乐会”。2018年6月创建“小茉莉”扬琴艺术团。2019年1月创建京城校内外扬琴艺术教育联盟。
刘月宁教授在为国家培养包括“文华奖”最高奖在内的大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的同时,还在海内外出版发行了个人专辑18张;系列教材10余部;出版中国第一本国际扬琴领域译著《东欧扬琴音乐文集》;发行“茉莉花”重奏团专辑4张;2015年与青年扬琴演奏家陈芸芸合作的《湘墨》获首届中国·湖南扬琴新作品评选原创组一等奖;“茉莉花”重奏团荣获第16届大阪国际音乐节民族乐器组最高奖等多项国内外专业奖项;获4项乐器改良国家专利;担任全球第一套中英双语中国音乐海外传播视频书谱系列教材《中国音乐快乐学》、《扬琴创编新作品集》、《夜无眠-“茉莉花”首演重奏新作品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中国传统器乐”专题主编等。
1982 年,时任法国文化部长的郎·杰克提出倡议,号召全世界所有喜欢音乐的人在6月21日这一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演奏乐器,享受音乐的快乐,“6·21国际乐器演奏日”自此诞生。
2022年是“6·21国际乐器演奏日”创办四十周年,同时也是该活动进入中国得第7年。特别是疫情当下,许多人异地打拼,久别亲人,远离故乡。让我们携手用音乐的形式提振士气,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为助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全民综合素质提高发挥艺术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