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刘正辉:既为操琴者 又作“斫”琴师-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工作>“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刘正辉:既为操琴者 又作“斫”琴师

“技能强国,创新有我”主题征文活动——刘正辉:既为操琴者 又作“斫”琴师

发布时间:2022-06-07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提到京剧中的伴奏乐器,京胡的地位不可小觑。如今,京胡不仅仅作为京胡伴奏乐器活跃于戏曲舞台,更成为一件独立演奏的民族乐器,个性的音色与灵动的技法相互融合,在民乐艺术中独树一帜。为了更好的适应戏曲艺术与民乐艺术的发展,京胡的改革也从未停滞。刘正辉便是京胡改革中的先行者,致力于京胡的改革,他所研制的第三代仿生皮被越来越多行业内外的人所关注,也为京胡艺术的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行业工匠”感言


刘正辉

中国戏曲学院京胡制作专家、京胡演奏家
国家级非遗“京胡制作技艺”第三代传承人
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代表
中国乐器协会器乐文化专委会副会长

北京乐器学会会长


通过阅读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的贺信后,感到国家越来越重视工匠精神。工匠精神是一种信念、执著和信仰,作为一名艺人应该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具体到我就是要用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思维、创新的行动,深入研究、努力解决中国民族乐器中新材料替代与应用方面的问题,要让星星之火点燃前行的道路,发挥自己既能示范演奏、又能下基层讲学的优势,积极参与并推进环保事业发展的改革。我要和同仁们一起共同将中国民族乐器用环保的形式很好的传承发展,让我们的创新材料在中国民族乐器中大放异彩,在世界上赢得好的口碑。


人物故事 | 刘正辉:既为操琴者 又作“斫”琴师

刘正辉从小随国家京剧院琴师万瑞兴先生学习京胡演奏,早年与中国戏曲学院的京胡演奏家黄金陆习琴。1987年,师从著名京胡制作大师许学慈学习京胡制作。1996年,刘正辉被聘为文化部乐器改革专家组成员,继承黄金陆改革京胡蒙皮材料的志愿,踏上低碳环保仿生蟒蛇皮研发之路。


严肃肯定仿生皮


改革——低碳环保仿生蟒蛇皮


受到日本定音鼓的膜皮制作替代牛皮技术的启发,刘正辉研制出不仅适用于京胡,还适用于京二胡、高胡、民二胡、三弦等乐器的替代仿生皮,这就是第三代人造蛇皮。用此人造蛇皮制作的京胡所演奏出的音色、音质以及音量与野生蛇皮相差无几,这一以高强膜为基材高强纤维为附加材料的仿生蟒蛇皮在保证乐器的艺术呈现效果与音乐表现特色的同时响应了环保,也有效地延长了乐器的寿命,大大地改善了野生蛇皮带来的不易养护的问题。刘正辉由此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07年环保仿生皮获得教育部颁发的“科技成果完成者第一人”称号,2009年“人造蛇皮的制造方法”荣获北京第三届发明创新大赛金奖,这是本届唯一的个人金奖获奖者。如今,刘正辉已经拥有八项国家专利,成为名副其实的乐器改革家。


京胡的改革一直再继续,而推广与普及才是改革后更重要的意义所在。面对如今第三代仿生皮京胡的推广情况,刘正辉坦言:“由于改革后的京胡还未达到量化生产阶段,所以目前的推广还存在一定的难度与阻力。让我庆幸的是,演奏家们和业界人士一直以来对我这一改革成果的认可与支持。李祖铭先生曾经提议案——使用环保材质制作乐器;我国台湾著名京胡演奏家李超先生、中国戏曲学院李楠教授、中央音乐学院曹德维教授、中国歌剧舞剧院柏淼先生、北京民族乐团首席危晶等人,都一直都在使用仿生皮京胡。著名作曲家姜延辉、杨健先生也一直在倾力支持仿生皮京胡。正因为有了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的支持与肯定,给了我足够的动力和信心,在京胡改革这条路上坚定地向前探索。”


对于京胡改革目前存在的困境,刘正辉也谈道:“乐器改革是中国民乐界的一件大事,然而要持续推动这件事并非易事。任何改革须要投入人力、物力,仅凭一己之力和三三俩俩的小群体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弘扬中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需要国家、政府在政策上的进一步引导,需要有力的支持。有了这样强大的后盾,我想我们的乐改事业才会有效推进,我们的民乐人才会放手、大胆地干下去。” 


文化——京腔京韵弦外之音


刘正辉做客央视宣传环保京胡


刘正辉创立工作室后,对于第三代仿生皮京胡的发展,他更希望不仅仅是以现在工作室、作坊这样的生产模式存在,而是能有大型的乐器生产厂参与进来,形成量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厂商与作坊、工作室同时存在,并不矛盾,量化的生产可以为乐器的推广普及带来更多的可能,而作坊、工作室的制作则可以使乐器向着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仿生皮第三届北京发明创新大赛金奖


考虑到京胡艺术如何能让当下年轻人所接受,刘正辉认为,首先,将京胡艺术中那些复杂的、专业的内容尽可能简单化,让大众不觉繁复;其次,在京胡的音色、音质上下功夫,丰富京胡的艺术表现力,使人们能够被京胡的独特个性所吸引;最后,可适当选择一些京剧的经典唱段与京胡结合,形成普适的教学模式,以美育为原则,以陶冶情操,提高审美。


回顾京胡改革,20世纪60年代,将京胡丝线改为钢弦,确定音准;20世纪80年代,京胡由伴奏乐器转为独奏乐器;20世纪90年代,京胡制作添加上漆工艺,阻止水分的释放与吸收,利于乐器的保护;继而又有洪广源与王少卿发明京二胡,黄杨木改硬木轴、后筒的平面改圆面以及“预应力”担子的改革。2005年,刘正辉推出仿生皮京胡;2008年,有了戏曲京胡与音乐京胡之分……这不禁让人感慨:正是有诸多民乐前辈与奋斗中的民乐人,在京胡改革事业中的种种付出,对乐器改革的精益求精,才能有今日京胡发展的兴盛之期,民乐艺术的振兴之时,中国文化的绵延可期。


人物简介:

刘正辉,中国戏曲学院京胡制作专家、演奏家,1996-1997年度被中国戏曲学院推荐选为“文化部乐器改革专家组”成员。致力于京胡演奏、改革事业,他研发的“人造蛇皮的制造方法”“多用途乐器声膜”以及其他研发成果分别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六项实用新型专利。经过业界人士使用鉴定,对他研发的仿生皮京胡等乐器有很高的评价:
“正辉仿生皮环保、取材易、音质好。”——国家京剧院琴师万瑞兴先生
“正辉仿生皮用实践证明,它是成功的。”——台湾京胡演奏家李超先生
“仿生皮给演奏家提供了声音上的保证。”——中国音乐学院曹德维教授

杂志期刊

2025年第6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