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融合·创新·发展 ——2021年乐器行业科技大会综述报道
发布时间:2021-12-17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适逢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隆重召开,“十四五”良好开局促进国内制造业长足发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重要精神的关键历史节点。12月16日,中国乐器协会2021年乐器行业科技大会在常州成功召开。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副理事长孙瑞勇、陈晋武,以及近100位会员代表参会并交流。大会全程防疫保障,科学部署,会议期间安排全员核酸检测,确保了与会嘉宾的生命安全,保障大会顺利举行。
大会主题聚焦“科技·融合·创新·发展”,诚邀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以及资深行业人士展开头脑风暴,大会围绕国家科技体制改革、世界前沿科技现状与发展、未来音乐科技创新、音教美育发展、产业链拓展延伸等多维度行业视角展开交流探讨,集中展示、分享乐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并对2021年度科技创新领域的先进个人和优秀集体、科研项目进行了隆重表彰。可以说,本届大会突出全产业链,受邀嘉宾涵盖产业链上下游各领域,注重方向引领与研发协同,突出科技创新为行业发展的本源动力,交流话题务实前沿,五大版块各具风采,内容策划突出高端化、权威化和引领性,活动饱满丰实,参会代表不虚此行。
统筹推进——完善科创平台建设 激活人才培育机制
2021年,仍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冠疫情仍呈现散点状不定期的出现,国际政治经济格局剧烈变化,原材料、物流、人工成本持续上涨,乐器产品出口受阻。面对一系列的重大挑战与困难,我国乐器行业与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保持政治站位,准确研判形势,精心谋划部署。乐器行业同仁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科研创新喜结硕果,乐器行业驶入以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为支撑的快车道。
会上,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以《持续推动乐器行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迈向新征程》为题作重要讲话。他指出,本次大会正值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胜利闭幕,七大政策组合拳、五个“正确认识和把握”总体要求和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深化产学研结合、完善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等重点工作的强力推进将引领我国经济建设、科技发展稳中有进、高质量运行。本次科技大会认真回顾2021年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情况,系统总结“科技创新年”的工作成效,客观分析行业发展的宏观形势,科学谋划2022年行业科技发展的目标举措,持续推动乐器行业全产业链科技创新工作迈向新征程。
对于当前乐器行业整体运行和科技创新工作,王世成理事长表示,当前我国乐器行业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消费需求继续回升,对外贸易好于预期,全行业经济运行呈持续恢复态势。过去一年来,面对行业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乐器协会积极向工信部、发改委、海关总署、商务部、中财办、国务院研究室等部委办反应行业诉求,借势普惠政策赋能产业发展活力。2021年,历经“科技创新年”的深耕细作,行业科技创新工作不断深化,“四个一”工程有序落实,科技投入持续增长,标准、专利各项工作卓有成效,人才机制逐步完善,专家智库开启行业发展核心引擎。经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乐器行业“科技创新年”的各项工作值得肯定,取得成绩可喜可贺。
目前,乐器经济发展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在疫情影响下,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经研究确定,明年为乐器行业“人才建设年”,对乐器行业明年的科技创新工作,王世成理事长强调:首先,行业要以“人才建设年”工作为统领,系统探讨、规划和推动全行业人才建设工作,以高端人才培训计划赋能行业科技创新和规模效益持续提升;其次,紧跟国家政策导向,积极响应“双碳”战略,主动配合能源“双控”统筹各项工作,有序调控成本增加效益;第三,完善深化行业科技创新体系,促进产业链融合发展。以科技创新平台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跨界整合社会优质科创资源,深度融合音乐教育产业,延伸拓展乐器全产业链,在“双减”政策框架下研究市场发展的新空间;第四,完善和强化协会服务职能,充分发挥专家委员会、分支机构的行业导向作用,多措并举激发企业主体意识,促成创新企业成为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
政策前瞻——专家把脉科研创新趋向 推动产业拥抱数字新经济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我国科技事业进行了战略性、全局性谋划,部署了一系列奠基之举、长远之策,提出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等一系列重要论述,构建了从理念战略到行动的完整体系,成为科技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综观当前国家科技体制改革总体进展情况,科技部国家科技评估中心政策与改革部部长、研究员田德录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助长逆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历史决议”明确强调,健全科技人才政策,释放科研人员创新潜能,优化科研生态,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打造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我国跻身创新型国家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重要战略支点。2020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为2.44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了7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5年的第29位上升到2020年的第14位,成为唯一跻身前15位的发展中国家。2019年,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共减税3500多亿元,全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减免税额以每年超30%的速度增长,2019年享受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2200多亿元。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相比,我国要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和现代化强国,推动科技创新加速交叉融合,科研范式深刻变革势在必行。
聚焦2021年世界前沿科技现状及未来发展态势,新一轮技术革命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先导,在生物与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呈现群体迸发态势,人工智能技术成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引擎,将深刻影响全球产业竞争格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战略室主任侯晓轩表示,新一代通信技术是数字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是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的关键。新材料技术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等高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系列科技创新的突破口,将引领各行各业的颠覆性技术的发展。用音乐科技满足用户需求,或将是传统乐器企业和现代乐器企业共同面对的未来课题。
在5G、人工智能、数字技术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北京中音中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易天以《未来音乐对乐器产业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为题做大会主题发言,详实讲述了未来音乐科技的概念,以及对传统乐器的意义。赵易天表示,中国乐器协会已同意成立“未来音乐科技专业委员会”,此举旨在借助科技的力量,促进乐器产业的科技创新发展,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探索乐器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引领推动未来乐器产业的发展。我国数字化进程方兴未艾,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入发展不断重塑行业格局,MIDI新标准、“区块链+AI”等新技术或将建立起智能化乐器互联网,云服务或将建立起无地域限制的双向连接,区块链可以实现节点间的价值传递。结合我国新时期民众的文化需求,音乐提供的健康快乐与精神消费,更加激发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中的基础且重要的需求,具有极大的增长潜力和社会服务价值。
产研聚焦——瞄准前沿科技趋向 强化乐器科技成果转化
2021年,我国乐器行业历经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科技创新在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成为乐器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平在致辞中讲到,王世成理事长的重要讲话以跳出行业看行业,跳出矛盾讲矛盾的战略思维,指导行业践行高质量发展理念,推动产学研用创新融合。近年来,常州秉承发展先进制造产业,着力改善营商环境的理念,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处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前沿。吟飞科技自创立以来,以科技创新为企业发展基石,始终走自主知识产权之路,以自主研发数字音乐芯片的高端乐器为突破口,核心技术持续迭代升级,不断推出高质量的先进电子乐器产品。近年来,吟飞科技在创新研发、科技投入、成果转化、标准工作、人才建设、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吟飞双排键电子管风琴填补了国内电鸣乐器行业空白,助力国内音乐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遵循音乐教育、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吟飞科技积极推动电鸣乐器产业有序发展。为进一步增强乐器行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创核心竞争能力。大会特别策划4家企业作年度科技成果交流,展示企业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创新产品。吟飞艺术中心经理华那晨携中心艺术教师演示了吟飞智能数字乐器,展示了吟飞智能科技与音乐艺术的跨界融合成果;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有限公司旗下敦煌艺术学校常务副校长宋蕾将敦煌•罗兰智能交互古筝学堂带到大会现场,展示民族乐器搭载数字音频科技的创新成果;得理乐器(珠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顾冰峰结合时下热议的芯片话题,讲述中国电声乐器核心集成电路设计面临的挑战;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肖巍分享了珠江钢琴科技创新的实践经验。顾冰峰表示,2021年是所有电鸣企业难忘的一年,新冠疫情、中美贸易战以及美方对华高科技企业的技术壁垒,造成半导体行业集成电路的严重缺货,集成电路价格大幅上涨,企业订单无法正常交付,市场利润空间严重被压缩。据悉,在2006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已超过2000亿美金,2021年集成电路进口金额突破3500亿美金。目前,中国集成电路市场缺口巨大,走自主知识产权集成电路的研发设计之路势在必行,电鸣乐器行业任重道远。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制造业的产业模型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逐步过渡,推动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肖巍表示,珠江钢琴创新技术来源于自主研发+成果转化+知识产权收购,以激励奖励制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以加强合作交流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的实现不是在原有逻辑模型里的内容伸展,而是变革为新的逻辑模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根本出路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仅局限于乐器制造行业,在“双减”政策下,音乐教育作为乐器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校外艺术教育同样搭载移动互联科技,进驻音乐美育转型升级的快车道。在此背景下,大会特别策划“音乐美育在形势下得发展探索”圆桌论坛,特邀常州市第五中学书记吴栋、卡西欧(中国)贸易有限公司电子乐器营业推进统括部副部长王帅、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副秘书长徐轩、吟飞艺术中心高级讲师潘晓燕、尚典教育科技(唐山)有限公司总经理乔建津,围绕校园美育、音乐进中考、中老年乐器教育等话题,在产学研用层面展开头脑风暴。与会论坛嘉宾表示,随着新冠疫情常态化,欧美经济回暖乏力,国家教育部强力推动美育教育新政,促成校外艺培机构面临新一轮升级转型。在中国乐器协会的引领下,2021国民音乐教育大会的成功举办,引发行业共振效应。乐器行业持续推动乐器进校园,扩大乐器消费人口,提升在校学生美育素养。疫情虽然改变了社会生产、生活方式,但移动互联远程教学模式的蓬勃发展,突破了疫情壁垒,有效地拓展了教师的教育创新视野。后疫情时期,国家要求2022年美育中考要完成大、中、小学校教学体系的构建,校外艺术培训尚处于双减政策、美育中考各类信息交汇、政策落地执行的过渡期,音乐教育与科技高频互动、跨界融合,推动校内、校外艺术教育纵深发展已成宏观大势。
荣誉表彰——见证行业科创成果 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过去一年来,协会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领导下,积极推荐会员企业参加工信部、中国轻工联组织的各类科技创新项目评审活动,获得多项荣誉。会上,由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陈晋武宣读《关于“科技创新年”工作的表彰决定》,大会上午各项议程由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孙瑞勇主持。
大会上,多家企业和个人荣获中国轻工业“十三五”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全国乐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被评为“十三五”全国轻工业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轻工行业“升级与创新消费品”评选,珠江艾茉森、乐海乐器、吟飞科技、星海钢琴等9家企业产品入选;在2021年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入选项目名单中,15家企业入选科学技术进步类,4家入选技术发明类。3家企业设计中心入选中国轻工业工业设计中心,珠江钢琴的两个小组被评为全国轻工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
2021年中国乐器协会在科技创新方向上按照“两翼发力、六轮驱动”整体思路推进,一年来行业科技创新工作卓有成效。会上,现场颁发了2021年度中国乐器行业科技创新活动组织奖、2021年度乐器行业“科技之星”、2021年度“专利成果奖”以及2021年度乐器行业“科技十强企业”。大会同期还举办了科技创新图片展,遴选了48项科技创新成果(产品)进行展示,旨在推动行业科研技术交流,助力行业中高端转型升级战略发展。
综观本届大会,尽管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大会各项防疫安全保障措施有效执行,有来自11个省市15个行业的近百名代表到会交流,包括分支机构和产业集群的代表,充分彰显乐器行业的凝聚力与团结力。大会主题突出,内容丰实,话题集中融合,鼓舞行业士气,大会报告系统全面,聚焦中央会议工作精神,紧密结合产业发展诉求,极具产业引领和导向作用。对2022年的人才建设年的工作前瞻布局,目标清晰,路径清楚。专家报告从国家战略高度开拓了与会代表的视野,拓展了行业发展思路,为音乐科技在传统乐器产业的跨界融合提供了有益的探研与铺垫。音乐美育论坛让在座企业家触碰到校外艺术培训市场的跳动脉搏。在吟飞科技周到的服务下,在全体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本届大会各项议程圆满完成。科技兴则国兴,科技强则国强。“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明确提出科技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占据核心地位,强调“科技自立自强”。面对复杂变化的发展环境,让我们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正确认识和把握行业发展新要求,不断适应和满足日益增长的音乐文化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推动乐器全产业链科技创新迈向新征程,为实现乐器制造大国成为乐器强国宏伟目标而共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