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产研破瓶颈 互联智能创未来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考察2017上海国际乐器展
发布时间:2017-11-28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2017年10月11—14日,2017中国(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在沪隆重举办。为调研乐器行业产研结构升级,核心技术瓶颈突破,乐器+互联网智能化拓展,以及社会音乐消费人口培育。开幕当日,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上海市分会副会长顾春霆,上海轻工行业协会会长吕永杰、上海轻工联社主任范杰等领导,在上海国展展览公司总经理吴江红,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等有关领导的陪同下,先后对施坦威、海伦钢琴、德国博兰斯勒、韩国三益、广州珠江、北京星海、柏斯集团、泰兴凤灵、上民一厂,河北乐海、美得理、吟飞电子、广东红棉、天津津宝、河北金音等部分参展企业进行了集中考察调研。
透过2017MUSIC CHINA看乐器行业经济发展,虽然全球经济复苏滞缓,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加剧。风投资本进驻行业,促成行业新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环保新政出台,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移动互联和人工智能技术多重要素,倒逼乐器供给侧结构转型。可以说,无论对于传统钢琴向数码钢琴和互联网数字音乐教育的延伸,民族钢琴品牌文化的重塑,还是传统民族乐器与民俗文化的跨界融合,乃至西管、打击、电子乐器产业的时尚创新、产教融合,都预示着新一轮的行业结构调整,乐器产研与终端市场的精准结合,乃至依托社会音乐教育的乐器全产业链的延伸与统筹布局,在变化中学会奔跑,已成为未来乐器产业发展的宏观格局。
2017年,传统钢琴产业从量的拓展转向质的结构调整,数码钢琴和互联网数字音乐教育为珠江钢琴的发展创造新的市场增量。李建宁董事长向王世成理事长介绍,立足多元化产业布局的创新思维,珠江钢琴深入融合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拓展产业服务链,关联发展音乐文化产业。以智能钢琴为教育入口,构建“智能硬件+线上教育平台+线下钢琴教室+音乐教育大数据”为一体的钢琴教育生态,成为珠江钢琴统筹市场全局的创新战略。
面对老字号国产钢琴在经济新常态下的品牌文化重塑,王世成理事长先后走访了北京星海和上海钢琴公司。在星海钢琴集团展位,作为具有60年发展历史,与共和国同龄的民族钢琴品牌,星海钢琴负责人表示,未来星海钢琴将立足乐器制造实体,在京打造音教与文化协同发展的高品质音乐小镇。王世成理事长鼓励星海钢琴立足京津冀产业发展布局,创造出高品质、具有浓郁地方文化色彩,具有乐器展示、文化展演多元文化职能的文化园区。作为国字号的老企业,上海钢琴公司在与外方的合作基础上,施特劳斯钢琴针对核心音源部件进行重新设计,产品声学品质得到有效提升。上海钢琴公司总经理杨盛惠表示,今年企业创意推出天籁系列钢琴和施特劳斯九尺音乐会钢琴。施特劳斯立式新品钢琴售价达到25800元,上海本部钢琴年产能为4000架。王世成理事长表示,施特劳斯钢琴具有120年的品牌沉淀,老品牌在经济新常态下焕发青春,转型的关键节点切记不要盲目扩张产能,而是要在音源设计和品质提升谋求突破,提升品牌的文化内涵, 由内向外形成老品牌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市场效应。
为调研国产民营钢琴企业的资本化运作进程,王世成理事长先后走访了海伦钢琴和柏斯音乐集团。在海伦钢琴展位,总经理陈海伦介绍了企业立足传统钢琴,在数字音乐教育的创新思路。迄今,海伦钢琴每年研发投入在几百万,在购买迪士尼版权形象后,为儿童群体专项开发迪士尼系列钢琴,获得良好市场成效, 产品销售利润同比增加20%。为适应用户需求,海伦钢琴自主开发光电静音陪练系统,同时具备与乐团的合奏功能,与维也纳钢琴艺术教育项目合作,在国内推进海伦智能钢琴艺术教室。在柏斯钢琴展位,柏斯音乐集团总裁吴天延表示,当前,长江钢琴品牌年销售量达3万架,长江九尺三角钢琴频频亮相国内重要音乐节和电视音乐档,有力助推民族钢琴品牌的市场影响力。来自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钢琴大师纷纷进驻长江钢琴艺术节,为国内钢琴演奏者打开一扇国际钢琴艺术文化之窗。王世成理事长充分肯定民营钢琴品牌在科研创新和助推内地音乐文化所取得的社会业绩,他鼓励企业利用资本运营的优势,加大核心技术和品牌文化附加值的瓶颈突破,为国产钢琴进驻中高端市场献计献策。
2017年,面对欧美经济复苏滞缓,外资品牌市场关注度转向国内。为调研外资钢琴市场和品牌文化状况,王世成理事长先后走访了施坦威、博兰斯勒、韩国三益、法国普雷耶钢琴品牌,对不同企业的产品和文化创新进行了集中调研。王世成理事长一行首先来到施坦威钢琴展位,认真了解施坦威高端钢琴的设计理念与文化推广思路,对于施坦威在音乐会和院校市场的文化拓展表示肯定。德国博兰斯勒进驻中国市场已多年,中国区总经理方阳向王世成理事长介绍旗下钢琴新品,以及武强和青岛乐器产业基地发展概况。博兰斯勒钢琴作为首家进驻武强乐器产业集群的钢琴元素,得到了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王世成理事长鼓励博兰斯勒钢琴锐意创新,立足地方产研经济,为京津冀经济和文化发展做出文化贡献。三益钢琴总经理李炯国表示,中国乐器市场发展速度惊人,MUSIC CHINA发展势头喜人,为商家创造了商贸和品牌文化拓展的创新平台。王世成理事长感谢外资钢琴品牌对内地钢琴文化的支持,中国乐器市场的规模和需求很大,愿国内外乐器同仁同心协力,共同为扩大音乐消费人口献计献策,中国乐器协会也会为会员单位及时做好行业信息服务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国家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乐器产业成为区域特色经济要素的利好形势下,今年的江苏泰兴黄桥镇和浙江德清乐舍镇以乐器展团形势亮相MUSIC CHINA,勾勒出当前乐器产业集群发展的风景线。今年,江苏黄桥乐器产业仍以集中打造区域提琴文化名片为主体,同时带来了环保竹制提琴和低音贝拉拉弦科技新品。来自浙江卡拉克尔等钢琴企业代表表示,德清乐舍钢琴产业集群已有100多家钢琴配套企业,年产能达到4万架,比邻杭州具有区位优势,乐舍钢琴产业园区内也以建成文化长廊、钢琴小镇、音乐旅游综合配套项目。王世成理事长鼓励当地企业要善于借力地方文化扶持政策,遵循差异化发展战略精准定位区域经济结构和特色,有力打造地方乐器经济的文化名片。
来到民族乐器展馆,丝竹雅韵宛转悠扬,民族乐器在科研创新,民俗文化的跨界对位,乐器文化品味和格调的塑造上,得到王世成理事长的首肯。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王国振厂长介绍了敦煌古筝与漆画工艺跨界创新,在迎合终端客户民俗文化审美情感的基础上,跨界融合产业外部工艺要素,深度打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作为民乐展馆的新闻亮点,90岁高龄的中国竹笛大师陆春龄音乐新闻发布会登陆MUSIC CHINA,受到新闻媒体和竹笛爱好者的热评与关注。考察团同时走访了乐海乐器和苏州民族乐器一厂。对于乐海乐器创办民族乐器讲堂,推广普及民族器乐文化,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研发的六款箜篌借鉴传统敦煌壁画元素,跨界融合工艺美术元素,打造产品的文化时尚与内涵,都成为展会民族乐器文化时尚的新闻亮点。
盘点2017年国内电声、吉他和西管打击乐器产业,在中高端产品研发力度,产品市场形象宣传包装,参展企业更加注重与终端客户的互动与交流。在电声乐器展馆,王世成理事长一行集中考察了吟飞双排键电子琴、美得理数码乐器新品的研发与市场推广现状,对于产品的外观设计,与互联网艺术教育的研发思路表示认同。在西管乐器展馆,遵循低碳环保理念,金音乐器今年又有多款新品萨克斯和小号产品问世。今年的津宝乐器展位,气氛热烈异常,来自西班牙的管乐团助阵,当得知轻工业联合会领导视察展会,团员们争相进入镜头,记录这难忘的一刻。在吉他和打击乐器展馆,王世成理事长同时走访了红棉乐器和天津吉华贸易有限公司,希望两家企业继续在中高端吉他和打击乐器产品的市场研发和质量提升上不断进取,重塑国产中高端吉他和打击乐品牌形象。
为调研社会音乐教育配套图书和教材的研发状况,王世成理事长来到人民音乐出版社展位,针对乐谱、教材的产业化,以及如何与社会音乐教育产业的融合发展,与社长莫蕴慧进行了探讨交流。面对市场的多元化需求,立足专业化产品的打造,人音社也对教育产品进行了分类设计与精细化市场运作和管理,精准对位用户需求,涵盖从少儿到老年音乐爱好群体的全产品线教育产品,肩负起应有的社会和文化担当。
通过考察团一行的实地走访,充分见证了2017乐器企业在产业结构调整,核心技术突破所取得的社会业绩。王世成理事长表示,中国乐器市场发展凝聚了乐器制造业、琴行及培训机构的艰苦努力,离不开音乐教育、演艺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也离不开国际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当前,乐器制造业进入第二或第三轮技术改造,标准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乐器质量有较大提高,努力向中高端发力跃升。在推进乐器智能制造同时,智能乐器品种快速增加,除了电子乐器的多样化发展以外,钢琴、提琴、西管乐器等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智能化创新成果显著,民族乐器也在尝试部分乐器电声化。行业制定技术路线图,在声学品质研究评测、低音拉弦乐器研制、乐器用材料的更新换代等取得明显成果。王世成理事长最后建议乐器行业同仁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结合行业实际,努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倒逼行业转型升级。企业要以丰富的品种、过硬的品质、知名的品牌减少中高端消费品购买力外流,为满足高质量的社会需求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让人民的生活“美起来”,经过不懈努力,真正使乐器成为“家庭标配、百姓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