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视察2018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工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视察2018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视察2018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

发布时间:2018-07-27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7月6日,第四届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暨2018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北京静安庄国际展览中心隆重开幕,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出席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开幕仪式,并在中国乐器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曾泽民、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吴江红、副总经理王蕾的陪同下,对2018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特色展区进行了考察调研。同前三届相比,无论是首次举办的体制内外相融合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还是再创新高的展览面积,亦或是乐器与家庭生活场景相结合的浸入式展示方式,这一切都在诠释着音乐“链”上生活的新理念。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在巡展时强调,我国乐器企业正在通过不断跨界、创新,把音乐融进生活,传播企业的品牌故事和企业文化积淀,从深层次影响潜在市场,让不会乐器的消费者也能够认识乐器、懂得审美、享受音乐生活。

   

音教也跨界 民族乐器融合当代文化 年销售收入突破3亿元

“这个产品的创新点在哪里?”“材料和工艺有哪些新突破?”在柏斯集团展位,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会长张崇和详细询问了小提琴的创新问题,并鼓励该品牌要以匠人精神为魂,有序打造国产小提琴的品牌知名度和文化附加值;在普雷耶钢琴展台,张崇和与普雷耶公司总经理罗建峰进行了交流,当得知该品牌要将一款世界仅存几台的双人演奏钢琴进行复刻生产时,张崇和鼓励其要掌握关键的核心技术,把握创新发展的主动权;在DENON耳机展台,张崇和提出一定要关注听力保护问题,并建议行业研究制定耳机类产品的行业标准,对耳机的声压数值进行指标性研究,为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提供坚实保障;在乐海艺术工坊,张崇和仔细询问了乐器制作工艺的传承问题,当了解到专业院校以培养基本普及型乐器的生产技术型人才为主,而高端乐器的制作工艺仍然要靠师带徒方式传承时,他建议建立大师传承工作室,推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更多传统工艺继承人;在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展位,工作人员向张崇和汇报了敦煌民族乐器品牌发展60年,在传统工艺传承和文化创新方面的成果,张崇和对敦煌品牌把民族乐器与当代文化相融合的运营思路表示赞赏与认同……

实际上,无论是打造国产小提琴的品牌知名度和文化附加值,还是传承民乐的传统文化、扩大民乐的受众人群,这些都离不开乐器企业的跨界融合。在展会现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工作人员表示,一个月前,该厂新研制的六角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和瓷瓶形民族低音拉弦乐器刚刚面世。“原来,中国民族乐队有近三分之一是西洋乐器,因为民族乐器没有低音声部,指挥和作曲家都无奈,一写低音就没音。而民族低音拉弦乐器的面世,使这一长期困扰大型民族管弦乐团的难题终于破解,不仅扩充了民族乐器的低音声部,而且将民族乐器制作与当代文化相融合,推动中国乐器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不只是民族乐器和当代文化的跨界融合,为了扩大民乐的受众人群,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还借举办“敦煌杯”系列赛事等活动,找准企业与民乐爱好者的共鸣点,助推全民“民乐热”。上述工作人员介绍,“敦煌杯”乐器演奏比赛已持续举办八届,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关注民乐、喜爱民乐。去年8月,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还在澳门举办了首届国际古筝音乐节,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古筝艺术盛会。音乐节开幕式上,2520人用“敦煌牌”古筝合奏的《渔舟唱晚》、《七子之歌》,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这种跨界也收效显著,201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年销售收入突破了3个亿,利润突破了5千万,古筝销量突破了9万台。

   

浸入式场景体验  让音乐“链”上生活

在国风馆的钧天坊展台,墙壁高高悬挂的古琴不再只是乐器,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繁衍传承。收藏级的名家古琴与古典韵味十足的书斋、茶室相结合,让人们在抚琴品茗、读研静思之间,默默地感受着乐器文化的魅力。步入跨乐馆的丹麦达尼展区,家居卖场最常出现的场景式展示,竟然也摆进了音乐生活展。暖色调的壁纸、宽大厚重的床,搭配全新的无线高品质音乐播放器,让人想立刻躺上去,享受高品质的音乐。走入西韵馆,雅马哈130年的传统钢琴制琴技术与先进的电子技术融合诞生了全新的跨界钢琴;普雷耶的收藏级古典钢琴和凯迪拉克汽车气韵“共舞”。跨进乐学展馆,一群刚上小学的学生,跟着屏幕上卡通人物的跳动节奏挥舞着鼓棒;刚刚咿呀学语的孩子,就已经能够跟随闪烁的提示灯按下钢琴琴键。从国风、西韵,到跨乐、乐学,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的四大展区,更像是一场音乐的互动式体验,一种让人全身心沉浸的场景体验。

在张崇和会长看来,四大特色展区,恰恰彰显出展会互动融合的特有魅力。北京国际音乐生活展四年的有益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反映出品质生活中音乐和乐器的不可或缺,反映出国民音乐教育艺术素质提高的内在需求越发强烈,发力中高端,挖掘音乐乐器潜力应是执着求的不二选择。

而这种跨界与互动融合产生的聚变效应,也恰恰符合《轻工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当中乐器行业的转型思路——“向文化、创意、休闲、时尚方向发展”,借此实现“提升乐器品质,提高乐器在家庭的普及率,城镇居民百户拥有量,钢琴由5.1架提高到6.8架、其他中高档乐器由6.92件提高到7.48件;提升民族音乐素养,培育乐器潜在市场,扩大音乐人口数量,直接参与音乐学习和表达的人口数由近1.1亿人提高到1.4亿人左右。”

杂志期刊

2025年第7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