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16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4月14日,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新闻发布会在中央音乐学院召开。此次比赛由中国乐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联合主办,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承办。比赛评委会主席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安志、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评委会主席中国著名提琴制作大师郑荃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北京晚报、《时代周刊》、《中国乐器》杂志等近三十家媒体记者出席发布会。发布会由中国乐器协会秘书长曾泽民主持。
发布会上,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安志首先发言,他首先介绍了中国提琴产业的发展态势以及中国提琴制作师队伍的现状,他说:“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提琴生产国,提琴出口稳居全球之首,2009年海关出口弓弦乐器金额4755.63万美元,出口世界107个国家和地区。与此同时,尽管中国艺术提琴制作行业历史不长,但近年来制作水平迅速提高,取得长足的进步,在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上频频获奖。世界上,诸如意大利、法国等许多提琴制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定期都会举办国际提琴制作比赛,提高了提琴制作的艺术水平,同时也促进提琴产业的发展。因此,首次在中国举办的提琴制作比赛意义非凡。希望这次提琴制作比赛能有力地推动我国乐器行业的发展,全面提高提琴制作水平,确立中国提琴的良好国际形象,同时使我国跻身于世界主要的提琴制作赛事国行列。”
接着,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次炤向媒体介绍了比赛的基本情况。他说:“本届比赛旨在提高中国制琴师技术和艺术水平、促进各国中青年制作家开展学术交流、加强与国际提琴制作界的合作。比赛评委会由两组共10位评委组成,制作家评委组的5位评委分别来自中、意、法、德、美,都是享誉世界的提琴制作大师。音乐家评委组的5位评委分别是中国小提琴家盛中国、吕思清、林昭阳以及美国中提琴独奏家Roger Chase、澳大利亚大提琴家Markus Stocker担任。截至2010年3月31日,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的184名选手报名,将有280件乐器参赛。”
随后,担任此次比赛评委会主席的郑荃教授说,“这次比赛是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成立以来最大的一件事,也是许多年以来很想作的一件事,尽管在筹备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使比赛得以顺利进行。尽管近些年,中国提琴制作师在各大国际赛事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差距还是有的。提琴制作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是科学和艺术的结晶。尽管中国提琴制作家的工艺水平进步很快, 但大多遇到一个瓶颈,那就是个人的艺术修养有所欠缺。提琴制作艺术植根于欧洲传统文化,它和绘画、音乐、建筑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制作家正是缺乏文化滋润的土壤和熏陶环境。因此,在今后的学习和培养中,应着重提高艺术修养,汲取提琴文化的养分。举办这样一个国际性的比赛,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初衷就是想借助这样一个比赛平台,广邀世界提琴制琴师,大家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中国制琴技术的提升。比赛期间,我们特意安排评委和选手见面,进行面对面的点评。与此同时,设有现场工作台,让选手在评委面前进行制作示范。由于提琴比赛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评判时间较长。基于这个特点,比赛期间将举办国际提琴制作论坛,有7个不同内容的提琴制作大师讲座。总的来说,这次比赛的安排细致周到,活动丰富多彩,相信一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据悉,此次比赛从章程到比赛规则的制定,参照了欧美各国国际比赛的章程和规则,并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比赛的奖金也同样等同于世界最高标准,小提琴金奖12万元,中提琴14万元,大提琴20万元。获金奖的提琴将由比赛委员会永久保存。5月9日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举办首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颁奖音乐会,届时吕思清等3位评委将用获得比赛前三名的乐器独奏,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伴奏,谭利华指挥。5月10~17日,比赛参赛作品展将在国家大剧院水下长廊展厅举办,除参赛作品外,还将展出中国提琴制作家在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奖作品及世界顶级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