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2-12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跌宕起伏的2012年瞬间过去,人们平心静气地回顾乐器行业不寻常的一年,可以用“前松后紧、此起彼伏”和“五彩缤纷、百花争艳”来形容。让我们打开保留着温度的记忆,搜索其中的奥秘。
一、经济指标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小幅震荡考验业内人士定力
按惯例,经济指标是一年的风向标。年初业内人士对乐器市场前景作出了较为谨慎的估计,预计乐器行业发展不容乐观。从一季度情况看,国外市场并不那么悲观,国内也不那么乐观。随着国内市场淡旺季的转换,二、三季度开始好转,尤其是团购乐器明显上升。党的文化强国战略为乐器行业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企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业内人士的勇气和信心大增,以此支撑了行业的发展。
2012年乐器行业206家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257亿元,同比增长7.64%;工业销售产值预计252亿元,同比增长7.58%;出口交货值预计85亿元,同比增长2.11%。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2年1~3季度乐器出口金额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8.65%;乐器进口金额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0%。全年乐器出口金额预计16.86亿美元,比上年15.54亿美元增长8.49%;乐器进口金额预计3.08亿美元,比上年2.7亿美元增长13.65%。
乐器经济发展主要特点:
前紧后松是特点之一。年初预测乐器市场不乐观,结果一季度出口比预期好,国内“两节”乐器市场下行,房价波动对乐器影响,特别是钢琴市场。加上钢琴企业受成本压力,陆续上浮了价格,主要琴行反映年初内销基本持平或下降5%左右。到了二季度国内乐器市场开始复苏。
小幅震荡是特点之二。二季度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破8”,乐器行业仍保持两位数增长,乐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22.96亿元,同比增长14.87%,三季度虽然受到原材料、用工成本增高和汇率波动的影响,但乐器国内外市场仍然稳步增长。1~9月206家乐器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193.22亿元,同比增长13.18%;出口交货值63.77亿元,同比增长6.34%。到了四季度一路顺风的出口出现小幅波动,11月份有的产品出口订单骤减,让一些出口为主的企业倒吸了一口凉气,好在12月平安无事,又有所回升。
各类乐器发展不一,民乐市场十分火爆是特点之三。乐器主要产品钢琴、管乐、民乐、提琴、电声乐器、手风琴和口琴等产量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吉它受国际市场影响一度有所下降,手风琴供不应求,民乐市场仍然火热。上民一厂上半年销售收入达到1.47亿元,同比增长27.2%,中高档乐器供不应求。1~9月份各类乐器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中乐器工业总产值22.23亿元,同比增长41.33%,工业销售产值21.90亿元同比增长40.87%,出口交货值6.22亿元,同比增长13.30%;西乐器工业总产值100.85亿元,同比增长7.22%,电声乐器工业总产值43.51亿元,同比增长11.65%。
出口增幅继续小于进口是特点之四。继2011年出口增幅小于进口之后,2012年贸易顺差继续缩小。1~3季度中国乐器出口金额12.65亿美元,同比增长8.65%,进口2.3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0%,进出口总金额14.96亿美元,同比增长9.68%。其中钢琴比较特殊,1~3季度各类钢琴进口79634架,(大部分是二手钢琴)同比增长20.30%,其中:立式钢琴75658架增长22.1%,三角钢琴3540架,同比下降3.91%;同期出口钢琴33836架,同比下降8.2%,三角钢琴5256架,增长16.54%。2012年全年进口钢琴预计会突破10万架,其中70%为二手钢琴,二手钢琴市场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中国乐器协会接到钢琴行业、企业诉求后,对二手钢琴经营中劣质二手琴市场存在的问题展开调研,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交了专题报告。
二、以品牌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支撑,加速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乐器行业品牌建设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列入企业重点。继珠江、星海、津宝、凤灵、嘉德威、金杯、ORIENT(森隆)、YAMAHA(雅马哈)、奇美、鹦鹉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之后,2012年吟飞、乐海、天鹅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目前中国乐器行业已有13个中国驰名商标和一大批省级著名商标和品牌。珠江钢琴集团、武汉艾立卡公司荣获全国轻工行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肖巍、李书、庄严获先进个人称号。
各企业加速新产品研发,加大市场投入力度。新产品开辟新市场,品牌创新更显强势。珠江恺撒堡、星海海德、珠江与功学社战略合作的德洛伊钢琴、轻便式系列金杯手风琴、哈曼尼“G”系列等等层出不穷。在第11届上海国际乐器展期间充分展示了创新是乐器的生命源泉。巨型乐器让人震撼,创新乐器引人入胜,纪念版限量乐器大行其道,工艺型乐器成为市场新宠。
乐器行业科研基地建设实现重大突破。中国乐器协会制定了行业科研基地(试验室)实施办法,对已正式申请的6个项目进行了初审,征求分支机构意见和行业公示。组织行业内外专家组成的项目评估审定小组,完成3个项目的评估审定工作,并通过协会理事长通信会议审核予以确认。通过审定的项目有:海南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国蟒皮乐器材料研发基地”、江阴金杯安琪乐器公司的“全国手风琴簧片研发基地”、成都川雅木业有限公司的“全国乐器声学木材研发基地”。乐器行业还积极筹建行业专家库,已落实民族乐器社会专家15名,业内专家已有7个分支机构推荐了30名候选人。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乐器标准化更加引起行业重视。2012年完成了13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方法类标准1项、基础通用类标准1项;行业基础类标准3项、方法类标准1项、产品类标准7项;进一步完善乐器标准化体系;审议通过的《乐器音乐信号采集规范》和《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填补了乐器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空白。全行业2012年共发布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354项,实用新型专利301项,外观专利288项。
三、乐器行业资本运作推动产业结构调整
上市公司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珠江钢琴、海伦钢琴成功上市,实现了中国乐器行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随着两家上市公司进入资本市场,乐器行业产业调整力度明显加大。柏斯音乐集团10月收购青岛世正乐器公司,成立新的山东劳力斯世正乐器有限公司,引起业内高度关注。不少企业纷纷探讨联手与合作。12月在广州召开的全国钢琴行业年会暨首届高峰论坛,会上签署了中国钢琴企业全球质量信誉承诺倡议书,会议主题是“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不仅邀请了材料配件分会、调律师分会和提琴吉他分会领导参加,还特邀了广州证卷公司、著名大学教授参加,展开品牌建设和资本运作大讨论。3月27日珠江钢琴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广东增城隆重奠基,基地占地168亩,总建筑面积76000平方米;海伦钢琴新厂区、广州红棉吉他公司新基地、河北金音集团国际乐器产业园等一批批改扩建项目相继建设或投入使用。
厂商联合实践市场共赢。为了扩大国内乐器市场,行业各企业纷纷调整市场经营战略,强化营销网络,加强与经销商的多元化合作,各种类型的定货会、工贸洽谈会、业务培训会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琴行分会年会与河北乐海公司联合举办,除了年会报告之外,精心组织了两场论坛,一是“厂商合作助推中国文化产业”、二是“民族乐器改良与教育发展”,特邀著名演奏家、教育家参加。“一会两坛”之后,会议组织了管理培训和项目交流,受到了一举多得效果。上海国际乐器展期间组织的NAMM CMIA行业论坛、NAMM培训课程和名家讲坛等主题活动巩固了业内国际合作交流的平台。
四、产业集群抱团经营,各级政府大力支持。
特色产业聚集区企业抱团经营尝到甜头。乐器行业属于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型行业,产业集群比较突出。目前已有中轻联、乐器协会命名的特色产业基地4个,文化部命名的两个,即:江苏泰兴黄桥的“中国提琴之都”、北京平谷东高村镇的“中国提琴产业基地”、山东昌乐鄌郚镇的“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和杭州中泰“中国竹笛之乡”;文化部系统命名的“扬州古筝之乡”、“玉屏竹笛之乡”。这些特色产业基地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还有几家正在积极创建的产业基地也尝试抱团经营加强合作,如:浙江德清洛舍钢琴产业集群几家骨干企业,联合出国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乐器展,联手组织产品技术质量鉴定;扬州古筝骨干企业加强交流与合作,积极参加乐器标准制修订;山东昌乐电声产业基地积极开展品牌创新和行业交流活动等。
地方政府加大对乐器行业的支持力度。文化强国战略提升了各级政府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度,各地文化品牌项目、音乐节、产业基地得到了迅猛发展。10月13日国务委员刘延东到河北金音乐器集团调研;5月26日上海市副市长张学兵视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参观了民乐陈列室和生产车间,观看了馨忆民族室内乐团的精彩演出;营口市政府制定了振兴乐器产业规划,从城市规划、产业投入、政策扶持多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体现了地方政府的决心;河北武强全方位发展文化产业,从产业园、音乐小镇到音乐培训学校,实践多元化发展;泰兴市发展乐器产业组建了省级质量检测中心、电声产业基地组建了研发中心;不少地方政府领导亲自出马,探讨乐器行业发展方法与途径。
国家在文化产业、出口基地、品牌建设等重点项目中给予乐器行业大力支持。中国乐器行业2011~2012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多达23家;3月28日国家工信部审查确定的全国141家“品牌培育试点企业名单”中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名列其中;北京平谷乐器基地被评为北京市首批外贸转型示范基地,基地企业可享受检测、研发设计、展示、交易、物流、国际营销、孵化器等12类公共服务平台提供的优惠服务,中小企业还将优先获国际市场开拓基金支持;上海乐器展再次荣获“中国轻工十大品牌及优秀特色展会”称号;昌乐县鄌郚镇被潍坊市列入首批“旅游小镇”建设规划;河北乐海(肃宁)乐器基地入选“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国家对乐器行业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更加重视,先后在北京、上海、辽宁、山东、新疆等地举办非遗保护展示交流会,上海民乐一厂等不少乐器企业参加。
五、乐器行业开展音乐培训和文化活动热情更加高涨。
2012年乐器行业各企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珠江恺撒堡艺术家系列钢琴鉴赏音乐会7月12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音协、广州市政府、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乐器协会领导以及全国著名的钢琴教育家、演奏家出席,见证了中国民族品牌钢琴的跨越性进步;第二届长江钢琴音乐节暨高校音乐教育高峰论坛,云集了全国音乐院校、音协的音乐教育家、演奏家和乐器经销商上千人。高水平的音乐会、专家讲座和高峰论坛,吸引了几万人踊跃参加;2012年上海之春管乐艺术节4月29日~5月1日在上海举行,来自国内13个省市、港台地区及欧美亚等国家34支管乐团队近2000乐手参加了展演;颇具影响的“敦煌杯”、“吟飞”、“星海杯”、“魔鲨杯”、“海伦杯”、“鄌郚杯”等器乐大赛和各地琴行的音乐培训、音乐会、公益活动遥相呼应,其蝴蝶效应辐射到全国各地。
综上所述,2012年是中国乐器行业攀升、蝉变的重要一年,它不仅记载了中国乐器行业的诸多第一,而且在行业科技进步、品牌建设和市场规范等深层领域都取得了可喜成绩。让我们领悟着“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真谛,走好2013年的每一步。文/曾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