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3-09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2012年乐器行业在党中央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方针政策指引下,努力克服欧债危机、国际市场疲软造成的出口下行及生产成本增加和市场竞争激烈等诸多困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乐器规模企业年工业总产值预计264.26亿元,同比增长11.83%;年工业销售产值预计259.10亿元,同比增长11.32%;出口交货值预计84.86亿元,同比增长3.59%。乐器行业坚持科技创新,调整结构,扩大内需市场,产品创新与用户需求相联,内部改革与行业交流结合,在经济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保持了稳中有升的发展局面。
一、2012年协会成绩来之不易,完成的主要工作
1、坚持例会制度,开展行业创优争先活动
认真组织召开协会理事扩大会议和常务理事会,积极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协会于4月召开六届七次常务理事会和六届四次理事扩大会议,安志理事长做工作报告,会议表彰乐器行业50强、先进集体和优秀人物,审议通过了“关于创建乐器行业科研基地的意见”、“关于组建乐器行业专家库的意见”、“关于乐器行业职业标准及职业培训与考核工作的意见”以及“行业自律公约”、“行业自律惩戒制度”和“行业职业道德规范”。会议还组织专业培训和企业经验交流活动。9月,协会又组织了常务理事通讯会议,审议通过“乐器行业科研基地(试验室)项目”、“关于开展乐器行业节能减排的意见”和“关于开展轻工品牌培育体系建设先进企业和轻工优势品牌产品评选活动实施方案”。理事和会员单位十分关注和支持协会的重点工作,积极参与出谋划策。
按照中轻联部署,开展了轻工行业(乐器)十强评选工作。根据指标测评和广泛征求意见,决定授予广州珠江钢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50家单位“2011年度中国乐器行业50强”称号,授予西管乐器专业委员会、琴行分会和北京乐器研究所“先进集体”称号,授予王润培等16名同志“优秀人物”称号。广州珠江、武汉艾立卡荣获全国轻工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肖巍、李书、庄严荣获“先进个人”称号;珠江钢琴、海伦钢琴先后成功上市;继珠江、星海、凤灵等10家企业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之后,2012年吟飞、天鹅、乐海喜获中国驰名商标,一批企业获省市级名牌和著名商标。
2、深入开展行业调研,反映行业企业诉求
①组织多批调研小组,先后赴广州红棉吉他、成都川雅木业、盛音公司、扬州古筝6企业、营口乐器产业集群、英昌乐器公司、金斯波格钢琴、广州珠江钢琴股份公司、吟飞电子科技、宜昌金宝乐器、宁波音王、三益钢琴(印尼)工厂等企业学习调研,并及时总结报道好的经验,对行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珠江钢琴、海伦钢琴围绕股改上市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两家公司成功上市,实现了乐器行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上海民乐一厂坚持文化营销战略,把产品开发、技能培训、品牌推广和文化特色项目紧密结合,实现销售收入和利润双丰收;成都川雅木业公司总结了木制乐器部件加工节能减排的经验在行业推广;扬州古筝骨干企业联手积极参加乐器行业标准化工作。协会各理事单位和骨干企业锐意改革、大胆创新,摸索了一大批成功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②反映行业诉求,根据企业反映问题和市场调研情况,协会整理了“关于劣质二手钢琴的情况反映”的专题报告,在中轻联的支持帮助下,上报国家商务部、质检总局、海关总署和国标委,均得到回复,进一步的措施还在积极探讨之中。
③在产业集群方面,重点走访了营口乐器产业集群和扬州古筝产业集群,对其发展现状、经验和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合理化建议。
3、落实行业科技平台建设措施,促进行业技术交流与合作
坚持抓好乐器行业五大平台建设(信息、科技、商贸、音乐教育、行业合作)。2012年重点落实科技平台有关措施。
①筹建行业专家库,已落实民族乐器社会专家15名,业内专家已有7个分支机构推荐了30名候选人。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之中;
②制定了行业科研基地(试验室)实施办法,对已正式申请的6个项目进行了初审,征求分支机构意见和行业公示。组织行业内外专家组成的项目评估审定小组,完成3个项目的评估审定工作,并通过协会理事长审核予以确认。通过审定的项目有:海南东盛弘蟒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全国蟒皮乐器材料研发基地”,江阴金杯安琪乐器公司的“全国手风琴簧片研发基地”,成都川雅木业有限公司的“全国乐器声学木材研发基地”。
③按照中轻联的统一部署,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乐器类部分产品的修订,组建了《钢琴制作工》资格考试委员会和《提琴制作工》技术培训教材编制小组。2012年通过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培训和认证的钢琴调律师有409名,其中:3-5级390名,技师13名,高级技师6名。
4、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和服务社会
①努力完成中轻联、商务部、海关总署等政府主管部门交办的各项任务,为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及发展规划提供行业信息和政策建议。如:乐器行业发展趋势、海关关税调整建议、区域发展规划等。
②开展乐器行业数据统计分析,采集国家统计局、海关总署和国际同行业乐器产销信息,组织行业年度报告,运用杂志、网站、年鉴和专刊等渠道,及时在行业发布,为行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
③配合国家林业局保护司开展蟒皮乐器市场调研,推行蟒皮乐器标识管理。申报2013年蟒皮乐器调研管理项目,获得批准。
④及时为会员单位提供行业资质证明;应邀参加企业的专题活动并给予宣传报道;协会法律顾问组织律师顾问团,免费为会员提供知识产权、商标、经济合同、劳动合同等多方面的法律咨询服务;为会员单位提供产品信誉标识和防伪标识服务等。
5、积极开展行业交流与合作
①协会分支机构活动明显好于往年,各分会(专业委员会)交流活动不断创新,针对行业的实际情况组织年会、研讨会、参观交流、行业发展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琴分会年会将行业交流与讨论标准及组织技术教材编写工作结合;提琴制作师分会召开十周年纪念会并组织提琴制作师成果展;钢琴调律师分会积极筹备2013年国际钢琴调律师大会,组团参加韩国调律师技术交流活动;口琴专业委员会活动结合行业参观交流;手风琴专业委员会结合行业科研基地的评估认证组织企业参观座谈;琴行分会与乐海公司合作,厂商联手,扩大活动影响力。民族乐器年会与行业发展论坛及民乐改革专家论坛结合;民乐分会顺利完成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并组织企业经验交流,商讨行业发展措施;钢琴分会年会由珠江钢琴集团承办,分会认真总结了近期行业发展经验,并组织主题为“品牌建设与资本运作”的首届钢琴行业发展论坛,不仅请材料配件分会、吉他分会、调律师分会领导参加,还特邀广州证券公司、著名大学教授作为嘉宾发言;材料配件分会针对行业专业化合作等课题开展专题活动。2012年除个别分支机构因一些特殊原因未能组织活动以外,其余分支机构全都组织了各类行业活动,这一年是协会分支机构近年开展活动最活跃、内容最丰富的一年。
②协会与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民乐改革专业委员会合作组织了民族乐器改革座谈会,并组织了民族乐器改革成果展。
③协会两次与欧洲音乐联盟组织专题会议,讨论中欧乐器行业交流与音乐推广合作,以及知识产权、乐器进口关税等问题;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组织行业论坛和培训课程;组织电鸣乐器企业代表与美国MIDI协会座谈,探讨行业的发展;与中国音乐学院合作组建“扬琴研发中心”。
6、标准化建设与技术专利有所突破
乐器标准化工作,完成了13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其中:国家方法类标准1项、基础通用类标准1项;行业基础类标准3项、方法类标准1项、产品类标准7项;进一步完善乐器标准化体系;完成中轻联“关于编制轻工业标准化发展规划(2012-2015)”的基础调研、信息采集、立项论证和编制工作;审议通过的《乐器音乐信号采集规范》和《乐器声学品质评价方法》两个国家标准,填补了乐器及相关行业技术标准的空白。2012年乐器行业共发表专利943项,其中:发明专利354项,实用新型专利301项,外观专利288项。
7、搭好行业商贸平台,扩大音乐人口
成功举办了第11届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展会面积86000平方米,比上年增长9.55%,是2002年第一届的5.73倍;参展商数量1606家,比上年增长13.17%;其中国内参展商1241家,比上年增长16.47%,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参展商365家比上年增长3.36%;海内外参观人数达60172名。展会同期组织了NAMM CMIA行业论坛、华乐论坛、NAMM培训课程、名家讲坛等音乐推广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协会年内组团参观了美国NAMM乐器展、德国法兰克福乐器展;参观了法国、德国、罗马尼亚和北美乐器制造企业和琴行;协会先后与德国钢琴制造协会、法兰克福展览公司等举行了会谈;按照中轻联部署,协会协办了“第二届全国轻工业消费品展”。
8、协会自身建设
完成了国家民政部组织的社团评估工作,通过了民政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协会制度建设、自律建设和基础工作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2012年协会新增会员56家,会员会费收缴情况也有一定改善。
9、2012年存在的问题
①乐器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工作还不够平衡,品牌建设还没有突破性进展。
②企业基础工作和行业产业集群创新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③乐器行业职工队伍的职业培训及考核涉及面偏窄,除了钢琴调律师培训考核已进入常态化以外,其他行业还没有开展起来。
二、2013年形势及协会工作要点
正值全国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之际,我们迎来求真务实的2013年,乐器行业与其他行业一样。面临“宏观稳定、系统风险、外部环境、发展动力和社会稳定”的五大挑战。总体经济形势是“缓中企稳、稳中有进”。企业面临五方面的困难:一是增长方式转变难度较大,我国GDP进入7%左右中速增长成为常态,企业应从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二是发达国家实施“再制造化战略”,发展中国家制造业快速增长,行业受到双重挤压;三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长期低迷,全球增长放缓造成乐器出口下行;四是国内人工等成本上升,带来企业生产成本进一步提高;五是促进各种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激发创新能力,需要突破层层障碍,深化体制改革难度增加。乐器行业在这样的形势下,必须认真落实十八大精神,注重质量和效益,调整企业发展战略,坚持科技创新、提升产品市场适应能力、提高职工技术文化素质、加强行业交流与合作,把乐器生产经营融入音乐教育和文化产业的大市场,努力实现乐器行业科学、可持续发展。
2013年协会工作要点:
1、继续深入开展企业调研,把握行业新动态,做好行业服务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深入企业一线、深入市场做好行业调查研究。及时把握新形势下行业发展的新课题,市场发展的新趋势,坚持不空谈、干实事的原则,熟悉行业,说清行业。2013年行业调研重点放在新会员、产业集群和乐器市场的热点问题方面。针对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先进典型引导,反映企业诉求,推动行业的科技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活动。拟于3月底召开六届五次理事扩大会,学习十八大精神,组织行业、企业经验交流。
继续做好服务政府、服务会员工作,及时落实党中央有关方针政策,贯彻各级领导的指示,完成主管部门下达的工作任务。同时及时反映行业、企业的诉求,如:二手劣质钢琴对市场的冲击问题等。还要加强乐器行业的知识产权保护,做好行业法律咨询服务。
2、改革与加强行业信息工作
继续加强行业通讯员队伍建设,扩大行业信息工作覆盖面。加强中国乐器协会网站建设,积极探讨灵敏、便捷的网络信息运营方式。继续办好《中国乐器》、《中国乐器年鉴》及《会员通讯录》。继续加强与《音乐周报》等行业媒体单位的合作,加强与国际同行业的信息交流。支持行业信息平台的改制试点,整合行业资源,提高为行业信息服务的质量。
3、继续推进行业科研基地和专家库建设,加速行业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进程
继续组织好行业科研基地申报评审工作,已审定的科研基地尽快开展科研,及时推广成果,结合行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动,做好行业服务。协会支持和爱护申办企业的积极性,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搞形式主义,反对弄虚作假。要完善行业内外专家库资源的推荐、选拔机制,力求发挥专家的咨询指导作用。
加强乐器行业标准化工作,发挥电鸣乐器、钢琴标准工作组和骨干企业的作用,在落实年度标准制修订计划同时,积极组织好标准的宣传贯彻工作。拟在理事会期间组织一次“乐器有害物质限量“标准的宣贯活动。
4、组织好第二届中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和第18届国际钢琴技师暨调律师大会等行业重大活动
拟2013年9月上旬,协会与中央音乐学院、北京市文化局、北京平谷区人民政府联合组办的第二届国际提琴制作比赛;10月上旬承办第18届国际钢琴制造师、技师及调律师大会;以及与音协管乐学会联合组织西管乐器(木管)制作鉴定座谈会等活动。
5、认真做好行业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工作,逐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为了提升乐器企业职工的技术素质,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2013年把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列为重要工作来抓。
①协助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制修订。
②组织钢琴、提琴职业资格考评委员会,选拔培训考评员,落实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计划。
③组织好提琴、钢琴国家职业技术培训教材的起草编制工作。
6、整合行业和社会资源,积极开展音乐推广活动
①支持乐器制造企业、琴行会员单位积极参与社会音乐培训和开展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推广活动。
②加强与社会音乐教育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为会员单位创造社会文化活动的机会。
③继续与欧洲音乐联盟合作,开展音乐培训及文化推广活动,推广国际先进的音乐培训方法,开展社会音乐教员培训交流活动。
7、加强行业结构调整,抓好产业集群建设
支持行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并与中小企业抱团经营,从企业资本运作和产业集群两方面入手,加强行业资源整合,支持上下游产业链的合作,促进规模企业向资本运作、中小企业向专业化合作的转变。拟在行业现有四家特色产业基地基础上,力争完成扬州古筝产业基地的评估审核工作。
8、继续办好上海国际乐器展,加强国际同行业交流与合作
办好第12届上海国际乐器展,稳定规模、提高展会质量、丰富活动内容、提高服务水平。继续加强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国际钢琴调律师协会等行业组织的交流与合作。积极组织好国际钢琴调律师年会等行业活动。
a9、加强协会组织建设,提升行业凝聚力
一要继续加强协会自身基础建设,巩固评估认证成果;二要加强分支机构建设,完善行业自律机制,坚持开展积极有效的行业活动,促进行业和谐团结;三要扩大会员队伍,加强会员管理,完善协会法人治理结构和规章制度。
新的一年,我们虽然面临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乐器企业也会遇到多方面的挑战,由于经济基本面发生变化,短期需求收缩与中长期潜在增长率下降的叠加,行业发展的难度会有所增加,但是只要我们面对挑战坚定信心,科学分析,积极应对,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加强行业团结与合作,调动广大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开创乐器行业发展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