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10-23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10月23日,上海国际乐器展进入第二天。现场商贸氛围持续火热,为产业链上下游提供深度对话的平台。各类音乐文化活动精彩继续,观众可亲身体验最新乐器产品,并通过专业导览与互动讲座,直观感知全球乐器行业发展趋势。现场展示的前沿乐器与数字技术,则直观体现了科技与音乐的融合趋势。同期还举办了多场跨界工坊与主题音乐会。展会通过深度的商贸交流与新品碰撞,激发产业创新,为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健康的音乐行业生态注入持续动力。


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法兰克福展览(上海)有限公司与美国国际音乐制品协会均对协会提出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表示充分认同并坚定支持。大家一致认为,上海国际乐器展持续成功离不开彼此的精诚合作与互信互助。面向未来,四方将以此会谈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战略对接,巩固合作成果,以更加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携手并肩,共同将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推向新的高度,为全球音乐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王世成指出,当前钢琴、民族乐器、手风琴、口琴等行业普遍在中高端领域发力,注重提升产品的艺术创造力和文化附加值,取得了良好的市场业绩,充分说明会员企业在结构优化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值得一提的是,部分民族乐器骨干企业在与科研院所和艺术高校的资源嫁接与整合基础上,积极深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领域,深入挖掘民族乐器的文化价值,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社会关注度与文化传播力,为行业树立了创新与文化并进的典范。
多元活动拓视野 产学融合育动能
未来音乐科技及国际MIDI技术发展论坛今年未来音乐科技及国际MIDI技术发展论坛汇集了来自MIDI协会以及国内外企业、学术机构的专家。论坛聚焦国际MIDI 2.0技术标准的前沿发展,并深入探讨了AI乐器设计、音频大模型、智能硬件芯片以及深度学习在音乐计算中的应用等关键议题。Athan Billias、Andrew Mee、骆石川、何其锜、谢应宸、茹港徽等分别就相关议题发表见解。在圆桌讨论环节,由葛兴华主持,赵易天、陈国斌、张光中、曹强就未来乐器技术的发展路径与产业趋势进行了交流与展望。通过一些列精彩的演讲与圆桌对话,与会嘉宾共同勾勒出下一代乐器技术的演进路径与产业未来。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刘勇出席并讲话。



展会第二天的Music China经营培训课程中,一系列干货满满的分享与研讨依次展开。河北秦川教育创始人秦川,结合自身经验带来了《产业升级护航音乐教育长足发展》的深度分享;吟飞科技(江苏)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平、中国乐器协会琴行分会副秘书长杨明和贾建伟,以及之舟乐器(浙江)有限公司总经理连蓬力分享了《大变局如何“破局”活下去——琴行(音乐机构)转型升级方案论坛》,为琴行及音乐机构的转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思路;湖南龙魂教育集团董事长、中国乐器协会音乐教育专委会副主任汤竞,围绕《艺培产业在校园发展的模式解析》展开探讨,剖析了艺培产业在校园领域的发展路径;超热爱文化董事长、前哔哩哔哩电竞公司总裁陈悠悠,以及马永康吉他工作室创始人、中国文旅部特聘师训讲师马永康,在《打破边界:好内容激活音乐教育的线下消费模式》主题下,分享了激活音乐教育线下消费的创新方法。


教育大师班现场,学术交流与实践指导并行:青年小提琴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谢昊明以《伊萨伊六首小提琴独奏奏鸣曲》亨乐版为案例,系统解析权威乐谱版本的校勘逻辑与演奏实践路径;北京现代音乐研修学院讲师安咚咚则通过互动式教学,结合节拍器分层训练与肢体协调技巧,破解合奏中节奏松散难题,为学员提供从个体节奏把控到群体协作稳定的进阶方案。


音乐分享课现场,人音教育钢琴教室教研经理张钰迪以数智化课例为载体,生动演示游戏化教学与AI动态反馈如何点燃儿童学琴热情;旅美钢琴教育家何冠仑与英皇考级学者王启达从教材编撰视角切入,解析经典曲目与流行元素融合的分级教学模式;国际音乐艺术协会首席代表王政结合市场数据,深度剖析场景化体验、家校联动等四类实效招生策略;幕后圈创始人李泳彬发布跨学科创编教学法,通过项目制学习助力机构构建音乐教育核心竞争力;DJ手风琴负责人姜伟以文化溯源为主线,梳理手风琴艺术在不同时代的演变与地域特色;MusicTalks平台创办人周洲则通过自然声景采集、户外即兴创作等实践案例,倡导打破教室边界的音乐教育新生态。

人音大讲堂聚焦教学创新与学术突破,人音教育菲伯尔三位高级讲师金蕾、李晓晶、王澎联袂呈现数智化教学场景,通过智能交互课件与分层任务设计,解析菲伯尔钢琴课程体系在机构中的落地策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二重奏组合“叠艺”成员董海珠、李世卫以新书发布为契机,现场演示协作性训练方法,揭示钢琴二重奏中的声部平衡与艺术对话技巧;音乐考研专家王恩猛结合历年真题数据,拆解“百日冲刺”阶段的知识框架梳理、答题规范训练及心理调适方案,为备考学子提供全维度策略支持。


名家讲坛开启艺术与人文的深度对话,诗人、一级编剧屈塬与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上海音乐学院教师陈阳以大型声乐套曲《一江歌》为切入点,从文本创作到音乐诠释展开跨领域探讨,共同揭示这部声乐巨制的创作初心与艺术魅力。


展会第二天的音乐X未来馆化身科技与艺术交汇的前沿阵地,专家团队以多维度视角展开深度探讨:AI音视频创作领域深度解构算法架构与工业化流程,展现人工智能如何革新音乐生成机制、重塑影视配乐生态;解析MIDI 2.0协议最新规范,聚焦新一代标准对音乐制作设备互联与动态响应能力的突破性提升;沉浸式声场设计专家则通过实战案例,系统拆解空间音频技术从理论到场景落地的创新路径等。


“古音新生·乐见非遗”首届传统乐器文化节精彩持续。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清韵江南丝竹乐团倾情演绎国家级非遗江南丝竹的典雅韵味;王宁、许宗琳、梁文宾以讲座式音乐会搭建海峡两岸中老年二胡艺术交流桥梁;上海新艺室内民族乐团携《跟着民乐去旅行》开启沉浸式音乐漫游;张喜、李涛则从二胡材料与制作工艺切入,解析乐器定价背后的匠心密码;非遗古筝传承人李初一更结合自媒体传播趋势,探讨传统技艺的现代传承路径。


音乐疗愈活动上,风雅复管陶笛乐团首席赵方与陶笛艺术名家江维峰联袂呈现《陶音悦心》,以陶笛、陶埙的空灵之音传递心灵慰藉;猫窝手碟教学总监君飞带来《手碟疗愈》专场,通过手碟的独特振动频率引导身心放松;濮院艺术疗愈体验馆双主理人悦霖与敏蔚跨界合作《星盘手碟×中国疗愈师之家》,融合颂钵、星盘与手碟音声,打造多维疗愈体验;乐兽乐团主音乐手桑 田,中阮、三弦、打击乐专业郑建平,重庆民族乐团二胡演奏首席朱世杰,演绎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共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