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0日,北方地区部分乐器企业上半年运营座谈会在河北省衡水市武强县召开。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武强县委书记门保彬、县长李冬,中国乐器协会副秘书长钱富民出席会议。天津市乐器协会、饶阳乐器协会、武强县乐器行业协会等地方行业组织负责人,以及来自河北乐海,天津津宝、佰笛,饶阳北方,武强金音、正欧、海艺、隆尼施、杰华、神韵、佳兴等重点企业代表共计40余人参加座谈。会议聚焦北方地区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的运行情况,围绕上半年市场态势、生产经营、出口波动、品牌建设等核心议题深入交流、共谋对策,推动行业提质增效、协同发展。
座谈会上,武强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冬介绍了武强乐器产业的发展情况,来自河北、天津等地的企业代表依次发言,介绍了各自企业上半年运营情况与应对策略,分享了应对市场变化、推动技术创新、拓展海外市场等方面的实践做法,并就当前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集群引领协同发力
骨干企业多措突围
从本次座谈会情况看,北方地区乐器企业整体运行态势呈现升降并存、稳中有进的趋势,部分企业在品牌建设、市场拓展和智能制造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政府及地方行业协会代表
武强县作为全国管弦乐器产业重要集群,上半年实现营收9.7亿元,同比增长9.6%,产业链条完整,平台建设成效显著,形成“一区两基地”发展格局。金音乐器提出“学生乐器+高端品牌”双线并进战略,“瑞森”高端系列稳步推进,铜管乐器稳中有升,木管乐器略有回落;正欧乐器聚焦铜管与树脂乐器,自主研发产品表现突出,在数字乐器领域累计投入近3000万元,研发体系不断强化;隆尼施钢琴依托集团优势,加快推进传统钢琴与数码钢琴“双通道”发展,跨界产品成功推向国际市场,持续拓展家庭娱乐化应用场景。
部分骨干乐器企业代表
乐海乐器表示,今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约30%,中高端品牌“海之尊”市场反响良好,民族文化热度上升带动企业发展。天津津宝乐器数据显示,打击乐出口波动较大,企业一分厂产值同比下降10%,但三分厂因拓展欧洲市场,同比增长达24%。企业整体出口占比高,虽然受美国关税的影响较大,但5月份后已全面恢复,上半年效益整体同比持平,利润同比增长5.29。佰笛乐器则指出手风琴市场结构分化明显,高端产品稳定增长,低端市场持续承压,企业正在推进公共空间展示与消费场景融合,探索跨界宣传与文化推广新路径。河北饶阳振鹏乐器代表指出,当前市场对专业化工艺和高质量产品需求日益提高,企业加快应用数控雕刻、激光扫描等现代制造技术,推动产业智能化转型。他在介绍中特别强调,在国家大力推进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大背景下,饶阳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上海国际乐器博览会,在去年成功“组团参展”经验基础上,今年又全面发动,加大支持力度,已落实的饶阳展团面积超过了850平米,目前正抓紧研究打造饶阳区域品牌形象,促进饶阳乐器抱团发展新策略。
总体来看,北方地区企业在应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中展现出较强韧性和应变能力,普遍围绕中高端产品培育、产业智能化升级、区域品牌建设等方向积极布局,呈现出结构优化、信心倍增的积极态势。
推进“六好一稳”格局
塑造乐器行业竞争新优势
座谈会上,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王世成作重要讲话。他充分肯定了武强县委、县政府对乐器产业的高度重视及务实举措,指出武强坚持“产业兴县、文化铸魂、融合赋能”的发展主线,已初步形成“一区两基地”支撑格局,在全国县域经济中探索出一条具有示范价值的文产融合、产业兴村新路径。王世成表示,武强具备突出的产业集聚优势、深厚的企业家基础和良好的品牌发展定位,是北方地区乐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点。
围绕行业整体态势与集群发展趋势,王世成指出,当前北方地区乐器企业运行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良好态势,传统民乐、西乐、打击乐等优势品类持续发力,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数智转型、技术革新、结构优化展现出较强韧性与市场适应能力。尤其是津宝、乐海、金音等龙头企业在智能制造、高端产品开发等方面不断突破,展现出品牌驱动带动产业链跃升的强大势能。
结合全国行业数据分析,他指出,2025年上半年乐器行业呈现出“六好一稳一调整”的总体格局:电鸣乐器、打击乐、管乐、提琴、吉他、课堂用乐器等产品保持增长势头,下半年订单预期明显;民族乐器呈现企稳微升态势;钢琴板块实施战略性优化与调整。其中,电子乐器受益于智能化与国际化布局,表现最为亮眼。总体来看北方地区整体运行质态优于行业平均水平,展现出区域协同与集群优势。
针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王理事长系统研判并提出“五项建议”:
一是坚定信心,把握政策窗口期和市场修复机遇,加快产业稳中提质。强调“信心比黄金重要”,鼓励企业挖掘美育、文旅、跨境等新增量市场。
二是增强市场应变能力,鼓励企业主动对接校园艺术教育需求,深度参与美育“浸润行动”,并拓展“一带一路”沿线新兴市场,实现多元布局。
三是提高政策运用水平,呼吁企业用好“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专精特新”等重点扶持政策,积极申报“小巨人”、消费品指南等重点项目,提升创新投入效益。
四是坚持创新驱动,鼓励企业加快AI、数智技术融合,夯实研发体系,强化核心技术积累,打造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产品体系。特别强调民族乐器要守住文化根基,加强现代制造与艺术传播的融合应用。
五是强化作风建设,要求企业在复杂环境下善于“以变应变”,动态掌握市场节奏,提升战略判断力,在实践中提高决策能力和决策精准性,抓细抓实经营管理,稳住现金流和基本盘。
王理事长表示,中国乐器协会将持续以“让音乐成为生活刚需、让乐器成为家庭标配”为发展理念,依托科技、教育、信息、展会等六大服务平台,做优“三进”美育活动,发挥“6·21演奏日”、音教大会、乐器博览会等品牌活动作用,全力支持地方产业集群提质增效。协会也将一如既往为乐器产业搭平台、引资源、促协作,助力形成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上内容详见王世成理事长讲话全文)
稳中求进强协同
构建区域乐器集群新格局
本次座谈会是在行业迈入企稳回升新阶段召开的一次区域性研判交流,充分体现了中国乐器协会坚持服务地方、服务企业、服务产业发展的责任担当。会议进一步强化了区域 协同、上下联动的机制意识,也为北方地区典型产业集群和重点骨干企业下一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指明了方向。
王世成理事长最后强调,乐器产业正处于传统动能加快转换、新质生产力持续形成的关键窗口期,各地企业要坚定信心、把握趋势,在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与政策衔接等方面持续发力。协会也将继续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围绕“扩中高端供给、促音乐人口培育、推音乐教育三进、建六大服务平台”等重点任务,推动全行业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迈进。
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当前乐器产业呈现出内外需同步回暖、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集群效应日益显现的发展态势。大家将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主动深化区域协作,持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共同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乐器产业体系。
座谈会后,王世成理事长一行对武强骨干企业进行了走访调研,在金音公司展厅与生产车间,嘉宾深入了解乐器制造的工艺流程与标准体系。
随后,参会代表还前往隆尼施钢琴厂进行实地观摩,聚焦钢琴智能制造与品牌发展路径,展现武强乐器产业链上下游的协同实力与技术积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