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成理事长在2024年乐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的讲话-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协会工作>王世成理事长在2024年乐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的讲话

王世成理事长在2024年乐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的讲话

发布时间:2024-12-19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在调整优化中推进乐器行业新质发展


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 王世成

2024年12月17日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事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业界朋友、乐器同仁相聚在2024年乐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大会现场,首先我代表中国乐器协会向大家致以诚挚的问候!向上海市闵行区、上海联社和上民一有限公司,为筹备本次大会的精心付出、温馨服务,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次会议,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历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对宏观经济和深化改革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回顾2024年全行业科技创新工作,总结“创新与品质提升年”工作成效,表彰在科技创新与品质提升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会议安排了“名家眼中好乐器”、乐器发展趋势专项论坛、年度新品项目现场展示展演、科技合作项目签约等环节;专门邀请了我国著名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科技专家、中央音乐学院李小兵教授进行专题讲座。昨天,还专题召开了践行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落实环保标准先行要求的《乐器有害物质限量》强标推进专项工作会议。应该说大会主题突出、组织周细、内容务实。


当前正处在调整期、闯关期、窗口期,报告怎么讲?如何更好体现客观、鼓劲、方向、信心!还要突出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主旨内容。思考下来,总体分两个部分与大家交流。


第一部分 科技创新与全产业链要素发展回顾

一、科技创新方面

2024年,在中社部、中国轻工联党委领导下,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发展理念,按照乐器行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确立的“两翼发力、六轮驱动”科技创新工作整体思路,巩固成果、调优举措,推动全产业链要素集聚,着重体现在六个方面。


1.注重深度调研  提升整体决策水平

今年2月底至3月底,协会开展了一年一度的行业调研工作。4个调研小组分赴京津冀、长三角及珠三角等地,围绕复工复产、订单价格、市场调整、科技提升、政策建议等问题系统交流,力求做到全面、精准、落地、有效。此后几个月,又不定期的进行了10多次点对点专项调研。调研团队分别到过22个省市,涵盖乐器的全品类,走访企业140多家,专题座谈会议19场次。调研团队形成地区性调研报告5篇,综合调研报告3篇。


调研工作针对行业客观形势,提出了全行业着重把控“六进六稳”的建议意见,并着重对稳长远战略、调整升级、市场循环、稳现金流等核心问题进行了重点部署。与此同时,年初围绕自媒体唱衰钢琴行业情况,协会及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与网信办沟通情况,迅速组织了主流媒体见面沟通会,走进中央电台直播节目,官网官微推出系列文章与视频,正面发声,疏导舆情,取得一定效果。并在前期多次调研基础上撰写钢琴制造业调整升级对策研究报告。为行业恢复性增长发挥了积极引导作用。


2.注重有效创新  提升成果转化效应

在2024年中国轻工业科学技术奖评选中,协会指导推荐的17个项目初审全部入围,总数较去年增加21.4%,经专家评审与终审,其中6个项目分获一、二、三等奖,同比增加20%;珠江钢琴的一项科研成果通过了中国轻工联组织的鉴定,实现了钢琴行业“中字号”成果鉴定零的突破。


同时,协会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举办了首届全国乐器设计大赛。大赛以“创造·创新  转化·发展”为主题,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作品235件,其中乐器行业会员企业40家提供了120件作品,占总量的51%。15家会员企业的作品分获综合金、银、铜奖和单项一、二、三等奖殊荣。


3.注重三品战略  提升品牌市场份额

2024年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会期间,协会征集的“全球首发新品”创历史新高,66家企业研发的115件新品参与评选,经专家委员会评审,最终34件首发新品荣获“最佳新品”称号。2024年工信部、轻工联组织开展的《升级和创新消费品指南(轻工第十一批)》遴选活动,乐器行业14项新品入选,占全轻工行业入选总量的9.3%。排在了轻工45个行业首位。


4.注重标准权威  提升知识产权价值

2024全年修订行业标准6项、国家标准3项,制定团体标准4项,落实到期行业标准修订18项,做到研发、制定、修订、发布、宣贯有序有效。围绕《GB28489乐器有害物质限量》强制标准,协会与乐标委联合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对国家绿色发展的统一要求和标准进行全面宣贯,强调标准的严肃性、权威性,确保全行业通晓、理解并执行。我要在这里强调一下,一定要确保供应商、配套商迅速启动执行、迅速消化库存、确保市场流动产品贯标、达标。


2023—2024年度乐器类授权专利累计达到4050项,同比增长92%,为历史之最;其中发明专利651项,占专利总量的16.1%,同比翻了2.66倍,乐器行业专利创新总量与原创技术水平均创历史新高。本年度电子音乐与电鸣乐器类的软件著作权授权达67项,同比增加21.8%,也达到历年之最。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以专利总量144件居于榜首。


5.注重人才培育  提升新质发展潜能

持续抓好抓紧职业能力评价工作,目前已基本完成标准初稿编写和修订的有钢琴调律师、钢琴制作工、打击乐器、管乐器制作工和民族弹拔及拉弦乐器制作工。新入选《国家职业大典》的“斫琴师”专业,编写组专家们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了标准文本,6月份已在天津市召开了初审会,明年初将完成终审。钢琴调律师考评鉴定工作稳定有序,全年考评鉴定680人次。钢琴制作工在完善了标准、题库、考评体系的基础上,组织鉴定了技师、高级技师两个等级52人。


依据行业人才评价、评优机制,今年协会共评价出年度科技之星20名,第三届行业工匠20名,截止到目前全行业科技之星213名,行业工匠71名,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初心、勤勉奉献、创新创优。为表彰行业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今年大会上将首次增加历届行业工匠、科技之星的优秀贡献奖项,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再攀新高。


我们精心举办了第五届中国国际提琴及琴弓制作大赛。来自全球10个国家和国内24个省市的261名选手参赛,456件优秀作品精彩呈现,参赛规模居历届之首,中国选手囊括了各个品类的金、银奖。展示了中国提琴制作师的高超水平。


6.注重推优培强  提升产业综合实力

全行业科技创新成果发展态势良好,2024全行业共评出“专利成果”先进单位特等奖1家、一等奖4家、二等奖8家、三等奖26家;评出“乐器设计大赛”活动组织先进单位14家;评选历届行业工匠优秀贡献奖18名,历届科技之星优秀贡献奖29名;评出“创新与品质提升年”活动先进单位16家。这些成果充分说明行业企业科技发展势头看好,全行业培大、培优、培强的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二、全产业链要素发展方面

1.以教演培市场带动产业链延伸

这些年协会按照“扩大乐器中高端比重和扩大音乐人口比例”的发展理念,引导全行业企业关注上下游、延伸产业链、拓宽市场面、寻求增长点,已基本形成全产业链要素发展的新格局。


今年的“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在华东师范大学成功举办。大会以“音乐教育ai时光”为主题,在深耕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探索AI融合新篇章。大会设10个分会场,3天共102场活动,150多位演讲嘉宾和4支表演团队倾情授课,来自国内外音乐教育、专业院校、乐器制造、艺术培训及相关行业的专业观众1100多人到会聆听。大会契合时代、助推美育、紧扣需求、引导消费。


第九年的“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围绕“音乐让生活更美好”这一永恒主题,打造成了“全民爱乐”活动。2024年全国共有138家联合主办单位参与,覆盖城市240多座,3600多场演出,直接参与人数超过45万人,各地现场观众初步统计超过400万人次,线上观众累计超过3.7亿人次,超过以往任何一届。6·21活动已累计演出超过15000场次,反映出乐器以及乐器演奏市场的内生活力;由于各艺术院校和专业院团的不断参与,2024年6·21期间各类型的专场音乐会50多场次,呈现了全民爱乐与高雅艺术交相辉映、各领风骚的良好局面。

           

目前骨干企业与音乐、艺培产业的融合已成为乐器产业链延伸的创新模式。目前有企业自主开办的艺培学校或艺术团(中心)30多家,琴行与艺培行业的头部企业发挥了示范和联动作用。从新年音乐会起由企业主办和联办的各类音乐会、展示展演、艺术沙龙、专业论坛等活动已突破230场次。这些年教、演、培的活动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强,为产业链的跨界融合夯实了基础,为乐器消费持续增添了活力和订单。


2.以促进双循环培强产业链

认真研究政策服务行业诉求。针对各地相关部门在执行“双减政策”和“对非学科校外培训意见”上的偏差与不平衡,严重影响音乐教育和乐器产业良性发展的现状,协会在广泛深入调研基础上,结合国家有关美育浸润行动的意见,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议,先后7次向中央财经委办公室、国务院研究室、发改委、工信部、教育部、文旅部、海关等有关部委进行诉求反映和拜访交流。并通过协会“两会代表”共同围绕制造、市场、教育、进出口等问题谏言献策,并收到初步效果。前不久,在协会多次反映和努力下,工信部会同有关部委已着手将钢琴、古筝列入以旧换新目录工作,并请协会提交了相关材料,正在密切跟进!


努力筑牢平台服务乐器贸易。今年上海国际乐器展览以“新活力、新浪潮、新未来”为主题,汇聚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1840家国内外展商携精品乐器参展,展出面积近15万平米,展会4天累计15万人次的专业观众现场互动,国外客商与观众创历史新高,接近6千人(也得益于国家开放的单边免签政策,原12国,现38国,由144小时延长到30天)。作为全球乐器制造与消费的重要平台,展会融精品展示、新品首发、音教推广、文化交流、名家论坛五大核心版块为一体,为厂家、商家、消费者提供交流与合作的广阔舞台,不少展商反映订单好于上届,特别是外商签约。


促进国际交流服务循环增长。协会从服务全行业国际贸易增长大局出发,始终与欧美及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乐器、音乐制品行业组织保持沟通交流。今年10月份上海展会期间进行了中外多场次交流。包括第20次中欧乐器会谈;中美四方会谈;中美日MIDI会谈等。认真落实《上海共识》,积极磋商相互贸易便利和企业间合作,共同解决了玫瑰木等濒危物种的乐器使用限制等问题。困扰乐器出口俄罗斯的结算币种问题,随着10月8日俄罗斯宣布在对外贸易中仅接受卢布与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的决定而化解,令我们的不少企业释怀和欣慰。但美国当选总统11月25日宣布将对中国产品加征10%的关税,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品统一征收25%的关税,值得高度关注和适时应对,这是一把双刃剑,依赖中国生产的美国一批中小企业,也将置于关税阴霾的笼罩中。


3.以集群建设壮大产业链

乐器行业11个产业集群,涵盖乐器企业15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12万人,年销售收入超过110亿元,约占全行业的36.7%。江苏黄桥几十年一贯制,高标准打造“中国提琴产业之都”;北京平谷“中国提琴产业基地”致力打造精品乐器;河北肃宁的“中国北方乐器之都”和“互联网小镇”实现了优势叠加;江苏扬州融入现代科技载体,在生态科技城大力支持下,民族乐器大数据中心与乐器检验检测项目相继投入;河南兰考围绕“中国民族乐器之乡”规划布局,上民一、苏民一等知名民乐企业率先入驻,举全县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产业链和音乐小镇;贵州正安不断完善“中国吉他之都”整体规划,借国际市场吉他产品持续上扬优势,以年产量600万支吉他的规模,引起全球经销商的关注与合作。山东鄌郚的“中国电声乐器产业基地”,持续培植“跨境电商平台”+“物流综合体”的同时,这两年又推出了“党建+产业链”与“名家+产业链”的集群建设创新模式,产品提档、效果显著等。


正是由于科技创新和全产业链要素发展的引领和助推,使我国乐器行业1-9月:延续温和复苏态势、总体动能偏弱、行业间不平衡性突显。主营收入增长0.81%,实现连续小幅增长,利润增长11.91%,利润率达5.49%;出口连续9个月保持正增长,累计出口额增长9.78%;全行业增长动能强劲的仍是电子乐器,营收增长9.45%,继续保持月度正增长,利润增长106.19%,利润率8.4%。对比来看,乐器行业营业收入增幅低于全国工业1.29个百分点、利润高于全国工业15.41个百分点、利润率高于全国工业1.13个百分点。10月份此趋势基本延续。


各位专家、各位同事,纵观乐器行业2024年内外市场,乐器门类冷热不均,下滑态势触底回稳,精品名品市场活跃,要素集聚新质发展;放眼展望2025,机遇与挑战并存、调整与创新并进,需要我们审时度势、承压前行、抱团发展。


第二部分 2025年创新调整聚力发展工作思路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把握好稳中求进总基调,科技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加快全面绿色转型等部署要求。协会将2025年确定为乐器行业“创新调整年”,把握“创新、智造,人才、新质”主题定位,在创新中做好产业链内的调整,在调整中做好跨界延伸的创新。要一手抓好传统乐器的高端升级,另一手抓好数智乐器的市场拓展。2025年首先抓好两件大事,一是乐器协会第九届理事会换届工作,二是全面系统编制《中国乐器行业“十五五”规划》。就全年工作我想围绕以下几方面与大家探讨。


一、科技创新抓好五个环节

1.巩固成果再创新高。一是全行业科技平台创建增加10%左右,重点在省级以上(含轻工联)科创中心(研发中心)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方面做文章。二是省级以上科技成果申报增加20%左右,在原创技术、数字技术、智能乐器、材料科技的领域求突破。三是推动科技成果鉴定工作常态化,全年确保2—3项。四是标准化工作再上新台阶,上半年做好乐标委的换届,注重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标准制修订全年20项以上,重点在新材料、新品类、电子音乐等领域做增量;围绕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及标准专业知识培训2—3次;五是继续强化知识产权创新、申报、保护、使用、创效一条龙管理职能。专利授权总量增幅努力超过30%,其中发明专利占比20%以上;其他有关版权、著作权、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增长超过20%。六是继续做好与南京艺术学院合作的“第二届乐器学论坛”活动,全方位、多维度的开展交流,并力争实现成果有效转化。


2.融合叠加资源要素。协会已先后聘请了多位演奏家、教育家、科学家担任特邀副理事长,专家委委员等职。32家企业与国内35所专业艺术院校、综合类院校开展了校企合作,有65位教授、科研专家、演奏家、制作大师分别受聘在企业担任相关专业的专家。这些院校及专家资源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实施乐器产业全产业链新质发展中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希望全行业2025年在激发人才资源要素上多做文章,在壮大专家队伍的同时注重成果与成效。协会将在2025年开展新一轮专家委员会成员的聘任工作,更好地优化资源,形成全行业叠加效应。


3.人才培育重培强技。要创造性的推动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评价工作,加快推动提琴、古琴、吉他几个工种标准、教材、题库的编纂工作,争取2025年评选一批、鉴定一批,做好存量和增量的有效整合。其他各工种正在编写的职业技能标准、教材、题库要抓紧在2025年全部完成。要进一步完善考评基地和鉴定站工作职能,工作重心要向前期培训倾斜,强化“培评一体化”工作机制。要改革技能人才的评价评比机制,对“科技之星”与“行业工匠”常规性评比的同时,注重历届入选人员的跟踪与考核。2025年起将围绕项目开发、科技成果、科技奖项、经济效益等维度定期考评,以期建立一支真正能为乐器行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巨大作用的“能工巧匠”团队。


4.拓展市场推高培优。2025年以及今后很长一段时期内,都需要面对全球乐器消费格局的变化,坚定全面地走出低端,在重创新、提品质、创品牌、比服务上求新求变。协会将加大力度在质量培优、创新升级消费品评选、全球首发新品等环节中为全行业做好服务,积极搭建新的平台,从重点区域试点开始,以文旅融合、创新载体、强推品牌、促进消费的总体思路,多维度撬动市场,为加快实现“高端化、高品质、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的目标携手共进。


5.国际交流多元联动。面对内需不振、居民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不强客观现状,全行业企业要高度重视国际市场的开拓,这不仅仅是14亿与82亿人口规模的简单数字差距,而是市场需求、市场空间与市场延伸的综合潜力,需要潜心挖掘、开发。协会将在国际市场拓展方面采取一定措施,助力企业企业走出国门,在市场、研发、人才、智能制造、数字技术等方面推动多元合作。


二、调整优化突出六个要素

1.以战略为魂,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结构调整至关重要,要坚持以战略为魂,努力把握“定力和定位”,务必保持“定力”,当前市场触底回暖趋势显现,中小企业要谨慎“船小未必好调头”,调来调去就违背了初心,偏移了战略;大企业无须迷茫,风雨过后一定见彩虹,“刚需标配”是不容动摇的!这阶段抓紧调整结构、苦练内功、寻求差异化市场,此时退一步是为了将来进两步。同时更要准确“定位”,困难面前调整产业布局是客观的,关键是主导产业的调研、决策和定位,其他策略围绕主导产业配套服务,一定要守初心、把稳舵、扬优势、当自强。此间是对经营者能力魄力的综合检验和历练,才学胆识胆为先、市场博弈智者胜。


2.以现金流为要,资金成本多元筹划。当前,效益下行、利润下滑,重中之重是保障现金流畅通,这是企业运营的生命线。开源迫在眉睫,要在调优产品价格指数(特别是国际市场)、加速资金回流与周转、缩减产成品库存、合理融资或资本运筹等方面多措并举。节流同等重要,重点关注主要原材料成本管控、加速生产周期流转、提高一次合格率、缩减管理成本及物流成本等一系列其他费用。


3.以市场为基,高端引领内外循环。一切经营活动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导向、以适应不断变化中的市场为基础。当前,乐器产品内需市场需要我们从消费者的角度去引导、挖掘、延伸市场,创造潜在增量市场。如高端演出市场精品需求,电声乐器、数智乐器、类电子乐器等市场已显著提升,另外,课堂乐器当前是稳中有进,接下来随着美育浸润行动的全面推进,校园乐器需求与艺术教育服务增量市场会逐步上扬。从存量市场分析,只要认真研究老客户售后服务、市场定制、文化营销等策略,可望产生不菲的存量回报。国际市场的增量要从过度依赖欧美市场,调整为全球化的新兴市场,目前出口市场已呈现多元亮点。


4.以创新为本,共享智能数字技术。随着电鸣乐器普及率提高、民乐电声化的推广、云音乐、云教育、虚拟乐器等产品问世,迫切需要传统制造业在提升传统工艺、彰显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当前是推动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三位一体的关键时期,行业企业要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突出重点项目的研究与投资规划。希望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协会共同研商转型与调整思路,借力、借势、借资源,共同打造乐器行业数字化转型新标杆。


5.以品牌为重,引导现代消费趋势。全行业企业要着力推进“三品”战略,增品种拓展市场、提品质稳定市场、创品牌提升影响力。在当下消费刚需不强情况下、要重视消费群体的个性化需求,研究适老适童专项产品;要重视社会团体消费需求,致力服务于学校美育浸润行动,开发适宜校园艺术教育定制化产品、围绕专业乐团与专业舞台的特点,着力推进高端市场;围绕现代消费趋势,研究文化创意产业需求,融入时尚消费新潮流。 


 6.以融合为径,要素集聚链式发展。推动全产业链要素发展,前路很长但未来可期。上游新材料研究还是短板,但木材资源、贵重金属等越来越匮乏,开发代用材料市场巨大;乐器制造与维保、乐器设计、市场营销等专业人才需求很大,协会、院校、企业可以探讨办学、委培、定向招生、专业进修、技能考评一条龙合作机制。下游除了已形成品牌影响与融合效益的音教、演艺、展演、艺培等方面,我们还可以向职业类艺术教育、演艺产品、艺术活动专项服务、舞台场馆服务、IP文创等多个领域延伸,集聚各方资源,形成多头并进的链式发展趋势。


各位同事,我们要客观面对当前国际市场的不确定因素和国内乐器市场购买力不足的现状,既要正视困难,更要坚定信心,坚持把科技创新和调整优化作为乐器行业战略支撑,按照乐器行业“十四五”规划总体要求,有效应对问题和挑战,全力以赴突破困境,推动乐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乐器行业肩负着为提升全民艺术素养服务、为传承民族文化技艺服务、为扩大中国民族品牌影响力服务的历史重任,我们责无旁贷,务必勇毅前行。让我们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准确把握国际国内市场新趋势,科学研判产业发展策略,为世界奉献精品乐器,为人类奏响美妙乐章。

谢谢大家!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