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七)-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精选>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七)

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七)

发布时间:2020-05-13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编者按:2005年,我当时作为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的一名记者,曾多次去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与珠江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南炬同志共同面对面地聆听童志成总经理讲述他一生为中国钢琴崛起而付出的一切。以后,我和黄南炬同志根据他的口述,共同完成了一篇字数比较长的回忆录,当时这篇回忆录本来计划作为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成立50周年活动一部分而发表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今天,在童总去世的时候,我和黄南炬同志把这篇文章重新整理一下,拿出来发表,以表达我们对童志成同志的崇敬之情。


丰元凯     

2020年5月5日

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七)


第十章

二三计划,挖潜增效创新高

作为一个企业家,童志成很善于利用各种资源,把他们集中到一点上,为了珠江钢琴的更大发展。在这些资源中,有物质资源、人才资源、社会资源。有些资源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是无形的,童志成都能够把他们调动起来,挖掘出来,形成一个巨大的合力,产生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在当今中国资源越发紧张,提倡节约性社会的环境下,童志成的这种作法尤其值得推广。

1996年,珠江钢琴公司开始进入童志成所制定的“二三计划”时期。为落实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实现两个转变的精神,童志成为公司下一个三年(1996-1998)提出的方针目标是“强化管理工作,推进科技进步,再创质量佳绩,跃上国际水平”的战略方针,把企业发展的动力放到科技进步上,把企业的发展方向瞄准在国际水平上,把企业的增效放在内部挖潜上。

上一个三年计划,珠江钢琴加快“走出去,请进来”的步伐,实现了年增产一万架钢琴的目标,企业实力大增,下一个三年的目标是什么?

童志成冥思苦想,为珠江钢琴的未来在筹划着,他想到,

“现在珠江钢琴已经有了5万多架的产量,5000多万的利润,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任何事物都是呈波浪性前进的,不可能总是直线上升。现在发展到五万架钢琴,珠江钢琴在这时要停下来,整顿总结一下过去三年所走过的路,有什么需要注意的,还有什么是更重要的,这在兵法上叫做‘休养生息’,总结经验,以利再战。”

“产量不增了,但是利润不能减,今后三年必须确保年增1000万利润的目标。”这是童志成又一个响当当的口号。

如何实现这1000万利润的指标?

童志成说:“管好一个工厂,最关键有三条,第一是质量、第二是成本,第三是人才。现在我们重视了质量和人才,还要重视成本管理。一个企业,如果没有一本实实在在的成本帐是很危险的。随着珠江钢琴产量的增加,利润的增加,到了5000万多的利润,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从心里说,我没有底,家大业大,问 问题也会加大,漏洞也会加大,我现在少说也有1500万利润白白损失掉。我们必须通过抓成本管理,把这1500万的损失找回来。”

这时的童志成,一面把目光盯着市场,一面把目光转向企业内部。他提出了珠江钢琴的财务管理目标要:由粗到细再到精,三个重要发展阶段。

首先,他开始进行企业内部经济责任的财务核算管理办法改革,把所有公司内部车间划定为独立核算的分厂制管理,实行集团集中统一财务核算下的分灶吃饭财务管理制度。对各分厂实行倒算法的实现利润目标管理制度。根据各分厂的实际经济状况下过年度经济指标,最后合成为整个集团公司的总的实现利润指标,以确保年实现1000万利润的完成。童志成在当时提出的实现利润倒算法是在1996年提出的。比作为全国经验推广的“邯钢倒算法”要早两年多的时间。

在对各分厂实行经济责任制的管理的同时,童志成实行了一套“引蛇出洞”的挖潜办法。这种办法是针对各分公司的内部的无序资产实行全部清盘,登记造册,全部上交给集团公司,同时按清盘金额的50%比例留给各公司,可由各分公司自行支配,在得到公司财务主管批准后,或发奖金,或购车,或搞活动。

在采取一系列内部财务管理改革措施后,珠江钢琴的成本管理上了一个大台阶,珠江钢琴的家底得到了充实,积存的物资变成活钱,各分公司成本管理水平有了相应的提高。

珠江钢琴在财务经济核算上所实行是目标管理,实现了珠江钢琴公司“管理出效益”的目的。珠江钢琴在1996年所实现的5000万利润,到2005年的1.2亿元的利润都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珠江钢琴的成本管理作到了心中有数,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道路。

童志成是一个帅才,他不仅能够调动千军万马为我所用,挖掘一切可以发挥的潜能来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而且他还可以灵活地运用社会上人的资源来扩大珠江钢琴的知名度。

名人效应是童志成珠江钢琴经营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手段,他把这招棋走绝了。

童志成懂钢琴,爱钢琴,广交钢琴朋友,几十年来,社会上的许多钢琴演奏家都是他的莫逆之交。其中刘诗昆、鲍蕙荞,他们在珠江钢琴事业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鲍蕙荞,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家,多年来她帮助珠江钢琴做了许多事情。鲍蕙荞一开始从通过担任全国珠江钢琴大赛评委和童志成认识的。真正开始有了业务上的密切联系,是在童志成上任后的1994年,1995年。

童志成有着极为敏锐的洞察力和商业头脑,他知道每个钢琴演奏家,在他们身上都具有巨大的无形资产,有一种无形的号召力,这种无形的资产同样可以化为有形资产,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企业和音乐家的结合,是一种艺术和经济的巧妙结合,它所创造的价值将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结果,而是大于二的双赢结果。演奏家承认珠江钢琴,使用珠江钢琴、卖珠江钢琴,不断地对珠江钢琴在使用和销售过程中提出反馈意见,这将大大地缩短了消费者和制造者之间的距离,实现直接面对面对接触,钢琴家不仅担任了直接消费者的角色,也承担了企业产品质量监督员的角色。通过钢琴制造业和钢琴演奏家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将会十分有助于珠江钢琴质量的提高,不仅对企业有利,同时,演奏家也可以使用到他们所满意的国产钢琴,演奏家无形中是支持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厂家和演奏家出现了“你扶我,我扶你,大家共同进步”的大好局面。

在这种想法的指导下,童志成和鲍蕙荞很快接触,并达成了共识,一个在北京建立珠江钢琴总经销部的策划书很快出笼。总经销部定名为“鲍蕙荞钢琴城”。为了支持鲍蕙荞钢琴城的兴建,珠江钢琴提供了三年期的50万元公司启动费用和100架钢琴的铺底。鲍蕙荞钢琴城成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运用最早运用名人效应进行乐器销售的成功典范之一。

现在鲍蕙荞钢琴城已经正常运营了近十年左右,由于双方思想统一,目标明确,使鲍蕙荞钢琴城得到了快速发展,在北方地区建立了多个连锁店,总资产也扩大了,珠江钢琴基本上在北方地区大开了局面。

在回忆鲍蕙荞钢琴城初建之时,鲍蕙荞老师十分感谢地说:“在那个时候,我们都是穷老师,没有什么钱,鲍蕙荞钢琴城发展到今天,是珠江钢琴支持了我们,没有童总的大力支持帮助,就不会有鲍蕙荞钢琴城的今天。”

鲍蕙荞老师在谈到对童志成的印象时,

“童总对钢琴太懂了,他所掌握的钢琴,可以使他能够独立完成一架钢琴的制造全过程。他这样的经历不是乐器行业的领导,企业家都有这样经历的。童总是一个具有大将风度的企业家,没有他的领导,珠江钢琴是不会走到这一步。”

“不光如此,童总还是一个襟怀坦白,心胸坦荡的人,敢于修正自己的意见,纠正自己的错误。在一次钢琴鉴定会上,我和童总曾对一架钢琴的音质音色有着不同意见,但是在经过反复比对以后,童总转为支持我的意见,明确表示,‘还是你厉害’,作为一个老总能够当众修正自己的观点,是十分难能可贵的,通过这件小事,我更加尊重童总了。”

我国著名钢琴演奏大师刘诗昆和童志成也有着很长时间的交往和深厚的友谊。刘诗昆在讲到童志成时,侃侃而谈。

 “我和童志成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搞的珠江钢琴杯全国青少年钢琴比赛后开始认识,从那个时候起,建立了一个工作上的密切关系和个人良好的友情。多年来,我和童志成本人以及珠江钢琴一直保持着紧密的关系。上个世纪90年我到香港定居,在这之前,我曾经担任过轻工业部全国乐器鉴定委员会主任,每年搞的钢琴鉴定,都是由我主持专家组来进行钢琴质量评估。1996年我在北京开设了刘诗昆艺术中心,从那个时候起开始经营销售珠江钢琴。当时,是我和鲍惠荞,我们两家共同卖珠江钢琴。那个时候在社会上有一个流传,说北方不能卖珠江钢琴,容易面板开裂,从那时起,我和鲍蕙荞一起一起联手把珠江钢琴推到北方。这些年来,我和珠江钢琴一直有一些良好的合作,最近又开始卖定牌钢琴。”

“童志成精懂钢琴,他的钢琴制造技术是世代传袭过来的,他的父亲就是从事钢琴维修,调律的,他本人懂钢琴制造技术的人,还会弹一点钢琴。他是迄今为止,在乐器制造界所有领导者当中,少有会弹钢琴的领导者,他是乐器行业一个少有的既懂得钢琴制造技术,又懂得钢琴艺术的人。因为钢琴制造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因为钢琴制造不光靠技术,有时候声音好坏,不是靠仪器就完全可以测定出来的。因此要造好一架钢琴,既要懂技术,又要懂艺术,要用艺术带动技术,用技术来达到艺术的目标,这就是钢琴制造中的技术和艺术的辩证关系。在这一点上,童志成作是十分出色的。他对钢琴厂的领导,不光是一般行政的领导,首先是技术上指导和领导,这在中国乐器制造界里是十分罕见的,钢琴好坏,他一听一辨识就出来,他即是一个厂长,又是一个总工程师,童志成一身兼两职。”

“他有报负,他创立出来中国最好最大的钢琴厂,他要创办世界上最出众的钢琴厂。现在他正在脚踏实地往这方面努力走,我亲眼目睹了他前进的步伐。珠江钢琴现在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钢琴厂了。珠江钢琴的产品质量提高的幅度、速度、程度,这三度在全国都是领先的。在我刚与珠江钢琴开始合作时,珠江钢琴与上海,北京钢琴相比有相当的差距,但是在童志成接任以后,珠江钢琴技术有了飞跃,质量水准有了升华,产量有了大的扩大,不光立式琴,而且三角琴也很好。

“他有思路。童志成和我讲,中国钢琴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如何赶超发达国家,缩小与世界先进钢琴的差距,他主张中国钢琴要直接往欧洲琴靠拢。因为钢琴制造的始源地是欧洲,学日本和韩国的琴,只能在他们后边跑,差距永远不会缩小。最近几年珠江钢琴向欧洲琴大大靠近了一步,缩小了很大的差距,这不说不是童志成的一种思路。”

“他有严格的管理,珠江钢琴厂的管理非常认真,一丝不苟,刘诗昆艺术中心在全国有三十个城市六十个艺术中心,都经营钢琴,我认为最可靠的,最让人放心的是珠江钢琴,出质量问题的情况比较少。一旦出了问题,厂方非常重视,我在北京有两台钢琴出了毛病,他们立即派了两个人坐飞机来到北京来给我们修理钢琴。珠江钢琴厂注意钢琴整体质量和售后服务的质量,这在全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童志成是功不可抹的。另外童志成对工人的福利都十分重视,支持社会钢琴艺术教育活动,经常给各类比赛以很多的赞助,他善于倾听客户的反映,专家的意见。童志成把工厂当成是自己的家,把珠江钢琴的事业,中国的钢琴制造事业,当成是自己的事业,他有这样一种坚定的信念。”


第十一章

同是兄弟,有难相助比翼齐飞

童志成一向助人为乐,他看到路上乞讨的人总会解囊相助。他说这种性格与他童年时的经历有很大关系。


这次童志成的“助人为乐”可大法儿了,2600人的珠江钢琴要接下濒于破产的广东乐器行业的2300名员工,帮助他们解困,这意味着珠江钢琴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都面临着成本急剧上升的问题。对于正在爬坡的珠江钢琴来说,实在是一个痛苦的选择。


童志成接下了这个烂摊子,把他们改组改造,干的还挺好,市长夸奖他,“左手弹钢琴,右手弹吉他,帅呆了”童志成的仗越打越精。

俗话说,树大招风,珠江钢琴日子好过了,就有人开始惦记着了,首先是领导惦记着。

1997年的一天,广州市政府通知珠江钢琴,林树生市长要亲自接见童志成。在市长办公室,林市长与童志成的谈话中,他给童志成开出一张任务清单:兼并重组濒临破产的广州市乐器行业10家法人企业,接收1200名在职职工和1100名退休工人;还债1600万元的原有借货款,将“红棉”吉他这一老名牌重新树起来,与“珠江钢琴”比翼齐飞……

这份任务单,沉甸甸的,既有保安定,求和谐的社会建设任务,又有重塑广州知名品牌形象的经济建设任务。

听到这突然的消息,童志成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

是接,还是不接,从心里话说,珠江钢琴如果接下了,实际上是接下了一个包袱,职工增加了一倍,这些人都要等着开工资,看病、吃饭。这些老企业,设备都已经陈旧、厂房很破烂、土地也卖不出去。

如果只想珠江钢琴自身发展,当然是不接下来好。

但是,林市长亲自出面找童志成,是为了解决广州市二轻员工安置问题,目的要解决社会稳定问题,从国家来讲,这一工作也是朱镕基总理关于国企三年解困任务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国有企业的厂长,应当要有全局观念,要顾全大局,以国家利益为重,不仅要站在企业自身的立场上看问题,同时也要从社会的角度来看问题,尽自已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

童志成在回忆当时自己的想法时

“说起广州乐器工业,也是珠江钢琴的兄弟,同是一个产业。看到他们工资发不出,医药费无处报销,心里也很不舒服的。见死不救,不是珠江钢琴的风格。无论怎么说,也要把他们接下来,不就是增加成本,降低珠江钢琴人的收入吗!没有关系,我们把他们接下来以后,可以通过改革发展的办法,恢复广州市乐器工业原来的面貌,让广州乐器工业重振雄风。”

童志成接过这份量不轻的“清单”,回答是平静的:“我是党和人民培养出来的,领导给我压担子,是对我、对‘珠江钢琴’的信任。‘珠江钢琴’现在日子好过了,决不能拉下困难的同行弟兄,这份清单我收下了!”

童志成用他加速发展“珠琴”的思维,来完成这项艰巨的兼并重组战。

“钢琴有360道制造工序,吉他只有60多道,‘珠江’琴能搞上去,‘红棉’为什么不可以?”童志成殚精竭虑,为提高“红棉”质量,他亲自下厂蹲点,与工人、技术人员反复交流,听取意见,对不该出现的哪怕是最小的质量漏洞,童志成都会拍桌子骂娘。“只有军纪严明的队伍,才能打胜仗。”童志成为加强质量管理,对不合格的人坚决弃用,炒掉几位中层干部、大胆起用懂行的新人,将乐器公司、“红棉”厂职工的福利待遇、统统向“珠琴”靠拢,不搞两极分化。

在对企业实行兼并的过程中,童志成对这些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彻底改组,撤换了不称职厂长,派进珠江钢琴的人员担任新班子的成员。新班子成立,企业工作作风,思想面貌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广州长征提琴厂新班子组成以后,班子成员能以新的意识、新的姿态、新的措施抓好质量、抓好市场、抓好内部管理、克服各种困难,使企业的生产节节上升,市场日趋好转,亏损得到扭转。企业主导产品提琴和吉他产量和销售量都比兼并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企业面貌焕然一新,职工精神状态也有了很大的改观。许多员工表示,有珠江钢琴童志成作为自己企业的领头人,企业生产,员工生活都有了保证。

在完成了对所有企业的兼并改组改造任务,下一步就是发展生产,童志成“以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宽阔胸怀,借助“钢琴”优势,带动广州所有乐器行业全面发展,首先是在市场开拓方面,集团公司凭借珠江钢琴良好的市场商誉和销售渠道,先后组团参加省、市组织的展销活动和一年一度的美国、德国世界乐器展销,使产品真正走出国门,收到良好效果;在产品出口方面,集团公司拥有自营出口权,能够多一条出口渠道(以前各厂的出口,只是委托轻出公司出口),扩大出口;在国内订货方面,近年,集团先后在海口市和广州东方宾馆组织了两次全国性的订货会,将全集团的所有产品展示给客户,起到统一订货的效果。

童志成不仅在“广州乐器一盘棋”的思想指导,实行经营销售进出口业务的统一调度,同时向连年亏损企业大量输血,在资金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一年多的时间里,钢琴集团先后帮助这几厂厂借贷1600多万元,清还了各厂原欠的高利率贷款和拖欠员工的医疗费和集资款等。然后,童志成又开始向提琴、吉他注入了生产发展和科技开发资金 千万元,大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根据珠江钢琴集团的“九五”发展规划,童志成对被兼并的“一司九厂”以及行政划拨过来的广东乐器厂进行全面重组,通过重组成立若干个专业分公司,形成钢琴为主体,吉它、提琴为两翼的发展态势。不断完善红棉吉它分公司和红棉提琴分公司的运作,红棉吉它分公司由广东乐器厂、广州民族乐器厂、广州远声乐器厂三厂合一而成,红棉提琴分公司由广州长征提琴厂、广州琴弦厂、广州管乐厂三厂合一而成。这样,有利于加速目前市场好、销量大的吉它、提琴的生产。余下的天文眼镜厂、中娱鼓乐厂、羊城五金厂也已组建成鼓乐综合分公司。

经过两年整合,“红棉”提琴、吉他质量明显提高,部分型号重现畅销热头,牌子在市场又打响了,1600多万借贷款全部还清,扭亏目标初步达到,“老童左手弹钢琴,右手弄吉他,弹出了美妙的和谐音。”市领导不无诙谐地赞誉童志成。在不久的几年,昔日风行一时的红棉吉他,提琴再度辉煌,2003年,红棉吉他和提琴双双获得了广东省名牌产品的称号。

难道童志成有什么秘诀?对此,他讲了一句颇耐人寻味的话:“比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责任感,我不想给朱总理添麻烦。”


第十二章

诚信经营,小胜在智大胜在德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从短缺经济走向供大于求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发展最根本的出路在于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全面市场化道路。


作为一个企业来说,它的市场有多大,它的产量就有多大。企业销售管理是一门极为多元化,多层次的学问,它决定于外在形势、企业战略、人文感情等各种综合因素的顺变化,一个知识渊博的博士生,如果他没有实战经验的话,也很难驾驭起一个企业。


而童志成,十几年来,他把珠江钢琴的内外销形势搞的充满勃勃生机,他除了一套完整的经营策略以外,诀窍在于靠诚信,靠真情,靠个人的魅力,他建立起珠江钢琴的遍及全国的营销体系。

许多人都说珠江钢琴发展,有很大一部分靠童志成经营有术,童志成一定有很多销售绝招。

其实了解童志成的人,都知道他并不没有什么绝招,十几年来,珠江钢琴一点点向着“雄居中国,走向世界”的目标迈进,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是童志成把他的为人和做事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用为人的本分作为办事的原则,靠他对事业的执着,靠他对朋友的诚恳,来处理珠江钢琴公司的所有销售业务,因此,才能换来人们把鲜花和掌声送给他,换来销售业务上的空前繁荣局面。

在这方面,童志成有许多事情可圈可点。

上海知音琴行有限公司的朱文玉经理一提起童总来,感慨万分。

“我和童总是在1996年时就认识了,那个时候,我在上海通利万里琴行,和珠江钢琴有许多业务上的往来。1996年,我准备离开万里琴行,到上海一家建材装璜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离开乐器行业另谋发展。在行前,我到广州来向童总告别,童志成挽留我,他说你为什么要离开这个行业,你有很多资源,你完全可以自己出来干。童总在动员我自己干以后,并说,没关系,我全力支持你,你有什么困难尽管找我。从广州回来以后,我经过认真考虑,改变了我原来的决定,从此建立了上海知音琴行,一直发展到今天,现在上海知音琴行有了今天的规模是离不开童总的大力支持。这一点,我从内心感谢童总。

“童总,他这个人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人,他虽然是大公司的老板,但是没有一点架子,每次到上海来,不是我们请他吃饭,而总是他请我们吃饭,不仅请我们吃饭,而是来慰问我们的员工,向他们问寒问暖,询问珠江钢琴有什么问题。童总在我们在一起谈天,所有的内容没有别的,就是钢琴的市场和钢琴的质量。一时谈到很晚很晚,虽然童总已经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但是他一谈起工作来,总是忘记了疲劳。令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一年,上海连续下了几场多年未遇的大雨。雨水浸泡了我们琴行的几十架珠江钢琴,急需修复。当童总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毫不犹豫地派了9个人来修钢琴,浸泡严重的不能再修理的琴,童总就把它们拉回去,重新换新的。整个修理费用珠江钢琴没有收取一分钱。童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别人只要有困难,他就会义无反顾地伸出援助之手,来帮助你。”

提起水灾,谁也不会忘记1998年那年的特大洪灾。当时武汉位在抗洪最前线,许多琴行面临着洪水浸泡危险,肆虐的洪水冲破了部分大堤,大水淹了机关、学校、商店,还有部分琴行,数百架钢琴完全浸泡在水中。这一不可抗力所带来的天灾,给武汉三镇的乐器经销商带来了数百万元的损失。

这时武汉的许多琴行经理看着泡着水里已经完全报废的钢琴一筹莫展,不知所措。

消息传到了珠江钢琴公司,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王润培向童志总汇报了此事。童志成马上表态,“所有经销珠江钢琴的琴行都是我们的患难兄弟,他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困难中见真情。珠江钢琴是重感情的人,我的意见是把他们所有洪水浸泡的钢琴换回来,全部给他们换成新的珠江钢琴,一分钱不收。王副总,你看我的意见如何?”

“坚决服从,一定照办”,珠江钢琴公司上上下下,表达了同一种声音。

一车车带着珠江钢琴人阶段情谊的钢琴迅速发武汉,看到洪水刚刚退去,一架架暂新的钢琴重新摆在大堂之中,昔日的人流涌动的时候再次出现的时候,这位经理感动的流出眼泪。

“我们和珠江钢琴简直不是在做生意,我们是一对不分你我的阶级兄弟!”

童志成是一个做好事,从不记事的人,事情过后,他早就把无私支援武汉琴行忘在脑后了。过后不久,他来自到武汉乐器市场进行调研,走访乐器行时,没有想到武汉市政府有关领导知道这一消息后,亲自出面接待童志成一行,感谢珠江钢琴在98抗洪期间为武汉人民所做的贡献。珠江钢琴,困难中见真知,慷慨救助琴行的事迹在大江南北传开。

在第二年珠江钢琴所举行的产品订货会上,受到珠江钢琴帮助的这位武汉琴行的经理当众对在欢迎会上表态:珠江钢琴,我们跟定了,只有市场上有一天需要钢琴,我们将永远订珠江钢琴的货。”

这就是童志成的生意经,难吗?,不难,又很难。它要的是一种人的真情,是一种对人的赤诚和爱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作到的。

乐器经营圈子里,有一个外号叫“三毛”的,大概许多人都知道。他原来是杭州歌舞团专职维修钢琴小提琴的,叫蒋淳荣,后来下海搞了琴行,经过若干年的发展,现在是杭州珠江三毛琴行的董事长,论资产可能已经有过千万元了。蒋淳荣一提起童志成,激动万分。他说:“我现在是有千万元资产的老板了,主要是靠党的政策,另外靠的是童总对我们的支持,我跟童总已经有20多年了,童总他为我们带来了幸福,使我们有了今天的资产。虽然我们不是一个单位的,但是童总说干什么,我们都听他的,他怎么说我们这么干。”

一个是商业,一个企业,两个松散型的关系单位,相互之间能够说出这样的话来,说明他们之间的友谊是多么铁了!

提起蒋淳荣和童志成的交往还是上个世纪70年代,广州钢琴厂在杭州设立维修点,找到杭州歌舞团,从那个时候,蒋淳荣认识了童志成,从那以后,“三毛”经常往返于杭州和广州之间,蒋淳荣说,

“童成志那个时候还不是老总,是销售维修部部长,不知怎么回事,那个时候,在广州叫部长的级别要比科长小,可是在我们杭州,部长的级别是很大的。在计划经济年代,对销售工作不重视,童志成的办公室就在维修部小阁楼下边隔出一块地方做办公室,童志成那个时候就非常敬业,一般的干部都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可是童志成对我们外地人,非常热情,吃住他对我们格外关顾,帮助解决好。每次出差到广州的费用都是很贵的,他尽量帮助我们找吃饭比较便宜的地方。我们到他的厂里买钢琴上的零件,他都给我们提供最优惠的价格。后来他当了老总,一般的老总都是高高在上,可是却一点没有架子,有时我们跟着他在外地出差,晚上睡觉时,他很随便的,为了省钱,他就让我们跟着他挤一挤,打打地铺加一个床,为我们省下了许多钱。吃饭时他也是很节约的,每次到广州出差时,第一天到时,他总要请我们 吃一顿饭,点菜时,他让我们一人点一个菜,等吃完饭后,他让我们把自己点的菜打包回旅馆,留着可以晚上饿了吃。他就是这样,既节约又为我们考虑。”

“童总在业务上很精通的,他对钢琴、手风琴生产的各个环节都懂,他和一般领导不一样,手风琴拉得好,钢琴弹得好,乐器也能自己修理,看见那个乐器不行,他可以马上打开来。他对产品质量非常重视,他经常向我们征求意见,每次我们去,他都要把我们叫来,把几个科长也叫来,让他们听客户的反映,钢琴那是机械不好、键盘不好、弦跑音等等。提到后来,我们不敢提意见了。因为他是很认真的,我们提意见所涉及到的工人,要严肃处理,罚款,甚至要除名的。所以后来我们就不好意见提意见。”

“童总对党所交给的事业非常忠心,他经常和我们讲,我现在的权力很大,动一动就可以批上千万的款,这么大的款项在国外的老板也是办不到的,共产党对我这么信任,国家把这么大的权力交给我,我一定要对得起这个信任,对得起国家,把工厂办好。”

童志成还经常对我们讲一句话,他说:“我们珠江钢琴的成功,主要是靠了党的领导和信任,另一个是朋友的帮助,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一个人干好,所以我一定要对得起你们,如果说我不能让你们在位的人(通过经销珠江钢琴)有一千万资产,那我是愧对你们的。”

童志成,就是用这种方法来鼓励他的经销商,共同把珠江钢琴做大做强。

童志成和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还有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曾经当过十年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杨竣教授一提起童志成就说,“童总一个从普通工人一步一步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熟悉钢琴生产的每一个工序和环节。他对钢琴了如指掌,不仅熟悉,还会亲自做。他非常热爱中国钢琴制造业,他很重视国外的钢琴先进技术,他可以用重金把洋人请进来,但他请洋人为了造成中国的好琴,他不是崇洋媚外,如果他崇洋媚外,只做钢琴经销商就行了,他偏偏选择作钢琴制造商,这说明他是要把造出中国的好钢琴。”

“只要是有钢琴两个字的事业,童总都支持。他很支持国内一切钢琴有关的活动,他有一种远见。”

说到这儿,这位钢琴资深教授回忆起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童志成对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支持。

“我和童总是从我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以后认识的,到现在已经有十四五年了,当时我刚上任,有许多想法,想把钢琴系的工作做的更好一些,但是钢琴系家底很薄,全部经费加起来大概连一万元都不到,想搞什么活动也不行。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我给童总写了一封信,通过鲍蕙荞转递给童总。不久以后,我和童总就在广州见面了,我们两个人一见如故,他对我说,杨老师,你们钢琴需要多少钱,我说,我也不知道,童总说,我十年给你五十年怎么样,一年五万块钱,咱们两个人签字,我说了算。我当时一想,现在我连一万元都没有,五万元,够了,够了。”

“于是,从那以后,珠江钢琴每年给我们钢琴系五万元,作为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的发展基金。这还不算,童总派他的助理黄南炬亲自到中央音乐学院来看我们,看我们的办公室和教室,黄总助看了以后,感触很深,他说没有想到这么有名的音乐学院条件这么差,教室里连个空调都没有。他说,你们赶快添置吧,给钢琴系装上空调,购置其它办公设备。从此,我们钢琴系是鸟枪换炮,教学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直到现在,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发展起来,我们总是忘不了童总对我们的支持。以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搞的各种活动,只要向童总提出来,他从来没有拒绝过。”

商场如战场,在白热化的商战中,童志成信奉的是“攻心为上”的市场经营战略,他用自己的“诚心”去换取人家对珠江钢琴的一片“爱心”,打开珠江钢琴的一片天地。

   十几年,珠江钢琴已经建立起全国范围的销售经营网络,一些过去小家小户的经销商今天已经今非昔比,他们靠销售珠江钢琴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过去靠打的迎往送来的琴行,现在已经都是出入20多万元靓车的“大老板”了。

看到这些琴行不断富足起来,童志成从来不认为是珠江钢琴扶植这些琴行,他说,商家和生产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事业,是谁也离不开谁的,两者的关系是互相支持,共同进步的关系,在珠江钢琴支持琴行发展的同时,全国的经营珠江钢琴也在支持着珠江钢琴的发展,没有全国的乐器的经销单位的大力支持,珠江钢琴也不会发展到今天。

所以,他每次到全国各地去进行市场调研时,从来不让对方请客吃饭,相反地他要亲自请当地琴行的全体员工吃饭,向他们表示感谢。他不仅要求自己这样做,他对自己的部下也是这样要求的,不许以老大自居,到处吃请受礼。多年来,以童志成为带头,全公司上下各部门业务人员已经养成了一个礼貌待人的工作作风,成为了一种团队的精神,它将会无往而不胜。

而来到广州珠江钢琴公司进行业务活动的琴行和加工点的人,童总也要求各部门以礼相待,派车接送,热情招待。(待续)


(作者:丰元凯 黄南炬)

杂志期刊

2024年第11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