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三)-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精选>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三)

丰元凯 黄南炬: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三)

发布时间:2020-05-13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编者按:2005年,我当时作为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的一名记者,曾多次去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与珠江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黄南炬同志共同面对面地聆听童志成总经理讲述他一生为中国钢琴崛起而付出的一切。以后,我和黄南炬同志根据他的口述,共同完成了一篇字数比较长的回忆录,当时这篇回忆录本来计划作为广州珠江钢琴集团公司成立50周年活动一部分而发表的,但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现。今天,在童总去世的时候,我和黄南炬同志把这篇文章重新整理一下,拿出来发表,以表达我们对童志成同志的崇敬之情。


丰元凯     

2020年5月5日


童志成的乐器人生(三)

第六章

澳门建厂,李市长相中千里马

1984年,童志成的管理才能得到了全厂上下的一致认可,他担任厂内销售和外贸两科科长,执掌企业经营大权。童志成的工作范围越来越宽阔。他和黎厂长到了美国,第一次参加乐器展览会,遭到冷遇,从此,他发誓有一天有把中国钢琴摆上世界最高的钢琴殿堂。


1986年,他只身一人,独闯澳门,组建澳门钢琴厂,他的奋斗精神和出色的业绩在广澳地区,一石激起千层浪,赢得了澳门公司的一致首肯,成为大家学习的典范。就是这个时候,广州市长认识了童志成,面对堂堂市长,童志成一个小小科长,慷慨激昂,“未出山,话说钢琴未来天下大事”。他对中国钢琴未来所勾画出一幅壮丽蓝图令李市长激动不已。由童志成的起因,广州市“年产十万架钢琴”规划正式出笼。


童志成开始向着珠江钢琴当家人的位置一步步靠近。

珠江钢琴从此红火,童志成也得到了重用和提拔,那一年,他43岁。

1984年,厂部调童志成到厂经营部,任经营部部长,统管全厂对外销售业务,并兼任维修部部长。

1985年,面对广州钢琴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广州市二轻局在白云山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广州钢琴厂下一步投资发展的问题。这就在这次会议上,广州市二轻局作出“关于加快实施广州钢琴厂第一期技术改造”的决定,安排贷款8000万元人民币,预备在鱼尾西路盖新厂房,将广州钢琴厂从原来的芳村区搬到鱼尾桥西路。

不久,在鱼尾西路,一座七层生产大楼从此拔地而起,这是广州钢琴厂第一座大楼,这项计划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叶,在黎达苏厂长主持工作下完成的。

面对广州钢琴厂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厂部根据出口需要,成立外贸科,专门担对外经销的职能。在19831985年,童志成同时担任内销经营科和外销经营科两个科的科长,珠江钢琴开始从内销向外销转移,逐渐打开国外销售市场。

在打开国外销售市场过程中,童志成凭借着对钢琴知识的娴熟了解,逐步和国外客户建立了友好长久的合作关系,他在谈判过程中,对外商所提出的要求和问题所表现出来对答如流,神态自若的谈判技巧,给每一个外商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童志成开始以个人形象吸引着外商的眼光,给珠江钢琴带来不断上涨的经济效益。从此,由于童志成作为外贸谈判的主要人员,使珠江钢琴在国际市场打开了局面,国际市场珠江钢琴的订单源源不断传到广州钢琴厂。

在此期间,广州钢琴厂因为贸易渠道畅通,外贸业绩的节节上升,以及童志成等外贸工作人员的竞业精神,使广州钢琴厂很快地获得了广州市政府所授予的企业的自营进出口权,从此以后,广州钢琴厂产口出口不需要再通过地方外贸公司代理办理进出口各项业务,并以独立法人形象与国际市场乐器经销商进行独立的钢琴出口业务。

1985年,童志成和厂长黎达苏一起,首次到美国参加乐器展览会,若大的展览会上,广州钢琴厂摆下了一个9平方米的摊位,放下两架钢琴,里面已经显得有点拥挤了。

黎达苏、童志成两人坐在凳子,苦苦地等着客户上门,希望能够不虚此行,但是,事与愿违,四天的展览会,在广州钢琴厂的摊位上,无人问津,仅有来的几个人,少许弹了几下,耸耸肩膀,很快离去了。黎达苏、童志成两人整整坐了四天的冷板凳,最后,运到美国的两架钢琴不得不低价处理掉,童志成带着一种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心情回到国内。

他感到沮丧、内疚、愤怒、不平……

他感到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受到了严重的刺激。

肩负着全厂职工的重托,也可以说,他是带着全中国乐器工人的重托,来到了美国,参加展览会,多少人期盼着他能够凯旋而归,人们希望着中国钢琴能够在国际市场站有一席之地,在那个年代,是一件多么令中国人感到自豪的事情啊!

但是,任何事物发展都遵循着固有的科学发展规律,科学就是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钢琴是外来乐器,在外国已经有300年的发展历史,中国的钢琴制造业不过刚刚开始,还有许多技术难关没有攻克,在探索钢琴世界奥秘的征途中,中国钢琴业,广州钢琴厂还有许多路要走。

冷静下来,童志成明白了,光沮丧是没有用的,愤怒不能代替一切。他确实体现到珠江钢琴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找毛病数都数不过来。看国外钢琴不但表面油漆如镜,就连底部也很光滑,可自已的钢琴只顾表面,底部就不管了,结果磨破了人家的裤子,弄破了人家的手。去欧美先进的钢琴厂参观,看国外钢琴厂的机械、工艺,相比之下,先进性和科技含量上都要比国内钢琴厂好得多。通过走出去,童志成知道了自己在世界钢琴业的地位,在世界钢琴市场中的地位,找到了差距,同时也结识了许多同行、专家、客户。他知道了珠江钢琴虽然有了可喜的进步,比过去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是钢琴是外国乐器,钢琴的内在质量具有十分高深的科技含量,钢琴追求的目标在世界,而不在国内。珠江钢琴不能满足于小胜和小利,只有把目标盯在世界钢琴上,珠江钢琴才能有大的作为。

美国之行,对童志成一生的“钢琴愿”来说,强烈的刺激变成了他一生奋斗史上又一个起点,他开始把目标锁定在世界顶级钢琴上。虽然,这时的童志成,还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科长,他的鸿鹄之志却已经牢牢地埋藏在他的心间,这为以后童志成主持钢琴厂工作战略目标的制定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1986年,是童志成人生旅途中又一个十分重要的经历。他这时去了澳门,以后还去了香港,主要工作任务是创建立钢琴厂。

当时,在国家 “引进来”,“走出去” 对外开放政策指引下,根据广州市政府的安排,广东钢琴厂开始筹建澳门钢琴厂和香港钢琴厂。

澳门钢琴厂由澳门洋成公司、总统酒店、广州钢琴厂共同投资兴建。澳门洋成公司股份占 %,澳门总统酒店占10%,广州钢琴厂占股份 %。

在创建澳门钢琴厂的初期,黎达苏厂长带着童志成先期到澳门进行考察。这时的童志成有了与澳门政界和商界人士接触的机会,在接触之中,他们对童志成的思想及业务能力有所了解,对童志成的能力有了深刻的印象,在不同场合中,他们向国内大陆的领导,表达了希望童志成参与澳门钢琴厂初期创建工作的意愿。

而这时,童志成在广州钢琴厂所起的作用已经不可忽视了。黎达苏离不开童志成,他不同意把童志成派到澳门钢琴去。

澳门钢琴厂需要童志成,广州珠江钢琴厂也需要童志成。童志成的路在何方?在广州与澳门选择中,砝码将偏向哪里?

在一次和黎达苏厂长的谈话中,广州市二轻局龙局长明确表示:小童只有到澳门钢琴厂去!澳门一方已经正式表态:小童不来,澳门钢琴厂不办!

从此,童志成担任了澳门钢琴厂创建筹备工作。

童志成走马上任了,那时他还是一个科长。

1986年,只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童志成,来到了当时西方花花世界的澳门,那时的澳门灯红酒绿,赌场林立。

外部环境与内地环境的截然不同,创建一个新的钢琴厂,这对于童志成来说,都是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两座大山紧紧地压在童志成的肩上,能否适应环境,能否圆满的完成创建钢琴厂的任务,对于刚过“而立”之年的童志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

童志成,一个人,挑起了这付沉重的担子,一切都由他一个人来办。找厂房,买厂房,办执照、设计工艺布局,样样都在他的脑海中不停地思索着,样样都得通过他的努力,把计划变成现实。

童志成,大陆来的人,一开始并不被人重视,甚至有人把他和大陆上懒散惰性相提并论,一个小科长,他能干出什么大事来,为此许多人拿他不当回事。童志成,四处奔波时不免碰壁,办事不顺。

但他就是有那么一股韧性,“我想要办到的事情,不管碰到什么困难,我一定要完成它!”在童志成的努力下,澳门钢琴厂的雏型一点点浮出水面,不断显现出起色,和他共事的澳门合作方也开始对童志成转变了看法,大家评价童志成,“他是一个有志之人,他和内地来的人不一样。”

第二年的五一节,童志成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澳门钢琴厂终于现了眉目,厂房有了,一切有关投产的法律文本手续都已办理齐全,就等进设备,进材料,进工人了。五一节后,珠江钢琴厂派出的17个技术工人到达澳门钢琴厂,准备开始进设备,安装调试机器,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了。

这时的童志成,一头和工人们扎在一起,他搬进了工人宿舍,和大家同吃、同住、同干活。工人身上有多少油泥,在童志成的身上也有多少油泥。

这时,澳门公司的老板们惊呆了,一个从大陆来的人,不争享受,不图待遇,不和领导争房子,而是和工人吃住在一起,和工人干在一起,真是难能可贵。从此,不仅是澳方,还是中方领导,都对童志成刮目相看。公司领导大会表扬,小会表扬,到处宣传,把童志成作为公司所有员工的学习榜样。

“过去我们对童志成认识不足,没有多大接触,但是通过几个月后的印象,童志成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珠江钢琴的队伍一来,他和工人们住在一起,不去争房子,筹建过程中开辟局面非常顺利,没有给公司带来任何压力,如果我们公司的员工都能象童志成那样独立工作,我们公司的发展就会完全不一样了。”

在童志成筹建澳门钢琴厂的整个过程中,使澳门公司通过童志成的一言一行,看到了珠江钢琴实实在在的管理功底,为珠江钢琴增添不少光彩,每个人看到了珠江钢琴的管理水平和精神面貌。

筹建钢琴厂的各项手续齐备,钢琴制造中所需的设备运到了,重达47吨的设备,要一件件运到钢琴厂的十层楼上,没有电梯,如果请搬运工来搬,不知要花多少钱呢?

童志成,带着这17个人,硬是用人拉肩扛,一步一步地把这47吨重的设备全都运到了楼上,一一就位,安装调试后,正常运转。公司董事长来看过以后,十分感动,

“啊呀,没想到你们比我们澳门人还更厉害,过去我们对大陆来的人工作作风不赞赏。可是你们来了以后,使我们对大陆来的人的印象有了大大改观。”

澳门钢琴厂正式投产,年产量达到1500架钢琴左右,销路要自己去找。澳门钢琴厂投产之前,黎达苏厂长曾经和童志成约定,澳门钢琴厂不能动用广州钢琴厂的客户,一切要从头开始。

没关系,童志成识大体,顾大局,有困难自己克服。他在广州钢琴厂的原有客户之外,向全球乐器销售单位发了1100多封信,联系客户,四处打电话,亲自上门拜访,澳门钢琴厂的销售工作很快打开了局面,企业实现了产销平衡的良性循环,从此,澳门钢琴厂不仅成了国内对外投资的一面旗帜,在澳门当地也成了澳门与内地合资的成功案例。澳门钢琴厂在澳门政府及当地商界、企业界已经小有名气,参观人络绎不绝,典型经验经常见诸报端。

从筹建开始到澳门钢琴投入正常运转,整整两年时间。澳门钢琴厂的业绩开始引起了澳门政界及内地政府官员的重视。

1988年,广澳地区,盛传澳门钢琴厂,如何,如何,许多人都开始知道澳门钢琴厂了。全国也渐渐知道有一个澳门钢琴厂,港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人大政协会上纷纷表示,“对于澳门钢琴厂这种管理方式,我们是非常欢迎的。”

这股风吹到刚刚上任的广州市市长李子龙耳朵里,于是他慕名来到澳门,在澳门洋成公司稍坐片刻,便问“澳门珠江钢琴是不是在这里?”“是,”“请带我马上去。”

李市长马上来到澳门钢琴厂,认识了童志成,李市长一边看厂,一边和童志成聊天,谈到钢琴发展的思路。两个人在一起谈话长达一个多小时,不是坐着,站着,而是蹲在地上,童志成,小小科长,面对大市长,毫无畏色,坦诚直言,谈出了发展中国钢琴事业的气壮山河的雄心壮志,李市长被童志成的谈话所打动,两个人有点“相见恨晚”的意思。

童志成说:“钢琴是一个复杂的、有灵性的产品,金、木、水、火、土,声、光、电、力、法、缺一不可。而且是必须由个人掌握独立性的技术,所以要把人管好。”

“现在中国钢琴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当前珠江钢琴年产一万架远远不能满足中国钢琴市场的需要,中国钢琴要大发展,要上产量,必须有一个发展规划。”

“那你觉得珠江钢琴发展到多少架可以满足市场?”

5万架!”

当时,童志成提出5万架,对于刚刚突破一万架大关的珠江钢琴来说,已经是一个很大的压力了。

李市长说“不行,要10万架,这么大的中国,5万架钢琴,还是不行。”

童志成说:“珠江钢琴要想上到5万架、10万架钢琴产量,必须创造出口机会。政府首先得开门,政府不开门,是没法搞的。现在申请出国要几个月,审来审去,什么商机都没有了,这样限制,那样限制,怎么能适应市场。另外还有资金外汇的问题,以前工厂没有外汇,只有一点外汇提成,只能买一点材料。现在虽然给了企业自营进出口权,没有外汇,企业的活动是什么也搞不了的。现在企业的情况是进也进不了,出也出不了,人是政府控制的,资金也是政府控制的,人能不能出去也是政府控制的,什么事情也不办不了,没有办法。”

李市长“好,阿童,这件事我回去给你办。对于上10万架钢琴,你有没有决心?”

“有,我当然有这个决心了”童志成坚定的说。

童志成在与市长对话中,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敢于大胆对政府工作提出自已的意见,并把企业真实情况告诉市长,得到了李市长的重视。

李市长回到广州以后,马上召集各计委办工作会议,专门落实广州钢琴厂上10万架钢琴一事,广州市政府为此出台了“关于广州钢琴厂生产10万架钢琴”的规划意见。广州市计委组成专门人员到广州钢琴厂条条落实上10万架钢琴事宜。

1988年,童志成根据广州市政府和二轻局的决定,被提拔为广州珠江钢琴工业公司副经理(1987年,广州钢琴厂正式从广州市乐器工业公司划出,成立广州珠江钢琴工业公司,隶属于广州市二轻局)。黎达苏到澳门钢琴厂代表组织向童志成宣布了这项决定。当时,童志成仍然留在澳门继续负责钢琴厂的工作。

不久,童志成被任命为广州钢琴厂副经理、第一副经理、代经理,1990年底,他回到广州钢琴厂,开始进入广州钢琴厂高层领导,这时的广州钢琴厂即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黎达苏在广州钢琴厂主持工作18年,从19781992年。这段时间是童志成从知识积累阶段开始进入成熟管理阶段的十几年。

在这十几年中,童志成的管理才能逐渐显露出来,并得到领导的重用,一直到广州市、二轻局的领导看中了他,也认为童志成的确是一个人才。珠江钢琴走到这一步,企业要想得到更大的发展,必须把童志成提拔到更加重要的岗位上来,授予他更重要的使命,这已经成为广州钢琴厂的上级领导所形成的一致共识。

童志成在回忆这段历史时,说:

“当时,我从来没有想过要当珠江钢琴厂的家,也没有想到能够选自己当珠江钢琴厂的家,我觉得在澳门钢琴厂更适合我,工资待遇不少,工作也能随心所欲。但是当时广州二轻局的领导经常给我打电话,找我谈话,让我放开手工作,要我放下包袱,敢于担重担。今天回想起来,黎达苏主持广州钢琴厂的时期,也是广州钢琴厂的重要发展时期。广州钢琴厂真正生产钢琴的历史是从黎达苏开始的。在黎达苏时代,是他把珠江钢琴推到了年产万架钢琴的历史台阶上。他作出的成绩是肯定的,这是一个历史事实,他在离任时,给后一任留下了一个厚厚的家底,1506万的年利润,24000架钢琴的年产量,还有一支好的技术队伍,最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好的工作作风一直到现在,他有一种自强不息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延续给他的后任和全厂员工。作为他的属下,他的后任,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继续工作的,黎达苏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宝贵财富,他给我们后来的事业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点是我们永远不会忘记的。”(待续)

(作者:丰元凯 黄南炬)

杂志期刊

2024年第4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