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礼国庆 共和国器乐文化记忆-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精选>献礼国庆 共和国器乐文化记忆

献礼国庆 共和国器乐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9-09-24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编者按:金秋十月,恰逢祖国七十华诞普天同庆的辉煌时刻,与时代同行,祝福祖国,讴歌新时代。按照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党委国庆献礼的精神导向,从乐器行业七十载发展历程的特殊视角,以乐器工匠精神为魂,展现我国乐器行业从一穷二白,发展成为全球乐器制造与消费大国的历史壮举,本刊特别汇编《人民日报》的“新中国70年第一“的乐器专题报道,共同纪念共和国乐器制造与文化发展的历史记忆。


1950年,第一架钢琴戴上了大红花

1950年底,北京东单冰渣胡同5号,拥挤狭窄的空间里,30名乐器工人终于制作完成了一架钢琴。新中国乐器厂生产出第一台钢琴在此诞生。琴身上,印制了唯一的、意义非凡的铜制标牌——“501型 新中国乐器工厂制造”。501,意为1950年第一架钢琴,也是新中国第一架钢琴。这架凝聚着新中国第一代乐器人心血的钢琴,后来进入北京市育才学校,开启了教书育人的新旅程。

“乐器之王”钢琴,结构复杂、工序繁琐。新中国成立之初,除了民族乐器和少数提琴、风琴,我国还没有一架真正国产的钢琴。1950年6月起,北京东单冰渣胡同5号的新中国乐器厂内,王来安和王宝荣两位老师傅带领30多名工人,克服原料、工艺等重重困难,双手打造出了新中国第一架钢琴。

亲历者刘春祯,67岁,原新中国乐器工厂员工。在他的记忆中,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乐器工厂老师傅王来安和王宝荣提议:制造出新中国的第一架钢琴,向新中国成立一周年献礼。

决心易下,实现不易。钢琴结构复杂,有8000多个零件,需170多道工序,涉及木材、铸造、机械、纺织和化工等众多领域。刘春祯说,“一架小小的钢琴,折射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

先说木材。钢琴上有6种不同类型的木料。刘春祯翻开图册,“音板要用白松,击弦机得用枫木,琴键宜使红松,框架需要水曲柳,外壳少不了椴木,最后还得选一种木材做外表装饰。”再看工艺。“200多根琴弦,张力达到一万八千公斤。”这对钢铁冶炼和铸造能力要求甚高。刘春祯说,直到今天,国产钢琴弦仍需进口,何况60年前。

没有材料,就到旧货市场寻摸,从旧家具里挑选。没有钻床,就手摇钻孔,一点一点磨出来。没有琴丝,就劈开轮船缆绳,用打弦机拉直再拔丝。刘春祯回忆,王来安经常白天在外修钢琴,晚上回厂研究方案。“他每天都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双眼通红,但憋足了一口气要造出钢琴来。”就这样,不分昼夜地边摸索边制作,1950年底,新中国第一架国产钢琴终于造成。

后来,这架钢琴进入北京市育才学校。刘春祯记得,“佩戴大红花的钢琴拉出工厂大门的时候,全厂30多名职工夹道欢送,泪光闪烁。”这一年,新中国乐器工厂还生产了风琴10架,大小提琴100把和一大批民族乐器,工厂和新中国的音乐事业一起,开始腾飞逐梦。经过70年的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乐器制造国和第二乐器消费国。钢琴年产36万架,约占世界总量的69%。西洋乐器主要产品产量均超过世界总量的50%。而这架1950年的国庆献礼钢琴将永远矗立在新中国乐器制造工业的历史起点。


第一台国产手风琴,小厂拉响西洋乐

1952年初,新中国的第一台手风琴开始研制。吴英烈和吴天方带领天津乐器厂工人,经过两年的努力,一台34键盘60贝斯型号,可以实现5种变音,重达7公斤左右的小规格手风琴终于试制成功。

1952年,中央音乐学院搬离天津,其中乐器维修部独立成为天津乐器厂。在厂里总工程师吴英烈的带领下,新中国第一台手风琴试制成功。以此为发端,在一代又一代乐器工程师的不断攻关下,中国手风琴的质量和种类不断攀登高峰。1964年起,国内的文艺团体纷纷换装国产手风琴,国产手风琴开始占领国内市场,并出口国外。

亲历者说刘作人,70岁,原天津乐器厂厂长。在他的记忆中,“第一台手风琴源自一个手风琴爱好者的朴素愿望。”这是采访中,刘作人反复念叨的一句话。“当时的厂总工程师吴英烈是个手风琴迷,在哈尔滨做学徒时,就研究手风琴。”刘作人记得,当时吴英烈看到国内的手风琴全部依赖进口,乐器厂一成立,就张罗要造第一台手风琴。

手风琴是一种源自西方却天生带有中国基因的乐器。1777年,一位传教士把中国的笙带回欧洲,仿照笙的簧片发声原理,欧洲人发明了手风琴。手风琴一经诞生就很受欢迎,19世纪二三十年代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盛行,手风琴音色亮丽、热情有力,迅速成为风靡欧洲尤其是东欧的乐器。

手风琴是将簧片固定在音槽内,拉动风箱产生气流震动簧片,通过左右手按键打开气口盖,发出声音。一台手风琴看着不打眼,里面却有4000多个大大小小的零部件。吴英烈从模仿出发,借鉴当时的意大利手风琴。“工艺原理清晰了,但还要闯过核心零部件的制造难关。”

风箱纸板是第一关。“风箱的开合,就像唱歌需要张开嘴巴一样。”刘作人说,风箱纸要求纸有韧性、密闭性好,不跑气。为了达标,吴英烈他们四处寻找,最终选定了辽阳纸板厂定做风箱纸。包裹在手风琴外壳上的特种塑料——赛璐珞,也不易得。“这种塑料,遇火就会爆炸,当时国内无法生产。久寻无果,最后进口意大利的材料才得以补全。”刘作人说。

最难的一关要数簧片。簧片之于手风琴,相当于声带之于人。一台手风琴能否出声响,全靠簧片。簧片细薄且有弧度,不同的弧度决定了每个键的音色。刘作人翻开一张图册解释,簧片对铜制品的宽度和厚度要求极高,当时没有专门的工厂生产,工人们就用钟表上的表条替代。“当时没有精密的车床设备,师傅们用双手一个一个打磨出来,再按照意大利手风琴,逐个看弧度接近哪个音色,将簧片摆放在对应的位置。”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工序上百道,全部由吴英烈和吴天方两位师傅研制,定型后交由厂里的十多个工人生产制造。随后,以“小快灵”见长的手风琴发展迅速、广受欢迎。国产手风琴崭露头角走向国内外市场,开启了我国手风琴的辉煌历史。(人民日报/韩 鑫)

杂志期刊

2024年第11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