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制作的规程与后期调试-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文章精选>琵琶制作的规程与后期调试

琵琶制作的规程与后期调试

发布时间:2019-07-26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内容提要】本文提出琶琵生产过程中,须加强前期规程管理和后期调试之间的联系,从工艺流程规范管理角度,通过介绍探索琵琶生产中的细节,找出量次生产管理的内在规律,避免生产过程的程序重复及生产浪费,为批量生产高质量的琵琶乐器、提供科学合理的建议。

【关 词】琵琶制作 工艺规程 后期调试

琵琶是一件制作工艺复杂、难以把握质量的乐器。琵琶制作的前期规程与后期调试是完善琵琶乐器品质及提高演奏舒适度的重要环节,是琵琶生产中决定产品是否能体现优异的乐器功能、演奏得心应手,是否能彰显琵琶极富魅力的音质特色并成为表现琵琶音乐艺术的关键性工艺程序。之所以称之为关键工序,是因为这种规程和调试会在严格把握各个生产环节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对以制琴生活的终极目标进行查验,是对琵琶生产工艺流程与生产质量是否科学的一个综合性调研工作。这是乐器科研工作中提升乐器品质、完善工艺流程,优化乐器结构、探索制作奥秘的重要内容。

就琵琶制作而言,每道工序的制作质量都会影响琵琶的后期整理与调试,因此若想做好这项工作就必须了解和掌握琵琶生产的工艺技术。本文将琵琶的制作工艺规程与后期调试结合起来,分析探索其中有内在关联的科学原理,把好琵琶制作生产的质量关。


一、琵琶制作前期的木料选材与琴体内腔工艺规程要求

在琵琶的结构中,就制作而言可以细分有琴头、琴轴、背板、音板及相、品和覆手等部件;琵琶制作木料的选材与琵琶生产的工艺流程是保障琵琶生产质量的关键。现试举琵琶主要部件的木料选材与琴体内腔制作工序规程要求逐一分析如下:

1.背板木料选材与工艺处理

琵琶的背板材质直接关系到琵琶的声音质量,在琵琶背板选材时,应尽量选择纹理均匀一致、左右对称的材质,确保琵琶振动通透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取材时要少用芯材,因为芯材料内应力大、极易开裂。相对来说,旋切的琵琶背板外观好看,但径切的琵琶背板比旋切的琵琶背板振动要通透。旋切的琵琶背板可以通过背板的厚度来调节使其振动达到最佳状态。另外,制作琵琶不要使用新的木材,最好是通风自然存放10年以上的材料。有条件的,可以通过浸泡,烘干及新的科技处理手段、降低材料内部应力,达到有效地缩短其存放周期的目的。这种前期的材料选材与工艺处理,会有效地避免产品在使用或存放过程中的材料开裂等问题,提升品质,延长琵琶乐器正常使用的寿命。

2.内膛的制作规程

琵琶的内膛是发音折射板。其背板的厚度直接影响琵琶的声音。背板的厚度要根据材质的密度大小而定,背板厚了在演奏的过程中背板不能完全震动,声音会瘪瘪的发不出清脆的声音,背板薄了在演奏的过程中,其背板震动过大,其声音就会发散,发燥、声音立不起来。因此,琵琶背板的厚度要根据琵琶背板材质的密度及取材的位置来调节其背板的厚度。为增加琵琶背板的反射效果、制作琵琶内膛里侧要平滑、光洁,有条件的可在琵琶背板内膛里侧涂刷一至两遍聚酯油漆,以增加琵琶背板的反射效果,使其声音通透明亮。同时要根据琵琶背板的材质纹理密度配置相应纹理的琵琶音板。制作时,琵琶背板里槽与音板的大小要完全吻合、粘合要严密到位,使琵琶背板与音板紧密结合成一体,使演奏琵琶时的声音振动和传导达到最佳状态。

3.音板工艺处理的制作控制

琵琶音板亦称琵琶面板,其材质是桐木,上置有竹制的品,其材质质地和加工水平是决定琵琶音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块好的琵琶音板应是松软通透,纹理相对均匀,色泽干净、没有疤节;制作音板的厚度适当控制在7mm左右,做到音板中间稍厚,边缘微薄。这样才会使琵琶音板各品位上音的振动与传导均匀。在制作生产过程中,音板的厚度视琵琶背板的密度、腔体的大小而调整。例如,琵琶背板密度大一点的其音板的厚度要适当薄一点,材质密度小的琵琶背板,其音板要适当的厚一点,就琵琶腔体大小而言,选择材质密度大的琵琶背板,其内膛体积要稍大一点,反之材质密度偏小的琵琶背板,其内膛体积要适当的小一点,这样才能使琵琶背板与音板的震动均衡互补。

4.琴身内外连接部件的粘合要求

琵琶背板与其音板在腔体内有音梁和音柱的连接,起着振动传导作用;在音板外部有覆手和品位的粘合,起着张弦与按品变化音高的作用。在琵琶的制作过程中,相关联的部件间拼接与粘合严密至关重要。如果在琵琶音板与琵琶音梁、与琵琶背板之间的粘合,音梁与音柱之间的粘合,品与音板之间的粘合,有一处粘合不严密,就会在演奏时产生振动杂音,严重影响到琵琶琴体振动传导及发音的质量,使发音状态不结实、琴声伴随杂音而鸣,音量不足,音质不饱满,穿透力不强等问题。因此,在粘合中涂胶要均匀,不要有夹胶的情况。查验时,可轻轻敲击音板各部位,无劈裂之声且各部分均能有相应的共鸣效果,才有可能使琵琶张弦后,其声音能相对的圆润通透,穿透力强。


二、琵琶外部制作的工艺规程要求

琴头、琴轴及相、品和覆手等部件,均属于琵琶外部可见性开放式制作范畴,其工艺规程要求如下:

1.琴头与琴轴孔的标准控制

   琴头有多样式琴头造型,安装琴头时其仰角与琴身中心垂直度符合工艺规程,粘合部分严密到位即可。然而琴孔成型与弦轴配制则是一个极为关键的环节;弦轴与琴孔接触吻合面积要达到80%以上、琴孔的大孔与小孔彼此的轴心差角要控制在极小的误差之内。且弦轴制作标准要与琴轴孔的规范标准一致,才能使琴孔与弦轴高度吻合、配合默契。稳定了琴弦的静摩擦力和拧动调音时的滑动摩擦力,才能确保琵琶的正常使用,在琵琶演奏过程中不倒轴,不脱弦。因此:琵琶调试方便并保持旋轴稳定与否是检验琵琶产品质量精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山口与覆手及出音孔的制作规程把握

     山口在琵琶上起到支撑琴弦的作用,山口处梳分琴弦并支撑琴弦的点我们叫做搁弦点,在搁弦点还会预制一个细痕一样的小沟,我们把它称之为弦槽。弦槽的宽窄,深浅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制作内容。例如,当弦槽过宽,过窄。过深的情况下,在演奏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滋滋的杂音,弦槽过浅会使琵琶演奏推拉技法或揉弦的时候则会使琴弦偏离弦槽,正常的琵琶弦槽应呈倒置的猪尾巴状,弦槽底面要圆滑,弦槽的宽窄与琴弦的粗细要充分吻合,琵琶山口搁弦点的宽度要和四根琴弦的粗细相一致,搁弦点与琴弦要接实,弦槽的深浅以琵琶琴弦直径的一半为最佳。

    覆手是琵琶音板上栓挂琴弦并具备传导声音的竹制部件。覆手的位置一定要精准居中,同时,偏上偏下也会影响到琵琶演奏的感觉和质量。另外,覆手栓弦端的高度直接影响的琵琶使用者的演奏手感及声音。覆手栓弦点距音板的高度要控制在10-11.5mm之间,避免覆手过高会影响使用者演奏按弦手感有费力感,过低则极易出现扫品扫项的现象。另外,要有效地控制琵琶覆手与琵琶音板粘合面。例如,比较松软或偏薄的琵琶音板应使用覆手底稍大的覆手,反之则使用琵琶覆手底稍小的覆手。琵琶覆手上的骨头条与琵琶竹质部分粘合要严密,严禁夹胶、两层皮,琵琶覆手弦口处要圆滑一点,防止演奏过程中覆手弦口的棱角把琴弦咯断。

   出音孔是对琵琶音板上覆手下面隐藏有一个长方形的小孔的称呼。琵琶出音孔的大小也会影响到琵琶的发音,通常我们把琵琶的出音孔做成8×12mm大小长方形。

3.琵琶山口、覆手与相品高度差的制作规程

山口、覆手及相位、品位的高度直接影响到琵琶的声音质量和演奏手感的舒适度。山口与覆手过高会出现琴弦与相品距离加大使演奏费力,压弦困难,手感差,而山口与覆手偏低则会出现扫相、扫品的问题。另外,一套品的高度差要相对均匀,制作中将相与品的存在着高度差统称为品差,品差过大,琵琶在高音区的演奏会使按弦吃力,影响手感。品差过小,演奏力度稍大如扫弦时出现打品、产生杂音。同样,琵琶制作中要求相差与品差要均匀,避免演奏的出现扫相打品、沙品的现象。否则品差大了,会影响演奏的手感,按弦吃力;品差小了,甚至连揉弦的时候都会沙品。因此,山口、覆手与相位、品位之间高度差要精准,避免这类差之毫厘、缪之千里的关联性错误。


 三、琵琶的后期调试工艺要点与方法

在乐器制作中,任何一个细节都非常关键,任何部件的组成都会影响到乐器的声音,一件乐器其声音的好坏不仅受乐器材料的材质密度、湿度、涨力及其结构组成、粘合的影响、受其环境温度的影响,还会因为某一部件装配不严密、粘合、加工不到位影响其声音质量。因此,当制作琵琶前期按工艺规程要求完成制作后,仍需要进行琵琶制作后期调试工艺流程的操作,以解决琵琶使用中可能出现的音不准、跑弦、倒弦、杂音,声音发瘪及手感不佳等问题。现将后期调试工艺要求及调试方法介绍如下:

 1.配琴弦调品工序规程中的音准调试

配置优质的琴弦,这是保障琵琶音准和声音状态的关键。配置的琴弦要松驰、发音灵敏,声音通透。尽可能避免使用琴弦粗细、匀度、松紧方面有质量问题的劣质琴弦,以保证调试过程的精度。

琵琶调品工序、栓弦后要及时对琴弦进行手工压颤揉拉琴弦三至四遍,使琴弦充分拉伸,促使琴弦的拉伸张力达到最佳的均匀状态。

琵琶采用十二平均律以a1(小字一组)442hz为标准音高调音。一般是把琵琶品粘好后试一下音准,利用胶未干时进行微调,直到音准为止。粘品的时候要注意,把品粘周正,上下左右粘平,要粘实粘到位,胶要涂抹均匀,防止架胶,但胶涂抹也不要过多,以免影响外观质量。

2.琴轴、弦槽吻合度等调试

在琵琶的后期调试中,有时会遇到琴孔椭圆,大小孔与弦轴不匹配,弦轴手感摩擦力偏小易滑动、定不住弦等琴弦跑音、倒轴的现象,遇到这些问题首先找出问题原因,对症下药,如琵琶弦轴与琵琶轴框接触面过于光滑,或接触不严密时,可用粉笔粉沫涂抹在琵琶的弦轴上,以增加琵琶弦轴与轴眼间的摩擦力,从而减少琵琶倒轴的几率。有条件的可请专业制作者用专用工具对琵琶弦轴孔重新校对或更换同样式同材质且摩擦力合适的琴轴。再如,弦槽过深夹住琴弦,制约琴弦的震动,产生杂音,须用502与相同颜色的木屑把弦槽补平整,再用三角钢锉或弦槽专用工具按要求重新开弦槽。

3.琵琶音质差或声音偏小或音色发瘪的调试

琵琶属弹拨乐器,其发音是靠音板震动与腔体共鸣来完成的,乐器本身就是一件共鸣体,乐器各部件发生共振,其声音才会圆润,通透。如果感觉琵琶的声音不理想,须仔细观察问题的原因。譬如音量偏小,可以用小尖锉把出音孔适当扩大。如有杂音,要逐一检查弦槽、覆手、音梁粘合质量,检查是否有沙品、琴弦与覆手间结合不实等。如遇到有声音发瘪,有杂音或发散的琴弦,要先用备用弦把它换掉。

如果琵琶的声音有些闷瘪,可能是琵琶音板偏厚了。遇到这种情况,可把琵琶覆手用扁铲轻轻铲掉,用手敲击琵琶音板,感觉一下琵琶音板的振动,然后用琵琶专用净面刨子把音板在去薄一点点,用手敲击感觉琵琶音板的振动,直到琵琶音板振动良好为止。再把琵琶覆手重新粘在要求的位置上,覆手两侧高度应相对一致与品条保持平行,底面粘合要严密、并把品重新排好粘好,琵琶的声音就会通透浑厚了。如果琵琶的声音不集中,发散,那就是琵琶的音板稍薄了,遇到这种情况首先要考虑把音板换掉了,只有换掉才能改善其声音。

4.乐器质量与手感舒适度的调试数据更新

一件乐器在使用过程中手感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初学者对乐器的演奏手感正在适应与习惯的过程中,有规程严格要求的乐器制作会建立其良好的演奏适应度。对具有一定演奏程度、弹过多种琴型的演奏者来说,演奏时手接触的部分如琴体的宽窄厚薄等是否能保障手的感受舒适也成为对琵琶声音满意后的后续选择因素。在这方面,富有演奏经验的演奏家则成为琵琶乐器生产质量的鉴定师,制作者要根据演奏家的建议,不断地调整琵琶乐器的材质选择、持琴重量、琴体厚度、曲线弧度、把位宽窄、山口、品、覆手高度及琴弦按弦手感等。从中感悟其中的数据值,随时做出确认和调整,以更加符合人体运动生理学的内在规律和习惯。从这一点来看,琵琶制作的后期调试对乐器制作的形制规格尺寸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则具有新的意义。


琵琶的后期调试是一种后置的改进手段,虽然可以提升琵琶的音色质量,使琵琶产品通过整理调试使其声音达到最佳状态。但是前期制作环节把控管理不严,尤其是内膛制作中的问题在后期调试中则显得无能为力。因此,前期制作环节的规范工艺流程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材料的选材、处理及加工环节要做到位,确保制作琵琶的生产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使琵琶制作质量不断提升。在实践中,不断优化琵琶生产规范规程,优化琵琶制作结构,提升琵琶制作方面的科学理念,力争能把控琵琶制作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精益求精地使每一把琵琶声音振动和音质达到最佳的优质状态,为演奏者交一份满意的答卷。(宋恩辉)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