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占春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占春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占春被评选为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2018-05-23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日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传承人高占春名列其中。

高占春的制琴工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外形美观,手感舒适;发音明亮清脆,宽厚响荡。我国著名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如卫仲乐、林石城、刘德海、吴玉霞、李景侠、汤晓风、于源春等,都用过高占春制作的琵琶。

高占春于1950年在乐器店学艺,后在父亲高双庆开设的“高顺兴乐器社”学习琵琶、二胡、月琴等乐器的制作,师承其父高双庆。1958年,高占春与父亲转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主要从事琵琶的制作。高占春对琵琶制作造诣颇深,他于上世纪50年代末向琵琶演奏大师林石城学艺,这使他的制作技艺更上一层楼。

60年代初期,是中国琵琶艺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转折点,为了解决新使用的钢质琴弦产生声音散而空的问题,以高占春为主的研发团队被委以重任,他们受到小提琴音梁的启发,在琵琶复手下的面板内设置了一对倒八字音条,这一重大发明使琵琶的声学品质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在1964年的全国琵琶制作交流会上,高占春的琵琶被评为一流产品。不久,国家轻工业部将八字音条的设计下发至全国各地的乐器制作点,于是,高占春对琵琶制作的贡献扩展至全国。而高占春等人所制琵琶及工艺,后成为了国家琵琶制作行业标准的主要参考依据。为了让琵琶制作技艺广为流传,高占春秉持“有教无类”的原则,招收了多个徒弟,这些徒弟大多已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虽然已经退休,高占春也经常到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指导员工制作琵琶,并参加非遗纪录片、非遗书籍的编写拍摄工作,接受电视台、报社等新闻媒体的采访,积极宣传琵琶制作技艺。

上海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生产性保护离不开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企业除了采用“传帮带”的传统传承方式以外,还与教育机构合作办学培养民族乐器制作技艺的传承人。2012年,企业与上海市群益职业技术学校合作开办民族乐器制造专业班,培养传承队伍。此外,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举办“敦煌杯”乐器制作比赛,邀请民乐演奏界、教育界、制作界的知名人士做评委,对传承人制作的乐器进行点评。同时,企业组织员工学习乐理知识和乐器演奏,观看民乐音乐会,提高传承人的制作技能和文化素养,深化他们对民族乐器制作技艺内涵的理解。(文趣)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