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6-27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音乐周圆满落幕 长江钢琴奏响世界旋律
6月23日晚,深圳音乐厅音符四溢,乐声飞扬,“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闭幕音乐会”在这里盛大举行,专家组全体成员与深圳众多钢琴爱好者共聚一堂,共享音乐盛宴。

白岩峰闭幕音乐会现场演奏
音乐会上,本届音乐周前三名获奖者,来自中国的白岩峰、潘林子和来自巴西的法比奥·马蒂诺分别登台演奏,为全场观众带来了一场极致的音乐享受。首先,音乐周第三名得主法比奥·马蒂诺以一曲肖斯塔科维奇《第一钢琴协奏曲OP.35》开场,接着潘林子再次携手长江钢琴登场,奏响为她同时赢得第二名和中国钢琴协奏曲《黄河》优秀演奏者奖的《黄河》协奏曲;最后,问鼎音乐周荣誉巅峰的白岩峰同样以长江钢琴献上了堪称“世界三大最难钢琴协奏曲之一”的勃拉姆斯《降B大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83》,并以这首千变万化、魅力非凡的经典巨作将音乐会推向高潮。
至此,在众多优秀青年钢琴演奏家的完美演绎下,长江钢琴以入选“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演奏用琴、成为“长江钢琴大师讲堂”唯一指定用琴和闭幕音乐会用琴,在世界的舞台上创造了中国钢琴品牌的新辉煌,在世界瞩目中迈出中国钢琴的新高度。
入选长江钢琴再度成为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用琴
“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起始于2006年,是经文化部批准,由深圳市政府主办的国际钢琴音乐盛事,并于2015年5月入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音乐理事会成员单位——“国际音乐周世界联盟(WFIMC)”,成为我国跻身国际常设艺术盛事之林,获得国际最高专业领域关注和认可的国际性文化品牌。

为呈现最具专业水准与观赏价值的钢琴艺术精品,历届音乐周,从协奏乐队到演奏用琴等各个环节均秉承“高规格、高级别、专业性和权威性”的原则。在演奏用琴的选择上,本届音乐周延续往届原则,为演奏者提供不同品牌的钢琴供其自主选择。经过严格评定,本届音乐周最终选定德国钢琴品牌“施坦威”和中国钢琴品牌 “长江”钢琴作为演奏备选用琴,让来自21个国家和地区的45位优秀青年演奏家自主选择。

这也是继2014年成功登台之后,经过著名专家团队严格讨论与甄选,长江钢琴再度入选“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演奏用琴,为中国钢琴品牌在“国际音乐周世界联盟(WFIMC)”音乐盛事中续写荣耀篇章。
长江钢琴助力 中国选手走上巅峰
自6月8日起,连续三日,在组委会的有序安排下,来自各国的青年演奏家,陆续报到、选琴。选琴过程中,演奏者们通过自由试奏的方式,结合对演奏作品的表达需求,综合考评备选钢琴性能,并现场指定演出用琴。
在音乐周进行到第三轮阶段,长江钢琴赢得第六位重量级演奏者“芳心”,在前两轮演奏中选用“施坦威”钢琴的演奏者——来自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的潘林子,改选“长江钢琴”作为最关键的第三轮演奏用琴。
伴随着演奏者们的精彩演绎,长江钢琴的声音一次次回响在“第四届深圳国际钢琴协奏曲音乐周”的舞台上,并助力白岩峰、潘林子、陈学弘赢得第一名、第二名、第四名殊荣。在本届音乐周,寄托着中国钢琴腾飞希望的长江钢琴,在国际顶级钢琴音乐盛事上展现民族品牌的魅力和实力。
从舞台到讲堂 以品质赢得肯定

音乐周期间,集合了文森佐•巴勒扎尼、克里斯托弗•埃尔顿、安德烈•雅辛斯基、郭嘉特、多米尼克•墨赫莱、莱昂内尔•莫拉莱斯•阿隆索、约翰•欧康纳、约翰·佩里、阿努夫•冯•阿尼姆、米哈伊尔•沃斯克列辛斯基10位国际钢琴巨匠的“长江钢琴大师讲堂”隆重开讲。作为唯一指定用琴的长江钢琴,以比肩甚至超越世界一流钢琴品牌的高端品质,赢得了专家一致赞誉。
以民族制造 传递中国力量
本届音乐周上,长江钢琴的优秀表现也得到了评委专家和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和报道。以“长江钢琴”为载体,将中国钢琴品牌和中国钢琴文化传递至更广阔的舞台,让“中国旋律”奏响世界每一个角落。
音乐周执行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教授、中国音协钢琴学会会长吴迎表示,在音乐周上,不论演奏者还是专家,都对“长江”钢琴印象深刻。多位选择“长江”钢琴的演奏者表示钢琴触感很好,在演奏困难作品时便于他们展现技巧;专家们则对中国可以制造出这么棒的钢琴感到很惊讶。这对一个年轻的中国品牌来讲,确实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

来自意大利米兰音乐学院的钢琴教授文森佐·巴勒扎尼也对长江钢琴给予了较高的评价:“长江钢琴走的是正确的发展方向,我很喜欢!很高兴看到中国钢琴制造的进步!”

香港演艺学院键盘系主任、教授郭嘉特: 长江钢琴进步很大!作为一个新的品牌,能发展到这样的高度非常难得!

舒伯特国际钢琴大赛艺术总监阿努夫·冯·阿尼姆: 非常吃惊中国生产的钢琴有这么大的进步!长江钢琴非常有竞争力,可以很好地表达音乐性、技巧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