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国乐”讲座之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敦煌国乐”讲座之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敦煌国乐”讲座之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发布时间:2014-04-25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420日,“敦煌国乐”系列讲座在上海城市剧院如期举行。讲座主讲人、青年二胡演奏家赵磊,携手国家一级演奏员沈多米老师及李肇芳老师,通过文字解说、视频播放、现场演奏等多种形式,向观众生动详尽地介绍了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

李肇芳老师、曹蕴和现场小观众合奏《步步高》

    “江南丝竹”,是缘起于江苏南部、浙江一带的弦乐器与吹管乐器所奏乐曲的统称,有很高的民俗文化价值,二胡是其中的演奏乐器之一。江南丝竹乐曲具有“小、细、轻、雅”的特点,经不断发展,形成了“江南丝竹”八大名曲。江南丝竹乐曲《太湖美》就是一首经典优雅的艺术歌曲,柔美的旋律呈现出太湖的迷人景致。上海民族乐团著名二胡演奏家沈多米与青年扬琴演奏家曹蕴共同演奏了“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的《中花六板》,让观众切身领略了江南丝竹的独特魅力。

沈多米老师的学生王思懿小朋友现场演奏《紫竹调》

起源于中国岭南、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广东音乐,是一种具有鲜明地域色彩和独特风格的汉族音乐,常被称为“广东小曲”。著名高胡演奏家李肇芳老师告诉观众,广东音乐的风格浓郁离不开高胡这件重要的乐器,他用高胡现场演奏了风格迥异的《下山虎》《步步高》和《云雀》等经典曲目,全场观众沉醉其中,且深深感受到了高胡演奏风格的多样性和多变性。

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虽然缘起于民间,但其能流传至今并持续发展,则与上世纪2030年代一批上海音乐家的艰苦研发、努力传承息息相关。

主讲人赵磊与国家一级高胡演奏家李肇芳老师

“喜欢音乐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李肇芳老师以此作为结语。这是一位多年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老艺术家的肺腑之言,而对于有志于从事民族音乐事业的青少年们,则是一种殷切的鼓励和希望。民族音乐文化作为中华灿烂文明的重要一章,是华夏儿女的宝贵精神遗产,传承与弘扬我们的民族音乐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的责任,也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的社会责任。(曾乔圆)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