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1-31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新年伊始,河南汤氏古琴制作室向国家博物馆申请收藏该制作室研制的天宫一号·太空式古琴。该申请如获批准,将与“天宫一号” 中国首个目标发行器同一命名的中国现代古琴被国家博物馆收藏,成为中国现代传世古琴。 古琴是我国最早的弹弦乐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是汉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唐宋以来历代都有古琴精品传世,如唐代的连珠式春雷琴、伏羲式九霄环佩琴,宋代的神农式玉壶冰琴,明代的落霞式壑雷琴都已成为价值联城的传世孤宝。2003年11月7日,古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5月20日,古琴艺术被列入国务院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我国古琴演奏艺术与制作技术日渐升温,古琴收藏也正在成为一大热点,不少收藏家以收藏传世古琴为荣。 古琴为我国“琴、棋、书、画”传统文化之首,历代斫琴师都具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和设计能力,他们在一生的古琴制作生涯中都会留下一批得意之作,并且会设计出一些不同寻常创新型制的古琴,这些精典古琴,往往被斫琴师们根据本人的理念命名为新的型制和名称。我国现代斫琴师,王鹏、汤大法等也开始步先人的后尘,将古琴制作与文化内涵紧密结合,一批传世精品不断问世。 天宫一号·太空式古琴设计者,汤氏古琴创始人汤大法1989年起投身古琴制作,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他的古琴制作技艺有了迅速提高,古琴制作的质量与数量都有了明显上升。2008年,为纪念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他研发了“圆梦”古琴,以表达中华民族对奥运会的百年期盼,为纪念神舟六号,七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任务,他研发了“天宫探月琴”和“九霄揽月琴”,以表达中国人民为人类征服宇宙奔向太空的喜悦心情。 2011年9月29日,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在汤大法脑海中形成,他比照天宫一号飞行器的样式设计出一款新式古琴,并把它命名为太空式,起名为“天宫一号”,以纪念天宫一号发射成功这一伟大历史事件。汤大法说,天宫一号琴他只制作了两张,其中一张由自己保存,另一张将申请由国家博物馆永久收藏,作为对国家航天事业的一点微薄贡献。天宫一号琴采用300年之久的老杉木和梓木制作,造型优美,线条清析,琴底上铭刻着天宫一号飞行器升空的整个历史过程。天宫一号琴将成为中国航天技术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