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乐器协会网讯:8月23日,由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艺术委员会、北京华夏璇音艺术传播中心、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携手举办的“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厅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复赛选手相聚北京,一决高下。本次大赛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艺术委员会成立近30年来首次举办的覆盖全国的高端琵琶赛事,汇聚了全国最顶尖的琵琶演奏家、教育家和众多的各阶层琵琶教师和琵琶爱好者,是国内最专业、影响力最广泛的琵琶大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是本次大赛的协办单位。
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主任李光华,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长刘锡津,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书记孙云等出席开幕式并为活动致辞。孙云讲道,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坚持传承与发展,创新与突破,经济效益取得长足发展。企业有能力有条件积极参与社会各类公益活动,尤其在推进民族音乐的普及、发展、提高上不遗余力,倾力倾为,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企业愿意担当这种责任,为社会服务,为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孙云为参赛选手和评委老师奉上了祝福和感谢,希望我国的琵琶大家族更加壮大。
当晚,来自全国各地的琵琶演奏名家齐聚一堂,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敦煌之韵”当代琵琶名家音乐会。一开场,由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吴玉霞、樊微、张强等领奏的百人琵琶大合奏《阳春白雪》场面壮观,气势恢宏,成为晚会的重头戏。评委老师的精彩演出赢得掌声不断,现场气氛热烈。下半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敦煌新语组合也带来了精彩演出,一曲《敦煌新语》将观众带到了神秘的西域。著名琵琶演奏家吴玉霞演奏的《春江花月夜》以抒情优美、简朴动人的旋律打动观众。
为了让参赛选手更全面地了解琵琶文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候场区开设了敦煌精品琵琶展,40万的紫檀木牙雕琵琶、541KK、543KK、545琵琶吸引了众多选手、家长、老师的目光。李光华教授更是现场玩起象牙琵琶,对其做工、音色有较高的赞赏。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在候场区设立了咨询台,发放《图说琵琶》等珍贵资料,丰富选手们对琵琶的认知。书记孙云为小选手们耐心讲解琵琶的历史和构造,鼓励他们坚持梦想,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琵琶制作高级工李东浩、琵琶鉴定师刘京虹为选手上琴弦、粘补琵琶品、较音等,保证孩子们比赛的顺利进行。
为了推动中国琵琶事业的快速发展,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与组委会举办了参赛选手指导教师恳谈会。孙云向各位老师介绍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琵琶制作理念及规划,并听取了各位老师在一线教学中发现的问题及难点,孙云表示会认真研究、解决这些问题,尽可能地满足老师的教学需求,为琵琶爱好者提供更为便利的服务。李光华、吴玉霞、樊微等组委会成员参加恳谈会,共同探讨琵琶教育的新发展。
为了让琵琶声学品质的发展更加完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开设了“敦煌杯”首届全国青少年琵琶大赛评委座谈会。孙云向评委老师介绍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发展理念: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传承经典,引领时尚;以创新为驱动,以文化为核心,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共同促进文化发展;积极引进人才,加强企业管理,鼓励员工岗位成才。李光华教授在会上讲道:“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作为唯一一家公有制乐器制造厂家,这几年来为民乐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这对演奏者、使用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这几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一直在请各地专家到厂里为琵琶做鉴定,我很赞赏。”为了让各位评委老师更为直观地感受上海琴的声学品质,孙云请老师试弹展示的敦煌精品琵琶。在经过一番弹奏后,俞良模、吴玉霞、樊微、樊华丽、张强、黑连仲等老师从声音定位、琴弦、琴轴等方面对敦煌琵琶提出了宝贵建议。据了解,为了筹备本次会议,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对本次会议非常重视,特派厂内技术、销售的负责人连夜乘飞机赶来北京。
中国民乐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通过活动平台,与评委专家、带队教师、参赛选手、家长进行深入地交流,得到了许多宝贵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