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1-09-07
中国乐器协会信息部(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中国乐器协会网讯:
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厂长王国振向各位评委老师介绍了企业的发展近况及发展理念,对各位老师所付出的关注、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近几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销售能力和盈利能力均有很大提高。然而,我们不能满足现状,要坚持不断地创新突破,要‘传承经典,引领时尚’‘世界眼光,时代坐标’,把中国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产品做成响当当的品牌,做成国人骄傲、外国人赞许的民族性品牌。”王国振表示,“古筝制作行业与古筝教育界是密不可分的关系。我们之间良好的沟通与合作,对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要。培育一个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不仅要靠企业自身努力,更要依靠的社会力量,尤其是依靠在座各位老师,包括社会媒体的力量。”
在谈及古筝与教学的关系时,评审老师也纷纷讲出了自己的想法,李萌教授认为:“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这几年质量一直都在不断地提高,为我们的教学、演艺等方面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潘妙兴老师说:“古筝教学与制作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关系,希望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继续支持上海筝会,为中国古筝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本次比赛由技术副科长周力、鉴定师刘京虹主持。评审老师对24把琴进行逐一弹试,从琴码与面板的吻合度、音色的统一性、弹奏的手感度等方面对参赛古筝进行点评、打分,从整体上肯定了上海民族乐器一厂近年来古筝制作技艺的提高,与此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比较中肯的建议,包括寻找泡桐木替代材料,增强高音的耐受力等。
古筝制作比赛根据国际乐器评分标准制定打分机制,通过技术评分和印象评分两个部分综合考量参赛琴的品质。本次大赛共评选出金奖5名,银奖5名,铜奖5名。
评审会上,国家级高级技师徐振高针对古筝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并表示会为了古筝制作的创新发展竭尽全力,徐老的敬业奉献精神赢得全场人员的热烈掌声。此外,上海民族乐器一厂子公司,即敦煌乐器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启明为本次比赛做了发言。他说:“今天,评审老师为我们提出了很多中肯的意见,我们要创新思维、创新举措,通过结构、加工工艺、材料、款式的创新,通过不间断地尝试,提高制作水平,满足顶尖专业人士的需求。”据悉,为了加强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合作,上海民族乐器一厂销售科特别成立了教研部,为老师提供便利畅通的服务渠道。
比赛后期,邱霁老师、樊艺凤老师以及青年古筝演奏家任洲洋小露一手,用参赛琴为大家弹奏了潮州、陕西、山东不同风格的曲调,在悠扬的琴声中,本次比赛顺利结束。
“敦煌杯”乐器制作比赛是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专业性比赛,也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比赛。通过比赛平台,生产厂家与演奏专家进行了互动与交流,不仅挖掘了一批优秀的制作队伍,更能促使员工查缺补漏,精益求精,提高技术水平,为消费真提供更加出色的产品。(巩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