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宝乐器:国之盛典奏响中国制造强音-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企业动态>津宝乐器:国之盛典奏响中国制造强音

津宝乐器:国之盛典奏响中国制造强音

发布时间:2025-09-12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1300余名官兵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最大规模联合军乐团集中亮相:全团按“14个排面”寓意14年抗战,前排“80名礼号手”致敬胜利80周年,雄浑乐声响彻天安门广场。
在恢弘乐章背后,闪耀着一抹令人振奋的“乐器元素”——约九成的铜管与打击乐器来自天津市宝坻区的津宝乐器有限公司,为这场国之盛典提供核心声部支撑与稳定音色保障。

恢弘乐章
彰显民族乐器工业力量
从礼号、小号、圆号,到军鼓、上低音号、抱号、太阳号,共计15种专业乐器,构成了联合军乐团完整的声部体系。约90%的乐器均出自津宝乐器自主研发与生产,成为阅兵现场联合军乐团作品表现的“坚实支撑”。图片

事实上,这并非津宝乐器首次亮相国家盛典。早在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军乐团的大量乐器便由津宝提供。据津宝乐器发展史料记载,自1984年建国35周年国庆亮相天安门的“第一鼓”以来,津宝与国家重大庆典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如今,津宝乐器已发展为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与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企业,拥有368个品类产品,并跻身“天津市民营企业百强”,成为民族乐器制造业的中坚力量。


匠心独运
细节凝聚工匠精神
国家级庆典不仅对气势有高要求,更考验乐器的细节。津宝乐器在设计中注重技术与视觉、实用的双重融合:

 ● 将传统拉管式长礼号改造成立式活塞结构,既便于操作,也更具仪态美感;
 ● 在大鼓加装支架,让演奏者从容应对长时间表演;
 ● 所有铜管乐器均采用进口铜材,配合高精度数控加工,确保音色清晰、传播有力。

这种精益求精,不仅提升了演奏舒适度和表现力,更让“工匠精神”在每个音符里得以体现。正如业内人士所说:“津宝让每一件乐器都能在天安门广场这样的舞台上,发挥百分之百的表现力。”

三个月坚守
只为一朝完美
在庄严的盛典背后,还有另一群“无名英雄”。2015年6月起,津宝技术员许俊山与同事们驻扎北京阅兵村,承担乐器后勤保障任务。每天,他们伴随军乐团训练至深夜,对铜管机械进行调试、为木管乐器防雨防晒、为鼓面一遍遍校正。

“每当演奏员训练结束,我们才真正开始工作。无论多晚,都要保证第二天的乐器状态完美无缺。”许俊山说。三个月的日夜坚守,只为确保零失误。当电视镜头中响起铿锵乐章,许俊山动情地说:“那一刻,所有辛苦都值了。”
这种幕后坚守,正是津宝人最真实的写照。他们用时代工匠精神默默付出,为国家大典保驾护航。

从制造到传承
奏响民族自豪
津宝不仅是乐器制造者,更是民族文化的承载者。多年来,他们与专家学者密切合作,在实践中改良乐器,在创新中推动行业标准。
“我们不仅是在制造乐器,更是在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奏响中国制造的强音。”副总经理刘珈旭的话,代表了津宝一代代工匠的心声。
抗战胜利80周年盛典恢宏乐章,是华夏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鲜活呈现,也是我国民族乐器工业成熟度的集中彰显。从1984年的“第一鼓”,到2015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再到今天的抗战胜利80周年盛典,津宝乐器以一件件精工之作,让恢弘的军乐篇章成为国家记忆的文化符号,让乐器制造成为民族文化的时代注脚。恢宏乐章背后,是制造与文化的同频共振,津宝乐器不仅参与见证了历史,更以专业力量与文化担当,彰显了我国乐器行业在新时代的自信与荣光。图片图片

(部分图片源自新华社、新华网)

杂志期刊

2025年第8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