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4-08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十三五”时期,贵州发展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贵州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与多彩贵州同行,郑传玖的家乡正安县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作为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省级深度贫困县,2020年正安县才脱贫“摘帽”。迄今,作为年产销吉他600万把、产值60亿元的区域特色产业集群,正安吉他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评“中国吉他之都”殊荣。从无中生有到异军崛起,正安吉他成为脱贫攻坚、振兴乡村经济的典型。“我的履职,就是带领乡亲父老脱贫攻坚,振兴新型城镇经济发展,打造一个能为正安带来财富,能让‘正安品牌’走向世界的产业园。”郑传玖说。
据悉,正安县曾是贵州省16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有近13万人生活在贫困线下,约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上世纪90年代初期,正安县掀起南下“务工潮”,作为外出务工青年,郑传玖兄弟在广州创办吉他企业。2012年,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提出扶持贵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战略规划。正安县委、县政府敏锐捕捉到政策窗口期,全面实施“引凤还巢”计划,号召乡友返乡创业,带领正安乡亲父老脱贫致富。
当时,有近5万多名正安人在广州务工从事吉他生产,他们成为日后正安吉他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郑传祥、郑传玖兄弟率先响应县政府号召,回乡创办贵州首家吉他企业——遵义神曲乐器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正安返乡创业“第一人”。他们的创业故事,后来被改编成电视剧《吉他兄弟》,在央视播出。
在郑传玖兄弟的带动影响下,陆续有外地企业进驻正安投资兴业,正安县逐步形成吉他产业的聚集效应。如今,正安吉他产业园拥有吉他生产及配套企业89家,拥有100多项专利、自主品牌30多个,成为世界重要的吉他制造基地,辐射带动当地1.4万人就业,帮助7000多人实现稳定脱贫,正安吉他成为遵义继茅台、辣椒之后的又一张区域文化名片。
郑传玖说,正安“以前出门是山头、走路是断头、经济发展在后头;现在出门不湿鞋、喝水不用抬、茶余饭后正安吉他弹起来”,乡亲父老纷纷感叹正安的跨越式发展。目前,神曲乐器公司员工500余人,其中有20年以上吉他生产经验的人员60余人、10年以上的150余人。最让郑传玖高兴的是,正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每年有近100多名吉他制作班学生毕业,他们成为正安吉他产业人才队伍的新鲜血液,正安吉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扎实推进。
可以说,作为深度贫困县,正安从“打工经济”转向“创业经济”,产业实现了从“无中生有”到“有中做优”,再到“优中做强”。正安县委县政府对吉他园区企业承诺:墙内事情企业管,墙外事情政府包。郑传玖说,正安吉他产业能够蓬勃发展,地方政府持续为企业精准搭台成为集群创建的重要推动力:

作为正安吉他协会会长,郑传玖积极号召园区企业抱团发展,培育正安吉他自主品牌,打造世界一流品质吉他,“我们的理想就是要把正安自主品牌吉他卖到全球,让全世界吉他爱好者买到我们正安吉他。” 郑传玖说。
“打铁还需自生硬,正安吉他要发展就必须得走自主品牌之路。”郑传玖说,以往被人掐着脖子的代工生产,在灾难面前不堪一击。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正安吉他从业者更加坚定了开发自主品牌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