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发布时间:2022-01-21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深耕减速机行业10余载,破解国内高精密行星齿轮减速机难题;攻克天空地遥感数据高精度智能处理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这些强链补链的创新成果,都出自“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之手。

中小企业能办大事。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如何千方百计培育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和多家企业。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  有力支撑制造强国建设

截至目前,我国累计培育‘专精特新’企业4万多家,‘小巨人’企业4762家。其中,‘小巨人’企业平均拥有50项以上有效专利,超六成从事工业基础领域,超七成深耕细分行业10年以上,超八成位于本省份细分市场首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部营收的比重达到97%以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说,“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创新转型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成为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

“专精特新”企业成为强链补链生力军背后,是对创新的高度重视与持续投入。

不必进入赛场,只需佩戴VR(虚拟现实)头盔,8K分辨率超高清画面便会呈现眼前,场上运动员的每个神情和动作都能完美捕捉。“我们通过自主研发深度学习算法,突破关键技术,推出全球首款12K超清VR影视级摄影机。”深圳看到科技首席执行官陈丹告诉记者,公司推出的5G+8K VR直播系统、消费级全景相机等产品,已多次被国内外知名运营商采用。

“‘小巨人’企业创新能力强劲,研发人员占比达到25%,平均研发强度超过7%,年研发投入在1000万元以上的超过50%。”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局长梁志峰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快,“专精特新”企业的创新创造活力还将不断涌现。

通过在细分领域建立竞争优势,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专精特新”企业发展韧性更足。

“‘专精特新’企业以专注铸专长、以配套强产业、以创新赢市场,培育好这类企业,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关键。”中国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副会长单立坡表示。

推动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  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

从“小而多”走向“精而强”,巨隆机械折射出“专精特新”企业的成长轨迹。宁波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有关负责人说,宁波已拥有18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目前正加紧建立梯级培育库,助推一批成长性好、专业化水平高、创新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加入“小巨人”企业行列。

“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出发,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专业化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发展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再通过持续专注细分产品市场的创新引领、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巩固和提升全球市场地位,成长为单项冠军企业,已成为中小企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由强变优的清晰路径。”单立坡说。

“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等组成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正在加快构建。”梁志峰表示。《“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通过中小企业“双创”带动孵化100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10万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00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逐步构建起“百十万千”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据梁志峰介绍,“十四五”期间,工信部将进一步加强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一是建立分层评价指标体系,为优质中小企业精准‘画像’,夯实为中小企业分层指导、分类培育、精准服务的基础;二是完善分类培育办法,通过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定制专属服务包等活动,精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加强资金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加快数字化转型——  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

据工信部对1000余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跟踪显示,2021年1至9月,我国“小巨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同比分别增长31.6%、67.9%,比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速分别高8.8个和35.4个百分点。许多中小企业认为,“专精特新”已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还须多管齐下、系统推进。

缓解资金不足,支持企业创新研发。  

“目前,尽管一些热门行业受到社会资本青睐,但总体看,许多先进制造业领域还需得到更有力的投融资支持。”高瓴投资创始合伙人李良表示。

“资本市场在企业价值发现、风险分担、创新激励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是创新型中小企业获取融资服务、规范治理结构、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王海林介绍,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开市,81家首批上市企业中一半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其中16家是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一环,北交所的设立进一步打通了中小企业成长壮大的资本市场通道。此外,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加快设立子基金,也有助于将更多资金投向初创期成长型中小企业。

优化发展环境,拓展企业发展空间。

在单立坡看来,部分地区和行业出台的涉企政策很丰富,但中小企业获知政策渠道有限,有时较难享受项目、土地、资金以及人才等优惠政策;一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面临高端研发人员、专业管理人员以及技能人才“找不到、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有关部门应出台更多操作性强的政策,精准帮扶企业创新发展。”宁波市经信局中小企业处有关负责人建议,可以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国内主机厂优先选择“专精特新”企业产品,推动关键产品实现进口替代,增强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性,也为中小企业拓展市场空间。

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技术创新有突破,制造水平也要跟得上。”郑有武说,近年来公司开展的智能化改造多是“单点突破”,系统升级仍存在一些困难,“期待有关部门和相关企业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把脉问诊,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解决方案。”

“‘专精特新’企业的特定发展阶段决定了其对公共服务需求的差异性。”通过服务上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京东中小企业平台业务部总经理罗晓华发现,广大中小企业对全流程数字化建设有着十分迫切的需求,“未来我们将通过供应链协同,提供一站式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更好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中小企业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主战场。”工信部中小企业局一级巡视员叶定达表示,下一步,将面向中小企业提供一批成本低、见效快、适用性强的数字化解决方案,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发展、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升级。(人民日报)

杂志期刊

2025年第10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