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30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综观2017年我国乐器产业发展格局,由于受环保新政、成本上涨、出口受抑,以及移动互联经济+智能制造多重因素影响,促成乐器制造工业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主动向音教、演艺文化市场延伸拓展。透过结构转型、渠道创新,产业要素跨界融合,创造乐器市场消费增量,勾勒出2017年乐器产业发展的宏观特征。
一、2017年度乐器产业宏观运行数据
据中国轻工业经济运行及预测预警系统显示,2017 年1~12月,规模以上乐器企业257 家,比上一年同期增加16 家。1~12 月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374.94 亿元,同比增长3.64% ;工业增加值增速为7.0%,近年首次低于全轻工行业同期平均水平(8.2% ) ;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6.69% , 基本与同期全轻工行业6.65% 的平均水平持平;累计利润总额25.09 亿元,同比增长3.99%,增速放缓。1~12 月, 我国乐器行业累计出口额15.48 亿美元,同比下降1.48% ;进口额4.03 亿美元, 同比增长7.21% 。2017 年,我国乐器行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达2.79亿美元,同比增长3.40%,高于同期大多数其他贸易组织。
盘点乐器分支行业的盈利水平,中乐器和西乐器利润总额仍保持12.43%和13.90%两位数显著增长;电子乐器与其他乐器及零件呈下降态势,分别下降7.01% 和7.30%,而其他乐器及零件制造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65%,同比增长8.15%。数据一降一升,直接反映其他乐器何零配件产业体量有所收缩,单品附加值增幅明显,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产研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乐器产业规模继续拓展,市场发展水平基本维稳,乐器企业面对环保、成本上升的压力,生产经营压力增大。大型企业的规模化发展和中小企业的中高端品牌个性化塑造,促成乐器产业结构趋向两极化方向发展。
二、2017年度乐器行业总体运行分析
(一)2017年度乐器行业运行特征概述
1、环保严管与成本要素增长抑制行业发展增速。2017年,乐器行业发展首要面对的是环保整顿和成本继续增高的现实问题。企业在材料和人工成本,以及物流仓储和能源成本提高,新增环境整治投入加大,产业发展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阶段没有参加环境评价的中小企业停产整顿。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乐器行业跳出早前传统运营思维,探索新经济下的现代制造业创新发展模式势在必行。
2、产业结构趋向中高端,阔叶黄檀限制出口冲击吉他制造业。2017年,国内市场仍然稳中有升,中高端市场明显出现供应不足,批量化普及乐器市场有所饱和,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品牌质量提升压力增大。面对市场机遇与挑战,各乐器企业在成本控制、质量提升和产业链延伸拓展上谋求突破,市场销售稳步提升。2017年,由于国际濒危物种保护公约组织将阔叶黄檀类木材列入限制目录,直接冲击我国吉他制造业。对于吉他玫瑰木指板材料的应用与替代转型,尽管制造企业和行业协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但还是对企业成本控制和产品出口形成不利影响。
3、社会音教市场线上线下协同发展,音乐文化消费潜力得以释放。综观近年乐器消费市场,乐器产销与音乐教育消费扩展迅猛。2017年,北京音乐生活展和上海国际乐器展音乐教育展区面积和展商数量呈现几何增速,社会音乐教育市场或迎来投资热潮。在国家文化产业政策扶持下,社会音乐文化消费潜力得以释放。过去一年,行业骨干企业立足产业链的延伸与拓展,积极参与社会音教项目活动创建。同时,移动互联APP多媒体音乐互动教学社区相继浮出市场水面,乐器消费和音乐教育市场粘合度明显提升,乐器行业市场活跃度得到生动体现。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促企业标准化程度提升
2017年,面对环保新政与成本增涨抑制因素,全球经济回暖依旧乏力,北美和欧洲市场对中国乐器进口产品总量递减1.48%,而国内乐器进口市场反而活跃,增长7.21%。直接反映外资品牌市场敏感度高,紧跟内地文化市场创建步伐,加大国内市场品牌布局力度,内外资品牌同场竞技,乐器市场竞争加剧,企业转型升级和标准化程度提升压力加大。
1、产品结构升级换代,中高端转型助力品牌拓展。面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变局,行业骨干企业通过拓建现代工业流水线,提升产品量化制造标准,化解环保成本压力,产业向中高端市场有序转型。2017年,珠江凯撒堡钢琴、敦煌民乐等产品频频亮相国家重要活动现场,APEC、G20、一带一路、金砖厦门会晤等多次主场外交,美轮美奂“最忆是杭州”和“千年之约”等文艺晚会,在社会文化大市场中彰显民族乐器品牌的艺术魅力。面对产业结构升级,珠江钢琴深入融合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技术,拓展产业服务链,关联发展音乐文化产业。以智能钢琴为教育入口,构建“智能硬件+线上教育平台+线下钢琴教室+音乐教育大数据”为一体的钢琴教育生态,成为珠江钢琴统筹市场全局的创新战略,为乐器制造企业的中高端市场拓展提供案例示范与借鉴经验。
2、传统制造业标准化升级, 现代数控设备提升核心竞争力。2017年,乐器制造业进入第二或第三轮技术改造,标准化、自动化程度明显提升,以现代数控设备的产能规模化优势化解环保与成本压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举例来说,敦煌民乐在生产力的建设上,加大机械化、自动化设备投入和使用,有效降低生产技术难度,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凤灵乐器加强两化融合推进工作,推进ERP、大数据管控,促进技术融合、制造融合和经营融合。2017年企业购置智能化设备五百多万元,解决人工匮乏和生产效率提高现实问题。来自材料配件专业委员会的观点,“标准、专业、融合”成为当前制造业的基本工作思路,加强企业和产品的标准化建设,加强主机与配件厂家的技术对接,集中优化自身资源,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是培育和形成企业文化和核心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3、环保新政促产业集群转移,地方集群打造乐器文化名片。面对环保新政,以及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我国乐器制造业迫于成本和环境压力,出现集群式转移。贵州正安吉他产业集群的出现,成为2017年度广东吉他产业集群迁徙发展的现实写照。同时,依托国家文化小镇的创建扶持政策,地方乐器产业从产研制造到文化市场培育,谋求全产业链闭合循环发展,取得显著社会业绩。7 月6 日,全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发展工作会议在安徽滁州召开,乐器行业“中国提琴产业之都”被评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管理与服务先进单位,江苏凤灵李书、扬州琴筝协会熊立群和平谷区东高村镇张秋燕被评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管理与服务先进个人。9 月,广东红棉乐器股份有限公司获评“全国音乐教育服务联盟(红棉艺术教育)示范基地,依托红棉乐器技术中心、大师工作室、世界乐器博物馆、红小宝艺术中心、音乐教育培训基地等项目,打造一体化音乐教育服务和产品销售平台,向行业和市场递交区域乐器文化名片。
(三)市场跨界融合 资本+文化创意布局市场
2017年,面对移动互联新经济,乐器企业主动进驻移动互联消费市场,展开品牌和渠道创新布局,通过文化创意制造品牌文化营销亮点,有序提升用户的品牌认知度。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内地市场竞争加剧,行业维权案例浮出市场水面。中国乐器协会立足维护行业会员权益,继续展开二手钢琴进口限制申请议案、并针对烟台博斯纳、普雷耶钢琴维权进行声明发布,维护行业正气,促市场良性竞争环境。
1、人工智能产品与文化娱乐需求跨界融合。2017年,面对乐器电商渠道分流和音教市场投融资风潮升温,社会音乐教育产业借助移动互联技术和风投资本,形成线上多媒体App音乐互动社区和线下实体培训机构并行发展的格局。为此,2017年4月,来自全国各地的24家电鸣乐器企业领导、专家齐聚温州乐清,重点研究“音乐教育服务”和“职工技能培训教材”等现实课题。同年,珠江钢琴集团顺应时代需求,创建91琴趣云端课堂,为延伸数字音乐产品产业链条。为拓宽延伸产业链,星海公司遵循“钢琴+互联网+教育+娱乐”产业链拓展思维导向,探索人工智能、前瞻数码技术与传统乐器的结合,随着星海FIND智能钢琴产品成功问世,标志着星海从传统钢琴制造企业向研发、制作智能化乐器产品领域有序转型。
2、风投资本助力产业发展,投资风险尚需理性对待。综观2017年乐器市场发展,资本运作为规模企业的市场拓展和渠道创新注入内生活力。在国产民营钢琴企业的资本化运作进程中,海伦立足传统钢琴和资本优势,购买迪士尼版权形象后,为儿童群体专项开发迪士尼系列钢琴,产品销售利润同比增加20%。在风投资本热度升温之时,2017年,星空琴行由于资本盲目扩张,导致资金链断裂所致,线下60多家实体琴行宣布同时关停,成为本年度社会音乐教育市场的首例黑天鹅事件。来自行业人士的建议,以资本力量成功对接市场,加速消费升级与服务升级,期间优势固然可见,但音乐的个性化色彩导致课程设计标准化和模式化复制存在相应难度。总而言之,音教市场投资风险尚存,进驻者需保持相应理性。
3、品牌+文化创新扩展内地消费市场。2017年,面对内外资平台同台竞技的市场格局,大型企业立足传统品牌文化沉淀优势,在社会文化市场主动进行品牌移植与介入,以多样化的音乐文化创意活动,提升品牌与终端用户的粘合度。2017年,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携敦煌精品亮相台北乐器展,《敦煌遗韵》首演,“敦煌国乐”刘德海琵琶研修班成功举办,各项国乐文化活动有序展开。柏斯集团音乐集团旗下6台“长江钢琴”齐奏家国之声,共庆香港回归20周年,为民族钢琴增色添彩。6 月23 日,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号召,更好地促进西部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国乐器协会根据新疆乌鲁木齐两区教育局的申请,组织了江苏凤灵、天津津宝、得理乐器、河北乐海、金杯安琪、东方乐器、北京珠江、廊坊韵笛和宗沛乐器等九家单位,共同向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第六十三小学及天山区第一百二十六小学捐赠乐器。在国内乐器企业主办的各项杯赛以及社会文化艺术创建活动中,各行业机构和骨干企业在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上兼收并蓄,各地乐器文化市场呈现繁荣发展喜人景象。
(四)科技创新依托校企联合 国际合作造势科研环境
1、行业标准化+校企联合带动企业产品结构转型升级。2017年,面对乐器产业的结构转型与瓶颈突破,5 月4 日,王世成理事长中国乐器协会七届三次理事(扩大)会议提出“六个持续强调”的工作精神,继续强调深化乐器产业的科技与音教双轮驱动发展导向。17年底,全国乐标委年度工作会在青岛即墨召开,来自全国的乐标委委员和代表47 人出席。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法》,宣贯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审议通过协会提琴分会提出“组建提琴标准化工作组的议案”,制造标准化提升到行业发展高度。
面对校企联合科技成果转化, 促进生产力水平的提升。2017年,上民一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对琴弦进行优化处理。同时,与上海交通大学力学实验室合作,将“古筝声学测试系统”应用到实践中来,提高乐器质量检查的科学性、系统性。凤灵乐器加强产学研联合,继续攻关“以竹代木”国家科技创新项目。2017年,在吉它行业遭遇“玫瑰木”事件后,红棉乐器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团结同业积极应对,并依托全国通用吉它技术研发基地展开技术攻关,通过加大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发力度,成功实现转型。各骨干企业在校企合作项目中,都成功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全行业全年专利申报1317项,其中发明专利423项。
2、国际MIDI 交流论坛 科技创新评奖营造行业科研环境。借力展会平台加强国际M I D I 领域合作,2017 上海M I D I国际论坛取得圆满成功。美国M I D I 制造商协会主席汤姆·怀特、英国R o l i 技术公司M I D I 产品高级研发专家赛巴特以及中国乐器协会M I D I工作专业委员会各位领导齐聚一堂,共同分享当前M I D I 技术最新发展趋势。围绕各类MIDI技术、发展趋势及应用方向的观点碰撞层出不穷。为鼓励并推动行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与创新,10 月13 日,与M I D I 论坛同期举行的第二届行业科技创新产品评选颁奖仪式在上海国际乐器展举行,新增电子鼓、耳机、麦克风三大品类,与合成器、效果器两类构成17年度行业创新评选的五大类别。通过企业展示、行业媒体、资深用户、专业院校、观众群体的共同参与,评选出最佳创新奖及最具人气奖,展现出行业力求引入国际M I D I 资源,通过国际评比交流活动展示科技创新产品研发新成果,着力带动中国MIDI行业的科技水平。协会电鸣分会加强与美国国籍MIDI协会交流合作,首次推荐代表当选国籍MIDI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
(五)互联音乐教育创造市场增量 文化创意拉近大众器乐文化距离
1、6.21国际乐器演奏日拉近产业与消费终端距离。2017年,作为全国音乐教育服务联盟合作平台发起的“6·21 国际乐器演奏日”特色大众器乐文化活动成功举办,旨在用大众参与的乐器演奏行动,直接提高各类和不同层次人群学乐器、玩乐器的兴趣,提升百姓生活幸福指数。6 月17 日, 2017中国“6·21 国际乐器演奏日”活动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清音台正式拉开帷幕,活动受到全国乐器厂家、琴行、培训机构、学校、社区以及广大音乐爱好者的热烈响应,各地参与热情十分高涨。全国共计84 个城市2000 多场活动,直接参与演出人数近10 万人,受众人数超过100 万人。由于活动的低门槛、亲民性、广泛性,“6·21 国际乐器演奏日”特色器乐文化活动有效拉近乐器与大众的文化距离。
2、互联网艺术教育创造市场增量 引发制造业产业链拓展延伸。2017年,在“互联网+”大爆发的时代背景下,音乐教育行业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音乐教育行业的数字化时代已迅猛而至。数字音乐教育的出现,印证科技对于人们各方面生活习惯的改变,同时也证明数字音乐的市场潜力。例如:在社会音乐教育资源开发上,上民一注重与用户互动,加强线上课程研发。一方面,在企业官方网站敦煌国乐网、官方微信平台、敦煌国乐微信群内开设线上课程,上线古筝、二胡等乐器的教学视频;另一方面与线上教学平台FINGER合作开发《古筝基础教程》和《敦煌国乐·古筝保养秘笈》,两套课程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4万人次。在互联网概念提出后,行业人士认为,“互联网+”只是我们的辅助工具,做教育本质还是在于“育人”。
三、2018乐器产业展望
盘点2017年我国乐器产业总体发展格局,面对新经济形势下的市场变局,市场竞争要素日趋错综复杂,乐器制造行业工业增速和盈利水平因结构调整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行业骨干企业通过拓建现代工业流水线,立足中高端产品研发与推广,化解环保成本压力,产业向中高端市场有序转型升级;其次,面对移动互联新经济,乐器制造企业从被动线上营销,开始主动进驻移动互联消费市场,主动与消费终端建立文化消费对话平台机制,通过创意策划品牌文化创建活动,制造品牌文化营销的亮点,为2018年乐器产业文化创新持续注入生机活力。展望2018,面对压力与变局,行业骨干企业依旧在品牌科研与文化创新领域精耕细作,但正如中国乐器协会王世成理事长在行业科技会中强调,当前,我国乐器行业还需面对:一是技术水平不平衡,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二是产业链协调欠缺,专业化合作滞后;三是加工技术要求高,行业科技人才匮乏等不利因素。在变局中谋求创新增量,在新经济形态下探索现代乐器制造产业的生存模式,乐器产业科技创新跃升、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