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7-26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2017年中国手风琴制造业在面对全球经济波动,国内环保升级的严峻环境下,可以用“艰难前行、稳中有进”来概括。
一、2017年中国手风琴产销量及进出口
据中国乐器协会及中国海关统计数据,我国2017年手风琴总产量为56632只,其中大于48BS的43970只,小于48BS的12842只,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产销平衡。2017年我国共出口手风琴及类似产品403686只,同比增长2.25%,出口值12483942美元,同比下降4.26%。2017年我国共进口手风琴及类似手风琴1556只,同比增长100.52%,进口值为244128美元,同比下降19.0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2017年我国手风琴制造业界所面临的环境:外销市场疲软,出口增幅下降(远低于GDP 6.8%的增长率),国内环保新政重锤整治,生产企业环保投入急增,人工工资快速提升,产业链上游供应成本及手风琴制造企业本身原材料、用工成本、环保成本的攀升,上游零配件供应不及时,手风琴制造商从未感受到2017年的生存压力有如此之大。2017年手风琴制造商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中能做到“稳中求进”,实属不易。
二、中国手风琴制造企业的类别
综观我国手风琴制造企业,尚未出现资产超5亿元,年主营业务超4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主要以中小企业为主,2000万元销售额的规模以上企业也是少数,小企业中还有不少的个体作坊。因企业的规模、发展定位、竞争能力的不同,我国手风琴制造企业的经营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资金实力,市场经营效果显著的企业,如江阴金杯安琪乐器有限公司、天津华韵乐器有限公司等;二是拥有自主品牌,但自主品牌盈利能力不足或仅依靠自己的品牌难以支撑企业的运营和发展,部分产品仍然要依靠OEM代工,来补充企业利润来源;三是无自有品牌,依托产业链上游,进行配套配件贴牌组装生产。除此之外,中国手风琴生产企业还有为数不少的“编外”大军,他们没有自主的品牌却能供应各种档次的手风琴,采用假冒别人品牌的手法,生产假冒伪劣产品,达到顾客需要什么品牌的手风琴,他们就能提供什么品牌的手风琴的地步,直接损害了消费者及品牌所有者的利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
三、2017年手风琴行业运行特征
1、环保新政促使产品成本提高
2017年手风琴行业基本现状是稳中有升。受环保新政因素影响,倒逼着企业必须加大环保设备设施投入,必须加大技改投入。手风琴行业主要骨干企业通过上马环保设备设施,加大数控自动化设备投入,由于先前的环保要求标准较低,手风琴外壳加工抛光的粉尘处理、喷漆、包片的空气净化、污水、废弃物的处理未达到环保要求。新环保资金投入大,直接推高产品成本。同样,上游产业链配套的零部件供应企业,也因为环保新政,推高成本,使零配件的价格升高,“双高”直接造成手风琴成品制造企业盈利能力下降。
2、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手风琴行业中的骨干企业,虽然能生产部分高档演奏用琴,如金杯的5050、佰笛的120BS四排簧等,但总的来说,各企业仍然以生产练习琴、教学用琴为主,究其原因,一是生产高档演奏琴的技术尚不能和欧洲著名手风琴企业相提并论;二是消费者对洋品牌的迷信崇拜。国产高档琴主要是“性价比”的优势,无奈在这个购琴者“不差钱”的年代,“性价比”的优势几乎被购琴者忽略。从2017年我国出口的手风琴数量21595只与产量56794只来看,出口占比仅为38%,内销成为手风琴厂家的主要销售渠道,在这条销售主渠道中又主要集中在练习琴和教学用琴领域。“粥多僧少”,企业要生存,压价竞争成为必然选择。然而,手风琴的生产和所有商品一样,必须有一定的利润,才能再生产,低于正常成本的消售,势必带来偷工减料,降低产品品质的后果,而品质低劣的产品势必遭到消费者抛弃。
中国手风琴产业要想长盛不衰,走高端发展路线势在必然。既需要满足市场对中低端琴的需要,更要用国产的高端琴,如回声琴、自由低音等来占领市场,获取高附加值。
3、科技创新有突破
2017年,手风琴行业骨干企业,都能在创新发展上加大投入力度,新品开发、品质提高、工艺改进、新材料应用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如江阴金杯安琪乐器的演奏用JH5050回声琴、JH2012HA演奏用琴、格兰德系列巴扬手风琴;天津华韵乐器的“坤琴”系列等。江阴金杯乐器、天津华韵乐器、天津佰笛乐器等企业均投入科技力量,对于手风琴的结构部件,如簧片、贝司机、键的结构改进,轻质材料的应用进行了研发攻关。极大的提高了国产手风琴的性能、品质,得到手风琴权威专家的认可,受到消费者喜爱。
2017年根据市场的需求的变化,江阴金杯乐器与北京乐器研究所、常州吟飞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东奇众科技术有限公司联研制的电子手风琴,能与各种电子乐器兼容又保留了传统簧片,产品填补了我国电子手风琴的空白。江阴金杯乐器根据中老年在广场、野外等场合对手风琴音量的要求,联合相关高校研发了电子扩音手风琴,在几乎不提高销售价格的同时,很好地满足了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4、跨界发展、培育市场
手风琴传入中国的历史并不太长,在中国流行也仅在上世纪50、60年代和80年代。由于种种主客观的原因,目前手风琴在中国的覆盖面还是比较小的,且分布面不均匀,过分集中在主要大城市,二线以下城市手风琴的影响力相当弱。如何来培育手风琴市场这个问题是手风琴骨干企业主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好风凭借力,借我上送青天”。骨干企业一致想到借“中国音教联想之力”,来上“手风琴教育普及化”的青天。各骨干企业都加入音教联盟,采取多种形式培育做大手风琴音乐教育市场,如江阴金杯乐器、天津华韵乐器、天津佰笛乐器、香河爱迪乐器、沧州金狮乐器都创办以自主品牌冠名的手风琴艺术节,各类手风琴作曲表演比赛,资助各地手风琴音乐节等。扩大手风琴受众人口,增强手风琴的影响力。江阴金杯乐器通过捐赠老少边穷地手风琴并为这些地区义务培训手风琴教师的方法,把手风琴音乐文化的是星之火播向广大的欠发达地区。
四、几点建议
1、把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
现在我们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用户的消费需求不断升级,如果我们仍然采取“以不变应万变”的发展策略,最终肯定会被淘汰出局。市场竞争就是产品质量的竞争,产品是人做出来的,所以市场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竞争。“筑巢引凤”固然可以,“借智”亦无不可,不为我所有但为我所用,手风琴制造企业可以走校企合作的路子,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联合建立“大师工作室”,与大中专学校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企业所需的技术人才。
2、向科技要生产力
手风琴制造行业是一个传统行业,再加上行业总体规模小,在其他行业机能化、自动化都搞得风生水起的时候,手风琴制造行业大部分生产过程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的水平上,严重阻碍了劳动生产率提高,特别在经济发达地区容易遭受“用工难”的困境。不是手风琴生产不能自动化、智能化,而是我们的企业所有者、管理者想不想、愿不愿意投入的问题。2017年江阴金杯乐器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研制成功自动抛光机、自动烫籽机、自动贝司机滚丝轴自动折弯机。虽然投本较大,但生产效率成倍提高,不仅解决了“用工难”的问题,而且有效地保证了产品生产加工的精准度,提高了产品质量。
3、“借船出海”,向世界著名品牌要“绿卡”
手风琴行业在世界范围来看,目前还处在一个“跟随者”的阶段,产品的质量、高端市场的占有率都难以与世界著名品牌比肩,只能在“乐器金字塔”的低端,获取一些低附加值的收益,如果长此以往,不仅难以为继,最终结果必定是黯然离场。天津华韵乐器有限公司并购意大利布加里的做法给手风琴行业如何“借船出海”,向世界著名品牌要“绿卡”开了先河。
4、传承工匠精神、提升产品质量
中国手风琴至今仍然只能在手风琴的中低端市场徘徊,辛苦的挣几个血汗钱。而一台进口的高档琴,动辄几万、十几万甚至高达几十万。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品牌的含金量是一个因素,而更重要的可能是工匠精神在产品质量上的体现。中国手风琴之所以处于低附加值区域与我们企业主、员工队伍缺乏工匠精神不无关系。所谓工匠精神,不是固执的守旧,而是与时俱进的接地气的脚踏实地,是传承与创新的有机融合。中国手风琴制造行业只有具备了一支有工匠精神的队伍,才能支撑起中国手风琴质量的大厦,完成由低中端市场向中高端市场的跨越升级。
5、培育市场谋求长远发展
因种种原因,手风琴在我国受众人口较少。手风琴制造企业要积极参与做大音乐教育,特别是手风琴教育的工作中去,采用举办、资助手风琴艺术各类活动、师资培训、建立手风琴特色学校等方式,使手风琴走向大众,大众了解热爱手风琴,特别要“从娃娃抓起”。当大批国产手风琴进入琴意之中,中国手风琴的春天还会远吗?
综上所述,2017年手风琴行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前行。转型升级已初露端倪,国际化、个性化经营已迈开步伐。绿色发展的要求促使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科技含量增加。质量的提高增强了产品的竞争力,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国乐器协会手风琴专业委员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