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主会场日程-中国乐器协会 

微信服务号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资讯>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主会场日程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 | 主会场日程

发布时间:2025-07-08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将于7月12-13日在武汉音乐学院举行。大会将汇聚众多音乐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启一场聚焦音乐教学前沿理念与创新实践的深度对话。

在这里,大家将共同探索多样化的音乐教学模式,分享教学中的宝贵经验与创新成果,旨在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助力培养更多具有音乐素养与创造力的新时代人才。


主会场日程
2025国民音乐教育大会开幕式及全体大会
时间:7月12日上午 8:30-12:30

地点:武汉音乐学院·编钟厅


开场表演

——宫晨(数码手风琴演奏家)


欢迎致辞

——李端阳(武汉音乐学院党委书记)


开幕致辞

——王世成(中国轻工联合会党委副书记、中国乐器协会理事长)


启动仪式


主旨发言
弦歌五十载、智启新时代——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传承与展望
——张霞(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
嬗变与应变:人工智能与未来音乐教育
——向文(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
人工智能生成式视唱练耳教学创新路径与实践

——黄茜(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浏阳河》(扬琴与乐队)
——演奏:海百合(智能音乐情感机器人)

——讲解:周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音乐系副教授)


音乐教育学建设国际动态

——刘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


声光电多维赋能下的音乐创作与实践

——卞留念(国家一级作曲家、演奏家)


AI时代,换一种方式学音乐
1.音乐编创课程走进中小学课堂实践
——李泳彬(音乐制作人、幕后圈创始人)
——李悦(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教师、旅奥青年钢琴演奏学者)
2.音乐魔法师——数字乐器及音乐创编在教学中的应用
——贾逸可(滚石签约音乐人、配乐人、歌手、创新乐器产品设计师)
3.音乐智能评测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

——许炜(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副教授)


民乐与中国神话的碰撞——《哪吒之魔童闹海》电影配乐背后的故事

——杨芮(作曲、影视配乐、音乐制作人)


“万叶杯”音乐教育论文/教案颁奖


音教三人行:关于学校音乐教育目标的对话
——吴斌(原人民音乐出版社社长)
——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教授)
——胡晓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


宫晨,旅居新西兰的创作型职业演奏家,五岁起与手风琴结缘,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后赴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深造爵士音乐与音乐教育。她以独树一帜的演奏风格和创新精神,成为融合古典、爵士与现代音乐的国际舞台先锋。


张霞,武汉音乐学院教授,现任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武汉音乐学院声乐系,获文学学士学位,同年留校任教。1999年考入武汉音乐学院研究生部,攻读声乐表演与教学研究方向硕士学位,200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2018年教育部国内公派访问学者。曾在武汉音乐学院编钟音乐厅、国立台湾艺术大学音乐厅及中国音乐学院国音堂歌剧厅成功举办独唱音乐会,并多次参加校内外各类声乐专场音乐会的演出且担任独唱。分别在《黄钟》、《音乐创作》、《中国音乐教育》、《歌唱艺术》等国家级音乐类核心期刊发表二十余篇学术论文。参与编著《中国经典民族声乐重唱作品教学曲集》、《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程(第一册)》、参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教程(上、下册)》等多部教材的编写工作。出版《意•韵------张霞中国声乐教学作品(古诗词类)演唱专辑》(CD)。主持及参与多项省级、院级教研与科研课题。所指导的学生多次在院级及“S.W.X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五项全能展演”活动中获奖,多人次在全国及省、市级声乐比赛中获奖。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屡次获得省级和院级优秀学士论文奖,本人也多次荣获“指导教师奖”。


向文,音乐与舞蹈学博士,武汉音乐学院教授,音乐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研究生导师,原中国音乐学院中国音乐研究基地兼职研究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音乐教育、中国传统音乐等,先后在《音乐研究》、《人民音乐》、《中国音乐学》、《黄钟》、《艺术百家》、《学前教育》等期刊发表专论20余篇,出版论著多部,并主持、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长江流域田歌形态与地理分布的数字化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项目“中华长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系”子项目“五音繁会——长江流域民间歌曲”“江汉平原民间歌曲研究”等教学及科研项目。


黄茜,武汉音乐学院中乐系党总支书记、作曲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研究生教育与学位中心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主要从事视唱练耳教学与理论研究,出版专著有《音乐经典视唱》、《音乐经典练耳》,主编《中国经典民歌视唱练耳创编曲集》(上海音乐出版社),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省级项目,多次参加“中俄”、“中美”、“中法”视唱练耳学术交流并做主旨发言,2024年受邀担任中国音乐学院博士学位论文答辩评委。


周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电子音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担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音乐系主任、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央音乐学院和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音乐科技中心访问学者。中国音乐家协会电子音乐学会理事,中国演艺设备技术协会乐器(科技)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电子音响行业协会声音于音乐技术专委会常委。主要研究方向为音乐机器人、AI作曲、音乐情感识别。主持自主研发的“海百合”音乐机器人荣获2019年第二届丹尼尔国际电子音乐大赛中获新乐器新创造奖、2020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海百合音乐机器人被China News、新华社、学习强国、央视焦点访谈、央视新闻直播间、Facebook等一百多家媒体进行海内外报道和转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音乐科技团队以智能化传承和弘扬中国民族音乐艺术为主旨,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海百合”是一款具有智能情感的音乐机器人。结合中国民族音乐艺术特征和中国民族管弦乐队演奏技法基础理论,融智人工智能先进技术,包括基于机器视觉的乐谱识别、基于深度网络的情感识别、基于机器学习的拟人行为规划等,具有智能识谱、智能作曲和智能演奏三个主要人工智能技术优势。


刘沛,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音乐学院柔性专家;中小学艺术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专家;全国学科教育联盟音乐学科首席专家。曾获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等荣誉。


卞留念,国家一级作曲家、演奏家。中国新民乐的开拓者,音乐科技结合的引领者。 曾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闭幕式、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闭幕式、2014年南京青奥会开闭幕式音乐总监;现任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录音师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客座教授;中科院声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中医药学会乐药健康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多次担任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音乐主创及总监, 并荣获“春晚成就个人奖”。 多年来,卞留念不断致力于音乐与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树立了“音药”理念和品牌,开辟了音乐理疗的新思路,并成功研发出多项音乐与科技结合的衍生产品,取得重大突破,并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认可。 从业30余年,卞留念共创作了四千多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在世界各地成功举办了多场个人音乐会及公益艺术展,得到广泛赞誉。 代表作品:《愚公移山》、《今儿高兴》、《欢乐中国年》、《爱的火焰》、《点亮未来》等!


李泳彬,音乐制作人、幕后圈创始人,毕业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营销管理硕士专业和英国利兹音乐学院音乐制作学士专业。他是知名录音师、混音师和制作人,留学经历造就独特前卫风格,尤擅音色设计与录音。回国后凭专业素养成为顶尖从业人士,成绩斐然受赞誉。 合作艺人众多,如陈奕迅、周笔畅、曾轶可、张靓颖、孙俪、老狼、陈楚生、袁娅维、华晨宇等等。在 2014 年创立了精英音乐人服务平台——“幕后圈”,致力于给音乐人以及青少年提供教育培训与商业解决方案,至今已发展成为业内广为人知的服务品牌。


李悦,北京教育学院音乐系教师、旅奥青年钢琴演奏学者,奥地利莫扎特国立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中国音乐学院钢琴演奏硕士。长期致力于现代欧美钢琴教学法的实践教学研究。曾发表论文《Preliminary Assessment of Individual Zone of Optimal Functioning Model Applied to Music Performance Anxiety in College Piano Majors》(SSCI)、《小学音乐课堂学科综合的研究》等;主持课题《数字化任务驱动式中小学音乐编创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翻译英国RSL古典钢琴等级认证教材数册等。在全国开展多样主题、独/重奏的艺术普及讲弹音乐会数十场,曾与中国电影乐团合作钢琴协奏曲《黄河》(合作指挥家包括张冰冰、肖超等)。担任国内外青少年钢琴比赛评委近50场。


贾逸可,滚石签约原创音乐人、配乐人、歌手、MIDIPLUS设计总监、Waves Audio产品设计师、《编曲的力量》书作者。B站知名UP主,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奥委会官方合作,全网播放超7000万。原创单曲《常玉》获周杰伦本人点赞评论认可。设计音频乐器产品畅销全球,影视游戏配乐获海外多个奖项,在CCTV6播出,填词《北京欢迎你》(冬奥版)亮相电影《白塔之光》全国上映。


许炜,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电信学院副教授。从事人工智能与教育技术的相关研究,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研发项目课题12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次,湖北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先后在国际及国内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目前在研国家重点研发“揭榜挂帅”项目“学生综合素养多模态数据智能处理技术”课题。业余时间主导研制的“微助教”互动教学系统覆盖全国3000余所高校(含高职),服务教师46万人,学生600余万。


杨芮,作曲、影视配乐,音乐制作人。一直活跃在国内一线动漫音乐及新生代二次元音乐行业内,创作风格颇具新意,擅长将各类音乐元素与世界民族风格融合于当前的音乐形式中,突破传统格局,始终追求旋律性与故事性高度统一的创作风格。2017年起担任动画电影《大护法》的音乐导演并获好评;2018年为《哪吒之魔童降世》任前期音乐顾问并创作插曲;2019-2023年,先后主导了《大理寺日志》《神印王座》《沧元图》《伊莱克斯》《灯笼刀》《风雨廊桥》《诛仙II》等项目的番剧、剧场版配乐及歌曲,又担任动画电影《深海》的原创音乐和后期音乐总监、及电影《茶啊二中》插曲制作,2024年担任《斩神》动画的音乐导演,获得了腾讯最佳音乐奖、同年又担任了《哪吒之魔童闹海》的原创音乐作曲,以及其他众多知名动画项目的音乐创作、配乐制作全流程工作。


吴斌,音乐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理事长,人民音乐出版社原社长、党委书记。编审,博士生导师。第七届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首席专家。若干所大学特聘教授,曾荣获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中国政府出版优秀人物奖,获国际音乐教育学会颁发的“吉普森音乐教育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帖。吴斌在音乐教育领域成绩卓著,对于中国音乐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他曾参与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大纲》及《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文件的起草工作,担任国家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课题研制组副组长,主编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实验《中小学音乐教材》,1997年被聘为国家教委艺术教育专家讲学团专家。


周海宏,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音乐美学家、音乐心理学、教育学家。长年从事音乐审美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成就卓著,对哲学、美学、人格与动机心理学有深入的研究。 周海宏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经典音乐普及、呼吁重视艺术和提倡感性素质、感性文明的工作,经常受邀为各大部委、高校及企业讲课,受到广泛好评,是全国政协“人民政协讲坛”首批聘任三十六名特聘教授之一。 自2002年起,周海宏教授以《走进音乐的世界》、《音乐何需“懂”》为题普及音乐美学原理,带领听众进入经典音乐艺术的世界,十余年来坚持不懈地呼吁各级政府与教育机构重视艺术、重视艺术教育、重视个人的艺术修养,听众多达数百万人。2014年起,周海宏教授在儿童音乐人格教育领域的作品陆续面世:为孩子们创作出七耳兔的故事系列作品,获北京市春苗奖;为家长及教师开设“海宏教授琴童家长课”、 “海宏教授琴童教师课”,先后在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中央音乐学院等平台推出,引起强烈反响。其中,作为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播出的《音乐公开课》开讲嘉宾,连续五期为琴童家长讲授如何应对在孩子学琴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受到上成百上千万琴童家长的关注。


胡晓燕,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音乐教研员,副教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一师一优课”“精品课”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小使者”专家;北京大学、中国老教授协会等16所高校授予“礼乐教育名师”称号;全国礼乐弦歌教育研究中心常务研究员;中南民族大学、江汉大学、湖北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硕导;人音社教材培训专家;教科版《艺术·音乐》教材、教师用书编者;近年来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市级课题十余项;先后获得国家级、省、市优秀论文一等奖、发表文章数十篇;学术讲座惠及十余省市,培训教师数万人;指导教师获得国家级、省、市优质课一等奖百余人次;出版专著《礼乐弦歌四弦琴弹唱教程·鄂曲汉歌篇》(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以上按出场顺序)


时间、地点:

时间:2025年7月12日-7月13日(7月11日报到)      
地点: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张之洞路1号)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乐器协会、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华夏未来文化艺术基金会
承办单位:中国乐器协会、上海国展展览中心有限公司、武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学院

参会说明:

会务费:会务费1200元/人(交通、食宿费用自理,组委会可开具邀请函、正式发票、继续教育学时证明等。)


报名方式:
1.扫码报名:
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通道,填写资料缴费(公务卡可绑定微信支付进行缴费)。


2.对公转账:
户名:中国乐器协会
账号:1120 0601 0400 09790
开户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分行南三环支行

(转账时请注明参会人员姓名、单位及联系方式,工作人员会和您联系发票等事宜)


参会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音乐教师及管理者、社会艺培机构从业者、广大乐器生产企业及琴行经销商、音乐教育科研工作者、在校研究生、琴童家长以及其他音乐教育行业相关人士。

咨询电话:010-67669098/1596/5718/2056//8106(工作时间) 
未尽事宜另附通知,以上条款解释权归组委会所有。

杂志期刊

2025年第6期

防伪码查询
品牌查询
钢琴调律师
提琴制作师
个人会员(特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