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2
(转载本网新闻 请注明出处!)
当前形势下提琴行业生存与发展的探讨
(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分会)
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节奏,也打破了全球市场格局。截止到目前,在全国上下万众一心、共同奋战之下,绝大部分企业虽已复工复产,但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还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困扰,各行各业的企业经营者已经成为这次肺炎疫情中,除病患之外最焦虑和难眠的一个群体。
根据中国乐器协会开展的疫情对乐器生产企业产生影响的调研报告显示,以劳动密集为特征的乐器企业,35.3%的企业预计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0%-30%,同比下降50%的占26.4%。而提琴和吉他行业的产品大量出口,占到全球整个市场70%左右,受疫情下国际市场影响更为明显。以凤灵公司为例,吉他100%出口,提琴约80%左右出口。春节前已确定的国际贸易订单原已排单至10月份,根本无需担忧订单问题。但目前这部分订单或取消、或暂缓出货,而已出货订单因疫情影响无法抵港,影响工厂生产节奏,导致产品压库严重,资金压力日益剧增。我们对整个提琴行业的骨干企业和小微企业做了调研,70%的企业影响较大。特别是小微企业,二季度后几乎处于半停产状态,大部分企业采取压库的方式先保生存、稳人心。而国内市场一季度因受交通管制、商场关停、线下音教培训停课等影响,作为非刚性需求的乐器产品,销售也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那么如何在如此严峻且复杂的形势下确保企业的生存发展、寻求突破、闯关围为成为整个行业的头等大事,我们当前采取了几点举措和大家共同探讨:
一、重新整合市场布局,在稳定国际市场的同时,推动出口转内需的消费增长:一是全面梳理、沟通国际市场源头,认真确认每一份已有订单,协调好已入库产品,拿到客户的确认保函。对二、三季度签订订单付款方式争取协调为不可撤销信用证,确保不构成退单损失。第二,进入二季度后,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社会秩序逐步恢复,学校开学,国内琴行也将陆续复工,出口转内销将成为出口型企业渡过此次困境的有效举措。企业必须积极对接好国内各省、市,甚至区、镇学校、琴行、培训机构,协调政府各相关机构,并请求政府帮助推动乐器进校园、进家庭、进社区等活动,增加市场有效需求,扩大音乐人口,对学校等乐器招投标给予相应补贴。三是企业要重视产品品质,以质量定市场,以服务赢客户;重视客户需求,推进个性化定制。
二、重新整合现有原辅材料供应商,确保生产供给配套:当前疫情在全球蔓延,为遏制疫情扩散,政府不得已采取封城、限行等措施,导致产业链上游物料供应滞后,相关企业关停。木材等乐器生产原材料因上游企业产能不足、进口困难、物流涨价等因素,呈阶段性涨价。且部分原材料供应商工厂关停或无法按时供货,乐器企业生产、销售严重阻断,企业复工复产、运营成本大幅增加,对已复产的企业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新筛选、整合现有原辅材料的供应商,剔除无法按时供货的、质量等级较差的,择优选择稳定的、高品质的供应厂家,对于部分必须使用进口原材料的,可寻求国内替代品,以确保生产所需正常进行,争取原材料价格保持稳定。
三、重新整合企业内部生产管理,保障生存性经营。保生存、稳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我们要提高管理效率,改变企业管理模式,推进能者上、庸者下的人才选拔机制,减少生产管理环节,不断完善企业自身的适应能力和重构性学习体制。疫情下的艰难发展,我们不仅需要国家政府层面的关注和支持,还需要企业每位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只有携手共渡难关,才能有更好的发展。在此期间,组织员工开展在岗培训,参加线上、线下的职业技能培训,增强职工专业技术能力和员工素质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
四、重新整合企业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构建新的核心竞争力。在当前发展背景下的乐器企业,只有通过获得新的竞争优势、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才能保持持续健康发展。我们要做的不仅是生产工艺、产品技术方面的创新,还应注重管理方式、商业模式、服务等的创新发展。特别是要依据市场需求,在充分调研、摸清市场对产品内在需求前提下,秉持开放、开拓、合作的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外包、联合等多种方式,利用产学研结合之平台,整合产品结构,增强科技内涵,借助外力发展壮大自己。
疫情的影响是既定的事实,我们必须咬紧牙关、同心共进、克难攻坚。乐器行业的复苏预计在第三季度,需求的回暖将提振企业恢复信心,期待整个乐器行业能够尽快迎来美好的发展。